陷阱 、陷阱 、还是陷阱……

【williamhill官网 2016年03月31日讯】中国央行2015年8月11日的所谓汇改,可以说是启动了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序幕。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积下跌了5%。因此,今年年初,中国经济数据进一步探底,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令各路资本不看好人民币汇率,同时,也更加刺激了做空人民币势力。

年初的人民币贬值势头加速,资本流出加剧,令人记忆犹新,这也迫使央行必须在人民币和资本管理制度中二选一。实际上,这也就是常说的,中国陷入了“三元悖论”。“三元悖论”最初由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在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这个悖论与追求互不相容的目标有关。简单地说,无法同时追求独立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这三个目标,只能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中国有固定但可调整的汇率,想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还承诺放开资本账户。

这次空前的资本外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加强,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中国央行政策和中国经济发展不明朗等因素。如何能在人民币贬值稳定汇率的情况下,资本还不发生大规模外流,不仅考验着央行,也考验着央行掌门人周小川的能力。而目前来看,国内已有媒体认为,成功似乎已经“初见端倪”,因为“有消息称,人民币正悄悄贬值,最重要的是资本并没出现大幅出逃迹象,外界大都也没注意到,而这很显然是与央行的努力分不开的……”

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阻止大规模资本外流,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再次启动了房地产这一“池子”。针对新年放松二线楼市的新政,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记者会上,明确承认了对楼市加杠杆的政策调整。周小川对此作出解释,现在很多人仍有很多没有房子,比照别国房贷在总贷款中近50%的比例,中国目前不到20%的房贷比例,房贷按理应该有一个大力发展的阶段。周小川的“杠杆论”再次点燃了房价上涨的火焰,尤其是一线房价迅速进入到了“飞行模式”。当然,周小川的言论随后也被其他官员作了解释,认为周小川的“杠杆论”是公众与媒体的误解云云。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方法或许起到了作用,除了人们恐慌性买房致使房价大幅上涨以外,对资本外流也有效进行了遏制。有数据显示,2月外汇占款减少2,278.83亿元,降幅收窄超六成。与此同时,中国2月份外汇储备的降幅也在同步收窄。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28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下降409亿美元,1月降幅为994亿美元。另外,3月中旬的美联储会议宣布暂缓加息,也给人民币喘息机会,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一夜之间迅速飙升300点,一度被认为做空人民币失败,保卫人民币战役取得了“胜利”。

当然,美联储暂缓加息不仅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同时也开启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渠道,2016年新兴货币普遍走强,且自1月底以来加速升值,因为美国升息速度将比先前预期来得慢的情势愈发明显,这抑制了美元升势。于是,他们就“乐观地”认为,随着新兴国家货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则顺理成章地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也就是在悄悄贬值。这也就达到了如何在不扰乱市场也没有加剧资本外逃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贬值的目标。

那么事实上呢?上述明显带有中国官方特色报道的背后,到底传递给我们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看到这则新闻或是消息,其实让人更加没法乐观!而这样的东西出现在媒体上,说明形势相当险恶了!无论如何,用反逻辑反常识的东西骗人,只能理解为应急,因为经不起推敲,稍微一分析就漏洞百出了(详见本栏目之前的相关报道)。

故此,必然是“骗一个是一个”的打算。呵呵,有人上当吗?看现在国内整天papaya酱满天飞的样子,估计会有不少人上当。但实际上,“三元悖论”从逻辑上是毫无破绽的,你弄出个突破“三元悖论”,却不给出任何分析过程、推理过程,人民币贬值但热钱流出减少,就突破“三元悖论”了?这也太无耻了吧?推高资产留住热钱,当下的流出是减少了,但推高资产后,一来让热钱获利更多,从而在未来加剧了贬值压力;二来,现在流出的一块钱未来变成两块钱,中国实际损失的财富将会更多……呵呵,本来两个月流出1000亿,现在变成一个月流出200亿,另外一个月可能流出1000亿,这样就胜利了?这简直比阿Q还阿Q了,不是吗?

目前的大环境,两年后的世界经济基本面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头绪太多。故此,长周期布局的资金会非常谨慎,中短线的暴涨暴跌,无非是存量资金的折腾,还有些意外的资本,比如这次在香港抛美元买入人民币阻击人民币空头后,手头有大量人民币头寸,借道沪港通流入A股,会带来一些增量,但很难持续,没有持续的资金流入,牛市也就没有基础,看看目前的A股成交量才多少——沪市成交量持续稳定在2500亿之前,没有乐观的理由。所以,非常时期,水平不足千万别贪图一两百点的短利,看清楚趋势再入手,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其实集中在20%的阶段上涨中,没必要鱼头鱼尾通吃,宁可错过,不可被诱入彀中,轻易折损本金。

从金融危机发生开始,各国政府都在争先恐后的往“宽松”这个陷阱里跳。货币宽松一次,各大央行各大政府领袖就纷纷出来鼓劲,借着一点微弱的利好奋力鼓吹经济已经跳出泥沼,走向正轨。时至今日,再回溯历史就能看到,无论是欧洲的德拉吉,美国的奥巴马,伯南克,还是日本的安倍,中国的周小川,俄罗斯的普京,都不下十数次的宣布复苏了,可实际情况呢?一次次的挨耳光,公信力在逐渐丧失,带来的恶果就是刺激的效果越来越弱,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哪怕做的事情是真正有益于恢复经济的,也会被市场漠视、排斥,比如日本的负利率,最后形成企业民众争相囤积现金的结果,铺天盖地的现金是垃圾的宣传刺激也无法改变日本企业民众目前囤积了高达2.2万亿美金现金的事实,如此囤积现金不消费,日本怎能走出困境?安倍经济学的破产近在眼前,呵呵。

究其原因,方法从根本上就错了。有些基本的东西,沙盘上都推不过去,任性的胡来,自然必定失败,世界总负债100万亿美元之际,用QE来解决问题,有且仅有两种可能:第一,印1万亿或数万亿美元来解决流动性,这种情况是不行的,因为世界处于高负债下,注入百分之几的流动性最终注定进入不了真正的流通环节,会被各种负债高的企业或者单位截留用于偿债,因为这些负债大户恰恰是强势企业或单位,能够利用权力或者信息不对称优先获得资金,偿债才能让游戏继续,获得新的贷款,资本在这样的系统里闭环,形成能够获得资本的企业向不能获得资本企业进行掠夺的局面,真正急需资本的企业因无法获得援助,被并购,被破产,最近几年并购案呈几何增长,背后就有部分这样的原因;再比如中国放出的资本始终进入不了实体,在楼市和金融市场循环,也是这个道理,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第二,下猛药整,一次弄出更多的流动性,比如中国大陆,一月份搞出2.51万亿,欧美日都没敢这么玩命。一次弄把大的,因为这样更可怕,溢出的货币是能够把经济拉出通缩,但会带来更可怕的后果,比如今天的中国,房价,租金,菜价暴涨极大地消耗了储蓄收入,如果不能持续释放货币,会形成某些领域持续暴涨,而其他领域出现更为严峻的通缩的情形,货币的供给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如何分配才是关键,但缩小贫富差距的分配,恰恰与当前的资本利益最大化理念相悖。所以,在无法对根本问题反思纠错之前,安倍,小川,奥巴马,伯南克,普京,很可能会排着队走进陷阱……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