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中国经济超级收缩的信号!
【williamhill官网 2015年05月23日讯】所谓的通货紧缩,就是指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工业企业的实际利率不断上涨,源于这个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PPI。当PPI连续为负数的时候,工业企业的实际利率连续上涨,带来通货紧缩,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消灭的就是M2。
中国无疑处于工业品紧缩周期,工业产能利用不足,英国在19世纪后期的几十年,连续出现工业产能利用不足、通货紧缩的情形,也是源于产能过剩。
最近三年,随着PPI连续38个月负增长,基础工业产业持续处于收缩之中,最典型的是煤炭、钢铁和有色金属,随着人员工资的上涨,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跌形成企业的实际利率上升,两面夹击之下,企业从盈利走向亏损。据财政部公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3155亿元,同比下降6%;利润总额4997.3亿元,同比下降8%。一季度钢铁、有色、煤炭和石化四个行业亏损。
这是企业成本不断上涨而需求不足、PPI连续负增长带来的结果。预计这些基础工业产业的颓势还会持续下去。
基础产业是中国资产的一部分,另外更大的一部分是房地产。全国房地产指数从去年5月开始下跌以来,管理层可以用极度紧张来形容,去年中的时候,央行召集商业银行开会,要求商业银行支持房屋贷款,到央行9.30救市措施,再到去年11月总理办公会议要求“支持房地产消费”,终于让房地产救市措施上升到了最高层面,今年,央行再次推出3.30救市措施,而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更是如火如荼。
为什么管理层如此担心房价下跌?源于如果中国的基础产业连续萎缩,而房地产一起萎缩,中国将进入全面通缩的时代,基础产业和房地产市场一起消灭流动性的威力是巨大的,所有的债务问题都会爆发,焦点是地方债务和国企债务,再加上商业银行的房贷。
本来,土地是垄断的,只要政府持续保证面粉贵过面包,房地产市场就难以形成持续萎缩的局势,可是,地方政府有苦衷,这个苦衷就是财政,当地方财政遭受困境的时候,就要选择降价卖地,这就是财政与房地产市场的内在联系。
土地供给过高形成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土地供给减速财政无法维持,这就形成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
去年四季度是本轮救市效果最好的时候,11-12月新房成交的量比较大,但并未扭转库存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本次3.30之后,市场一片高呼声,实际情形是重点城市中只有深圳显示了增长迹象,其它城市都不明显,而主要城市中,深圳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性最低,远远低于其它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这是财政与房地产供求关系的经典体现。另一个特征是成交热络的是二手房。以北京来说,新房的成交量远远没有达到去年四季度的水平,这就形成一个局面,库存继续上升。有国内媒体报道说“今年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4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7%,降幅比1-3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571亿元,下降29.1%,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截至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增加了6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330万平方米。”
不是房企不拿地,而是库存继续上升,房地产商没法拿地。
可是,地方政府可以等吗?等到房企库存消化到低位之后再开始拍卖土地,这是最好的办法,可是财政需要,决定不能等,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5月19日,当记者见到李伟(化名)时,他刚从上海出差回来。作为北京一家中型房地产集团总部负责前期投资的副总,每当集团关注的区域有土地推介会时,他都会赶过去看看。从4月底到现在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都在外地参加土地推介会。”李伟告诉说,“江苏苏南六市、余杭、重庆、武汉、上海,这些地方是我们亲自去的,还有四川、湖南、广西的几个三四线城市的土推会也都给我们发了邀请,但因为我们没有购地计划,所以没去。”按照李伟的经验,各地土地供应高峰一般是在下半年,地方土地推介会一般为春季会和秋季会两次,春季会上往往展示的成分更多一点,价格上的弹性也较小。但让李伟感到意外的是,今年不只是三四线城市着急卖地,一些二线热点城市的卖地意愿也非常迫切,议价空间很大。“现在总价定价较高的地块一般至少可以谈下两成,有一些位置不是特别好的地块还可以再低。”“除了价格,还有一些附加条件也可以谈,比如说付款方式和规划方面的具体细节。”“其实今年年初到3月中旬,已经有几个重点城市的土地部门私下找过我们,希望今年土推会我们能多少支持一下。”北京一家全国大型房企副总告诉记者,“现在又赶上3·30新政初见成效,4、5月份的成交有点起色,地方都希望能趁热打铁。”实际上,楼市销售回暖与土地市场惨淡的对比确实让政府部门有点“头疼”。上述全国大型房企副总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不少城市都调整了推地计划,新推出多幅“雪藏”已久的“靓地”,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好地块出来我们也动心,但轻易不敢动。”李伟向记者透露,“今年年初制定总体开发计划的时候,集团就设置了土地红线,计划竞标地块都必须详细上报研究,超出价格上限,无论多好的地块都不能拿。”
这深刻地反映了财政需要加大土地供给和市场供需平衡之间的矛盾,财政是压垮房地产的终极推手。
据CRIC统计,20家典型房企4月拿地总额14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40%和39%;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下降34%和20%。而从1-4月的累计数据来看,20家房企新增土地规模同比亦下跌,其中新增土地建筑面积仅为去年同期半数。本质原因是,因为开发商的库存在持续走高,所以,拿地能力有限,加上担心现在的成交量可以保持多久的疑问,拿地就更加谨慎。
实际上,即便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四五月也出现了土地流拍。4月武汉仅有一场土地拍卖会,挂牌出让6宗地块,其中2宗流拍,其他均底价成交。5月也只有一场土地拍卖会,5月12日,武汉举行5月份唯一一场土地拍卖会,推出的5宗地块,4宗以底价成交,一宗核心商圈地块也只溢价不到9%。
房地产已经不是研究中国经济的核心焦点,焦点是M2的走势,上月的M2增速已经回落,基本接近10%,这是基础工业产业持续收缩造成的,虽然央行释放出货币洪流,可是,市场的杠杆率在下降,基础工业产业在消灭流动性,央行释放货币本期望M2增速走高,可是不能如愿。M2增速回落的另外一个非常隐秘的原因就是:大量资金在神秘外流……
房地产价格的中枢是另外一个决定中国M2走势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是核心因素,而房地产核心因素中的焦点因素则是土地价格,从去年5月开始,全国房地产指数就在负增长,今年的土地评估价格不可能超过去年,这是常识,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土地成交的溢价还很高,今年以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已经基本没有了溢价,说明武汉这样的城市供需关系恶化了,土地价格有下行的趋势。
房地产重心的下移,将带动M2增速的下移,也带动基础工业产业加速消灭流动性,实际利率继续走高,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这两项就决定了中国的实际利率,当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持续走高的时候,也决定M2增速的走势,如果持续萎缩,危机的脚步就会临近。
这就告诉我们,管理层为何孜孜不倦地保卫房地产、孜孜不倦地打压市场利率、疯狂地降息降准、不准许商业银行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等的原因。地价和M2增长的走势,就决定中国是否出现超级收缩,当然这个收缩说的是工业和资产领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