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季节多蜜少辣, 用热水泡脚“防寒”(williamhill官网 )


初秋为“温燥”,深秋则为“凉燥”。(图片来源:jrhakatacity.com.t.bv.hp.transer.com)

根据《中国天文年历》,10月8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气温比“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为“寒露”。入秋季节,燥气当令,又分“温燥”与“凉燥”。初秋为“温燥”,深秋则为“凉燥”。此时,寒凉渐重,当心“凉燥”调养不当会伤人,如:毛发枯燥,头皮屑增多,皮肤会起脱皮屑,鼻喉干燥,口唇开裂,大便干结等。


苍山如黛,令人心旷神怡,胸怀高远。
(网络图片)

携亲伴友,登高远望舒展身心

民间有俗谚:“中秋过后夜夜凉”。寒露季节,日照日渐减少,万物凋零衰残,让人易生凄凉悲伤之感。不妨携亲伴友,寻觅佳处登高,实为舒心良方。当远望那一派深秋景象,白云红叶,浅霜若银,苍山如黛,令人心旷神怡,胸怀高远。


秋三月,早卧早起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夜凉憋尿,易诱发膀胱炎

寒露节气,容易口干舌燥,因此晚上睡觉前会喝下不少水。到了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的憋尿继续睡,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坏习惯。尿液中含有毒素,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就易诱发膀胱炎。




用热水泡脚(网络图片)


防“寒从足生”,用热水泡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此时,可以把凉鞋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寒露时节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




晚上喝蜜水,补充人体水分的流失。(图片来源:blog.wonderfulfood.com.tw)


朝朝饮水,晚晚蜜汤

中国古代面对秋躁的饮食良方,即:“朝朝饮水,晚晚蜜汤。”也就是説,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流失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躁而引起的便秘。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食物,
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等。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多食容易上火。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多吃山药、萝卜等“根”菜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研究证明,山药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此外,山药对于糖尿病有辅助疗效,除了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还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用。由于山药中淀粉含量较高,因此在食用山药时,最好能用山药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带来能量过剩的问题。



柿子,一天最好不要食用超过一个。(图片来源:livestrong.com)


寒露吃柿子,清热去燥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柿子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一般一天最好不要食用超过一个。柿子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不要吃,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硬块,若无法自然被排出滞留在胃中就会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