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国王祭天,遇释迦牟尼佛(图)
人人应当知道福和慧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图片来源:Pixabay)
一、国王祭天,遇释迦牟尼佛(出自《法句经》)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名叫和墨,奉事外道(敬奉邪教),举国信邪,杀生祭祀。
国王的母亲患病,经久不愈。国王召见婆罗门教的高僧,询问得病原故,对方回答说:“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所以患病。”国王说:“有什么办法,能使病痊愈呢?”回答说:“要准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祭天,然后就能痊愈。”
国王就如数把牛马等牲畜,牵到祭坛,准备杀之祭天。佛(指释迦牟尼佛,以下同此)怀大慈悲心,怜悯国王愚迷,前往国王住所。
国王遥见佛来,为佛作礼,对佛说:“我母亲患病很久了,今天想要祭天,为母请命。”
佛说:“要得谷食,就要种田;要得大富,就要布施;要得长寿,就要大慈;要得智慧,就要勤学好问。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杀生求生,祭祀淫乱,以邪为正,离长生、长寿之道更远。”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
国王听法睹光,惭愧悔过,便不再祭天了。国王的母亲听法后,精神愉悦,病患消除。国王从此以后,敬信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五谷丰登。
生活在天宫的神,都有清净色身,光明耀目,没有脓痰涕唾、大便小便。所食甘露,自然化成。下看阎浮世界,荆榛遍地,腥膻恶臭,不想闻见。常人祭祀时,希望天人乘云下世,来享人间肉食,怎么可能呢?鸡虽然爱吃蜈蚣,难道它可以衔起来,塞进人口吗?
如果说天人只吸气味,则普天之下,到处肉气熏蒸,时刻不断,天人也已经吸取很久了。如果说只有特意为天而杀的牲畜,天人才能享用,那么和墨国王仅祭祀一天,这天过后,天人难道就要天天饿肚子吗?
黍稷的香气不是远闻的馨香,只有明德才是远闻的馨香(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出自于《尚书》的话是可以探究的;东方邻国殷商杀牛来祭神,不如西方邻国周王用饭菜的薄礼来祭神,能够实在的得到神的喜悦而赐福(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易经》中有明文记载。只可惜读书之人,不善于体会罢了。
二、东岳泰山神受戒的经过
唐元畦禅师,俗姓李,伊阙人。永淳二年(西元683年),受具戒(指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又叫“大戒”。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后,即被认为取得正式的僧尼资格),后拜见安国师,得真宗心印。选择到泰山庞坞居住。
有一天,有异人即泰山神,来访问元畦禅师,泰山神戴着高高的帽子,车马随从很多,阵容盛大、不同凡响,问:“禅师认识我吗?”禅师说:“众生平等,我对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
神说:“我是东岳泰山神(以下简称神),可以主宰人的生死,怎能与平常人一般看待呢?”禅师说:“我本不生,你怎能使我死呢?我身如虚空,你怎能坏空呢?”神即叩头说:“我聪明正直,胜过其他神明,愿大师授我正戒,使我摆脱轮回。”
禅师于是正襟危坐,态度庄严地问神:“受你五戒,你能不淫吗?”神说:“我已经娶妻。”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没有邪淫之念罢了。”神叩首说:“能。”
禅师又问:“你能不盗吗?”神说:“我并无匮乏,怎么会偷盗?”禅师说:“我不是说这个,是说不因接受祭祀而使坏人得福,不因没有祀奉就使好人得祸。”神叩头说:“能。”
又问:“你能不杀吗?”神说:“我操生死之权,怎能不杀?”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无滥杀、误杀、疑杀、混杀罢了。”神叩头说:“能。”
又问:“你能不妄语吗?”神说:“正直之神,怎能妄语?”禅师说:“不是说这个,是说你的言语,前后都能与天心相合罢了。”神叩头说:“能。”
又问:“汝能不酗酒吗?”神叩头说:“能。”
禅师说:“如上五戒,是佛戒之本。”禅师就向他开示(解释)了很长时间,神说:“我受师教,当报师恩,敬请大师命我作世间事,现我小神通,使未信之人,都生信念。”禅师推辞,岳帝坚决请求。
禅师就说:“东岩寺周围,空旷无树,你能把北山的树,移到东岭吗?”
神说:“知道了!只是晚上必有喧动,请大师不要惊骇。”就作礼辞去,禅师送出,向外一看,只见仪式威严如帝王,一路云霞瑞霭,环佩幢幡,向空中隐没。这一天晚上,果然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
第二天早晨一看,北岩的松柏,已经全部移到东岭,密密麻麻一大片,就好像刚才种植的一样。
开元四年丙辰,元畦禅师嘱咐门人说:“我生前住过东岭之寺,死后可在此建塔。”说完,安然化去。
水陆神祗,宿世也曾修福,只因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又昏迷,不再记得前因。世上有些持戒的僧人,转世后高居显赫地位,大权在握,就饮酒食肉,毁谤三宝,这都是因为他们前世修行时只修福,不修慧的原故。从前,世尊未成佛时,在菩提树下端坐.魔王波旬,害怕他修成,带领八十亿部下想去害佛,对佛说:“悉达太子,你赶快起身离开,若不走的话,我就要抓起你的脚,把你抛到海外去。”
佛告诉波旬:“我看世间一切众生,没有谁能够把我抛到海外的。你在前世,曾作一寺主,受一日八戒,布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第六欲天,作大魔王。而我无量劫以来,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你怎能害我?”
波旬对太子说:“你所说的话,有什么证据吗?”
佛指着地说:“此地为我作证!”话一说完,大地震动,无量地神,从地涌出,拜跪合掌,对佛说:“世尊!我来作证,如佛所说,真实不虚。”
因此,应当知道福和慧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东岳圣帝,可以说不违背正道依据!所以他有流传于世之言:“不因祭祀而降福,不因不祀而降祸。”
这明明是岳帝受戒后说的话,世俗不察觉,滥杀物命,太使人悲痛啊!
三、原文
(一)祀天遇佛(出自《法句经》)
佛世有一国王,名曰和墨。奉事外道,举国信邪,杀生祭祀。王母寝病,经久不瘥(*病愈),召婆罗门问故。答言:“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故使然耳。”王言:“作何方便,使得除愈?”答言:“当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然后乃瘥。”
王即如数牵就祭坛。佛怀大慈,愍王愚迷,往诣王所。王遥见佛,为佛作礼,白佛言:“母病经久,今欲祀天,为母请命。”佛言:“欲得谷食,当行种田;欲得大富,当行布施;欲得长寿,当行大慈;欲得智慧,当行学问。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祠祀淫乱,以邪为正,杀生求生,去生道远。”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
王闻法睹光,惭愧悔过,遂不祀天。母闻情悦,所患消除。王于是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五谷丰登。
〔按〕生天宫者皆具清净色身,光明赫奕,无有脓痰涕唾,大小便利之秽。所食甘露,自然化成。下视阎浮世界,坑厕荆榛,腥膻恶气,不欲闻见,望其乘云来享,无有是处。鸡虽自爱蜈蚣,岂可衔之以塞人口?
若谓但吸其气,则普天之下,肉气薰蒸,时刻不断,天亦吸之久矣。如云为天杀者乃享,则和墨国王祀仅一日,过此以后,天其枵腹耶?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言可考。“东邻杀牛,不如禴祭”,《易》有明文。惜读书者不善会耳。
(二)东岳受戒(出自《传灯录》)
唐元珪禅师,俗姓李,伊阙人也。永淳二年,受具戒,后谒安国师,印以真宗,卜庐于泰山之庞坞。一日,有异人峨冠而至,舆从赫奕。问“师能识我否?”师曰:“我等视一切众生,不作分别。”神曰:“我岳帝也,能操人生死之权,何得一目相待?”师曰:“我本不生,汝安能死吾?吾身如空,汝能坏空乎?”神即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胜于余神。愿受正戒,令我度世。”
师乃张座秉炉正几,告曰:“付汝五戒。汝能不淫乎?”神曰:“我亦曾娶。”曰“非谓此也,谓无外色耳。”神稽首曰“能。”
又问“汝能不盗乎?”神曰:”我无所乏,焉得有盗?”曰:“非谓此也,谓不因受享而福淫,不奉而祸善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杀乎?”神曰:“实司其柄,安得不杀?”曰:“非谓此也,谓无滥误疑混耳。”神稽首曰“能”。
又问“汝能不妄乎?”神曰:“正直之神,何曾有妄?”曰:“非谓此也,谓先后皆合天心耳。”神稽首曰“能”。
又问“汝能不遭酒败乎?”神稽首曰“能”。师曰:“如上五戒,乃佛戒之本。”辩论良久,神曰:“我受师教,当报师恩。乞师命我为世间事,现我小神通,使未信之人,皆生信念。”
师辞,固请,乃告曰:“东岩寺之障,空旷无树。北山有之,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神曰:“闻命矣。但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师送出,观之,见仪卫如王者,云霞瑞霭,环佩幢幡,凌空隐没。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
诘朝视之,则北岩松柏,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矣。开元四年丙辰,嘱门人曰:“吾始居寺东岭,没后可塔于此。”言讫,安然而化。
〔按〕水陆神祇,宿世亦曾修福,但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复昏迷。世有持戒之僧,转世居权要,遂饮酒食肉,毁谤三宝者,皆修福不修慧故。昔世尊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端坐。魔王波旬,恐其成道,将八十亿众,欲来害佛。而告佛言:“悉达太子,汝可起去。若不去者,我执汝足,掷之海外。”
佛告波旬:“我观一切世间,无能掷我海外者。汝于前世曾作一寺主,受一日八戒。布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第六欲天,为大魔王。而我于阿僧祇劫,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汝安能害我?”
波旬谓太子:“汝之所言,有何证据?”
佛指地言:“此地证我。”说是语已,大地震动,无量地神从地涌出,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为作证。如佛所说,真实不虚。”(详载《杂宝藏经》。胡跪: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跪坐方法。一般有左跪、互跪、长跪之分。左跪为左膝着地,右足踏地,以示敬意。互跪为两膝交互跪地。长跪为两膝着地,两胫上空,两足指拄地,挺身而立。佛教规定,比丘实行互跪,比丘尼实行长跪。长跪较互跪容易一些,是为体谅比丘尼身弱之故。)
故知福慧二者,不可偏废。东岳圣帝,可谓不昧正因矣。所以垂训有云:“不因享祀而降福,不因不奉而降祸。”
明明是受戒后语也。世俗不察,枉杀物命,良可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