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傲居2015年“世界最幸福国家”榜首。虽然幸福和财富是两码事,但衣食无忧毕竟是一种幸运。瑞士社会信任度高,腐败率低,这与人们平均收入的优越不无关联。2014年,瑞士工资再涨近一个百分点。瑞士人到底挣多少?生活水平到底有多高?
世界最高的工资
瑞士人工资的优厚在世界上屈指可数,全国平均月工资6439瑞郎(合42557人民币,2012年联邦统计局数据)。同其他国家相比,瑞士工资水平到底高出多少?据2012年瑞银集团《价格与工资报告》(Preise und Löhne)的数据显示,全球72个城市的净工资水平排行中,苏黎世和日内瓦两座瑞士城市稳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纽约作为美洲工资最高的城市,排行第6,平均净工资达到苏黎世工资水平的75.5%;而收入最高的亚洲城市东京排位第8,工资水平是苏黎世的68.3%;香港排行36%,工资是苏黎世的37.6%;中国大陆城市中,上海排行(第58位,16.3%)高于北京(第61位,13.6%)。
换个角度,从各地小时工资来看,苏黎世人每小时平均净挣25.8欧元、日内瓦23.2欧元、纽约19.5欧元、东京17.6欧元、上海和北京的每小时平均工资则未达到两位数,分别是4.2和3.5欧元。
工作3天,挣一部iPhone
虽然工资水平全球数一数二,但不能忽略,瑞士也是全球物价最高的城市。2012年《价格与工资报告》显示:世界“最贵”的3个城市分别为奥斯陆、苏黎世和东京,日内瓦位居第四;在同一排行榜上,北京和上海分列第46和49位,在所有调研城市中居中下位置,物价相对低廉。
因此,工资高低并不说明全部问题,要想真正衡量收入水平,还要参看各地在价格因素下的购买力强弱-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是衡量此值的常用标准:
购买一个巨无霸汉堡,东京人要工作9分钟,香港人10分钟,苏黎世人13分钟,日内瓦人14分钟,上海人29分钟,北京人34分钟。当然,巨无霸只是一个特定指数,各国的物价结构不同,在不同领域的购买力也有差别。
除了汉堡包,2012年报告中还做了另一个有趣的折算:当年为了购买一部iPhone4S (16GB),各地工薪族所需要的工作小时数。据统计,苏黎世人和日内瓦人分别工作22和23.5小时,就能买到一部iPhone;为了购买同款手机,东京人要工作35小时,香港人53小时,上海人142小时;而北京人则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所需的184小时是苏黎世数值的8倍多。
比较下来不难看出,虽然瑞士的绝对物价属于全球峰值,但其高昂工资足以抵挡物价压力,瑞士人的购买力依然属于世界上最强劲之行列。
谁挣得多,谁挣得少?
瑞士平均工资水平虽高,但并非每个瑞士人都是大款,收入的个体差异也很大。瑞士有10%的低收入人口月薪低于4000瑞郎,而同时月入12000瑞郎以上的人群也占人口的10%。工资待遇的区别取决于地域、行业、职位及性别等多重因素。
整体来看,瑞士西北的巴塞尔、阿尔高两州及苏黎世州的工资最高,平均月入逾6600瑞郎;其次是中、西部,如伯尔尼、弗里堡、沃州、瓦莱、日内瓦、卢塞恩等州,平均工资在6100-6599瑞郎之间,而薪水最低的则是意大利语州提契诺,平均月收入低于5600瑞郎。
瑞士行业间的工资差异也很明显:在收入最丰的领域,平均工资能达到9000瑞郎以上,比如制药业(9775瑞郎)、金融及保险业(9139瑞郎)、烟草(8939瑞郎)以及通讯(8901瑞郎)等行业也名列前茅。收入普遍偏低的领域是纺织服装业(4784瑞郎)、零售业(4691瑞郎)、酒店餐饮业(4236瑞郎),而中位数工资最低的还要数“其他服务行业”:洗衣、理发、美容、殡仪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仅为3921瑞郎。
“教育改变命运”,瑞士也是一样。虽然瑞士人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没有“挤独木桥”的现象,但数字证明,在瑞士,受教育高低确实同薪酬成正比:受过州立大学或联邦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的瑞士人平均工资在1万左右(男性约11000、女性约9000瑞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每月平均挣到8000以上(男性约9500、女性约8000瑞郎),学徒毕业工资则徘徊在6000左右(男性约6300、女性约5500瑞郎)。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男女工资差异也越大。
工资涨、物价降
工资上涨通常同物价抬升挂钩,尽管瑞士2014年的通货膨胀为零,其年度人均名义工资及实际工资均比上年增涨了0.8%,与往年增长水平持平。
目前,2015年的工资水平调查尚未出台,但看得到的是:在瑞士国家银行取消瑞郎兑欧元上限后,欧元区的价格压力迫使瑞士服装、食品纷纷降价,如此一来,瑞士人的钱包又变相地“鼓”了一圈儿。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