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2015年第一季度下降到7%,是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增长最慢的一个季度。(网络资料图)
【williamhill官网
2015年05月19日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从五月十四号星期四开始推出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奇迹”是否终结的专题。星期四的讨论题目是“当中国遭遇‘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是60多年前美国教授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一个理论点,用于解释在一个二元经济结构中,大量剩余劳动力不仅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而且同时工资还不会上涨,保持在非常低廉的水平;直到有一天,工业化进程把剩余劳动力都吸纳殆尽,不提高工资水平社会就开始闹“用工荒”,农业劳动力就不再一古脑地会进入工业生产领域。这个临界点就叫做“刘易斯拐点”。现在,中国已经确确实实处在这个拐点之上,解决不好,中国就不会实现目前发生在当年亚洲“四小龙”身上的经济奇迹。
目前在深圳工作的张志儒十几年前离开湖南老家成为一名农民工。他认为,中国目前确实处于“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赤字”的拐点之上。
“中国经济这几年,特别是近一两年都不是很好”,人口红利确实在逐渐消失。原来是农民工不好找工作,现在是找工作越来越容易。
针对中国遭遇“刘易斯拐点”问题,专家学者提出种种应对办法,像放松一点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允许生二胎,延迟人们的退休年龄,逐渐废弃户籍制度。美国政治学教授冉伯恭星期四表示,“刘易斯拐点”给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问题在未来五到十年并不十分严重,延迟退休目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中国现在退休年龄太早。现在的退休年龄是在中国以前平均年龄很短的情况下设定的。现在中国的平均寿命已经70多岁,与西方国家半斤八两。如果男女退休年龄都推迟到65岁,中国劳动力缺乏问题立马解决。现在政策虽然允许生第二胎,但年轻人反映并不很热烈,不愿多生,因为多一个孩子牵扯费用等很多问题。至于劳动力工资水平和福利问题,我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了,它就应该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这再正常不过。”
中国官方社科院有学者指出,2016年到2020年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预计将从1995年到2009年的年均9.8%放缓到6.1%,劳动力人口不断缩减将是主要因素。冉教授表示,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助于解决“刘易斯拐点”产生的问题,虽然短期内改革十分艰难,但长期而言中国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近两亿人长期居住在城市之中却被视为临时人口不正常。这么多人住在城市多年,而且有些还照章纳税,你不能不让他们享受所谓城里人应得的福利和机会。尽管解决户口问题困难重重,但中国政府一定要解决。”
中国国家统计局估计,2014年外出打工超过六个月的人数在中国接近两亿八千万。《金融时报》星期四的相关分析文章形象地说,“如果这些人是一个国家,那将是全球人口第四多的国家”。
张志儒先生认为,户籍制度一定要改,但要解决“刘易斯拐点”产生的问题,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和提升中国国内消费才是办法。不过,张先生对中国在解决“刘易斯拐点”问题上的前景不太乐观,中国老百姓很难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应得的成果:“我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太固化。要说社会财富分配趋向于弱势群体,让劳动者受益受惠,目前我看不出有往这方面发展的迹象。当然,政府一直在说要那么做,让底层民众活的有尊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