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中国大陆的银行不会破产吗?(williamhill官网 )
【看中国2015年11月07日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是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出的感叹。沧海桑田、白云苍狗,这世界变化的确太快。“股神徐翔”和“行长张云”的新闻仍在“绕梁三日”,而11月3日媒体就在热炒银行和高管排队辞职的新闻了。
一、银行业正在发生什么?
有记者掐指算了一下:今年以来,已经有37位传统银行“董监高”辞职,涉及岗位从银行董事、行长、副行长到行业主管、风险总监等。
境外投资者抛售中资银行股的浪潮,也一波接着一波:西班牙BBVA减持了中信银行,恒生银行减持了兴业银行。有消息说,德意志银行有意减持华夏银行,花旗集团则在洽商出售广发银行股权。
就在前几天,4大行刚刚公布了三季报,好像事先约好的一样,大家的利润增幅都跌破了1%。也就是在三四年前,民生银行的洪行长还在为“赚钱太多而不好意思”。
那时候,民生银行全行人均月薪超过3万元。旁边,不动声色的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人均月薪是“4万+”。以至于平安集团的老大马明哲,都羡慕地说:“银行是躺着吃饭的,证券是坐着吃饭的,搞保险的是跑着吃饭的。”
但如今,“躺着吃饭的”银行,眼看着似乎就要没有饭吃了。
以三季报为观察时间点,工商银行近年来的利润增长走势是这样的:
建设银行是这样的:
农业银行是这样的:
中国银行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同步上升,详细情况如下表:
“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会严重影响银行员工的收入,其责任追究是“终身制”的。而这,正是银行员工“排队辞职”的根本原因。
二、好日子为什么结束了?
也许有人会问,银行业的好日子为什么就结束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银行业之前为什么那么辉煌。
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贷款和存款的利息差。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利率是央行确定的,而银行都是国家的。这种被政府定价的利差,当然有利于银行过上好日子。
在那个时代,银行低价从储户那里拿到钱,然后习惯于给地方政府,给国有企业,或者是有关系的民营企业。而这些大企业,或者有关系的企业拿到贷款之后,可以再高价拆借给没有能力贷到款的中小企业。也就是说,这个银行体系,是不利于普通储户和中小企业的,是错配资源的。
所以,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在这场改革里,国家决定先从“贷款利率市场化”开始搞,也就是先给银行吃甜头。在这个阶段,存款利率仍然是被人为压低的,但贷款上可以向企业要高价了,这就给银行业带来更为辉煌的“黄金时代”。
到2013年7月,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而存款的利率市场化逐步加码,银行的业绩开始出现逆转。在这个阶段里,银行吸引存款的成本不断上升。大量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里,或者通过互联网金融“过桥”之后才重回银行,都大大提高了银行的成本。
天阴偏逢屋漏雨。利率市场化“苦涩的后半程”开始的时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崛起之日,也是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下行压力日益显著的时候,更是金融业被迫变得更加开放(向民企、向外资)之时。这四大因素交织在一起,终结了银行业“躺在床上挣钱的日子”。
三、情况会有多糟糕?
冬天来了,这一点毫无疑问。问题是:情况到底会有多糟?
笔者的看法是,降薪、裁员是不可避免的,利润出现负增长也完全有可能。银行业的利润,相对其巨大的负债,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经济很差,银行这种在“高杠杆”下生存的企业是很危险的,这也是为什么银行在金融风暴中最容易受伤,以及全球银行业市盈率普遍不高的原因。
最近两年,中国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让上市银行制定并公开了“生前遗嘱”,这都是为了预备不测、以防万一。
不过另一方面,似乎也没有必要过分忧虑。至少,“四大行”是“不可能倒掉的”——你应该懂的!大银行是国家的命脉,其背后是国家信用。其他12家上市银行也基本上没有可能倒掉。真正有风险的,是那些不入流的“农村信用合作银行”,或者深陷房地产、过剩产能、资源类资产且客户非常单一的小银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