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华为:去日无多的红色私企(4)
----教你看透真实的华为
【看中国2014年12月23日讯】(接前文)
四
华为最脆弱的部分是,通过大规模内部集资形成典型的“庞氏骗局”。在中共体制与华为的关系中,虽然华为帮助体制进行国际扩张,体制也用贷款额度支持华为;但是体制对华为的支持是有条件有限度的,所以无法满足华为对于资金的需求。自杀式增长的特点是,在发展扩张的时候,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自杀式增长的利润极低,满足不了资金需求,因此必然采取债务扩张的模式。
债务扩张就是企业的业务发展规模越大相应的债务也越多。债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显性债务,二是隐性债务。显性债务是从资产负债表上能够看到的债务金额。隐性债务则是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但是届时会发生作用的部分。例如,卖方信贷就是隐性负债,华为给客户担保,客户进行偿还。如果客户自然偿还,华为看上去跟信贷没有关系;但是一旦客户无法偿还华为作为担保方就得偿还,这时候就等于有了债务。
在华为通过卖方信贷进行扩张的过程中,这种隐性债务一直在积累。其中,虽然一部分通过国家政策已经解决,但是还有一部分比如处于敞口部分,就是华为可能随时因为客户违约而进行赔偿。在隐性债务部分,华为不仅在外部承担大量的债务,甚至对内部都进行大量的借债。对内部的债务不仅影响到大多数员工的财富,也令华为变得脆弱。
虚拟股权是华为内部债务的集中体现。在沉重的资金压力下,华为以虚拟股权的名义从员工手中进行大规模的集资。虚拟股权的概念是,华为从员工手中集资给员工假的股权,然后员工能够从假的股权中获得收益。需要说明的是,真正的股权表示对企业的实际占有,对于公司发展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同时享受公司运营获得的利润或者承担亏损;而虚拟股权并不对公司的财产形成占有,也不对公司运营有话语权,具体的利益就是分红。
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真实股权和虚拟股权的差别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任正非掌握公司决策权其女儿掌控财务大权,等于两个人关起门来决定公司的所有事务。即使子女通过掌控一些采购环节,依附华为而吸血员工也只能漠视。而如果员工持有的是公司的真正股权,必然要让决策者与财务总监相分离,而且通过股东监事会严密监控,防止决策者与财务总监合谋,防止这种大权独揽的情况发生,更不可能让大量吸血的情况发生。
因此,虚拟股权看上去像是期权,通过高额的分红让员工感觉到自身的福利得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的员工往往会忽略一个关键的问题,虚拟股权实质上是集资,而虚拟股权分红也是虚幻的福利。
虚拟股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华为自杀式增长的状况。最初,虚拟股权属于华为的福利而且相当慷慨。2000年李一男离开华为的时候,将虚拟股权换到了1000多万人民币,拿这个钱建立港湾开始与华为展开竞争。在这个阶段,华为的虚拟股权是授予式的,类似于西方科技公司的股权分配。只不过,当时华为还很小,没法上市,因此通过这个方式提前进行股权分配,当上市后员工能够得到股权。在早期能够得到虚拟股权的员工(一般是工号10000号之内),随着华为的增长,虚拟股权的分红和定价都得到增长。不少人因此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但是,随着拥有虚拟股权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食利阶层规模越来越大,后进入公司的人能够得到的虚拟股权越来越少。2008年,华为开始推行购买虚拟股权的政策,也就是让员工开始花钱购买这些虚假的股票。而购买的这些虚拟股票是没有任何财产基础,不受到任何保护的概念。在开始购买虚拟股权的阶段,由于每年的分红高,因此3年内往往就能够收回成本。这时候,虽然已经有了集资的性质,但是由于虚拟股分红高,其集资性质并不太明显。而2010年之后入职的员工,开始面对明显集资性质的虚拟股权。
在整体上,由于华为的利润状况显著恶化,分红的比例持续降低。例如,到2013年,每股虚拟股定价是5.66,而分红则是1.41。或者说,如果按照这个分红水平,不考虑利息的因素,需要4年才能收回投资。纵观虚拟股从1990年代到2014年的变化可以看出,华为员工得到的综合福利越来越少,实质上从福利变成集资。
虚拟股分红的变化,让华为实质上开始蜕变成为具有传销和庞氏骗局的系统。其中,虚拟股分红与个人奖励代表着传销性质,而虚拟股对应的企业利润及现金流则反映出“庞氏骗局”。从华为的概念上,虚拟股分红成为员工奖金福利的主要来源,员工通过优厚的分红得到福利。但是,对于进入企业少于3年或者时运不济的员工,这种福利事实上是虚假的福利。因为,当一个员工需要付出5元以上买虚拟股的时候,这时候属于“集资性质”或者叫做“高利贷性质”。而当每年的分红数额为集资额的四分之一时,整个集资可以看作是高利贷集资的正常回报。但问题是,华为不仅仅从员工手中得到集资,而且还不说分红是集资的回报,而是将其视作员工工作一年后的奖金福利。这种“吃了馒头卖馒头”的特点,是典型的传销手段。
当一个人手里只有一个馒头(分红)的时候,他只能选择自己吃或者卖给别人,不能选择既自己吃了还能卖给别人。而传销的原理就是吃了馒头卖馒头,让人们觉得自己可以两者兼顾。 华为虚拟股也需要清晰界定,到底分红是集资所得,还是个人工作劳动所得。如果是集资所得,那么个人的收入则过低;如果是个人劳动所得,则集资就是典型的侵占员工的个人资产。
从整个公司的角度,虚拟股集资意味着华为的“庞氏骗局”。华为的“旁氏骗局”分为两部分,虚假的利润和高利贷集资支持的现金流。如果澄清虚拟股属于集资而不是真正的股权,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华为的真实利润数据。2013年初,华为公布2012年利润为154亿元人民币(旧方法计算的数据),按照销售总额2202亿元,华为的利润率为7%。在公布利润后,华为公布虚拟股权的奖金是125亿元人民币。这时候,虚拟股的奖金似乎是净利润分红,因此进行相应的分配。
但实际上,如果考虑到虚拟股的集资性质和华为概念上的员工分红性质,这个125亿元不应该看作是股息,而应该看作是企业成本。如果以这个模式计算,用利润减虚拟股权分红(员工奖金),华为的实际净利润为29亿人民币,实际利润率仅为1.3%,这就是真相!
如果将这些钱都真的分给员工,华为将面临现金流急剧减少的问题。为了解决现金流问题,防止因为员工将钱提走而导致华为的现金短缺,华为采取了通过配股进行资金回收的方式。实际上的做法是,这些分红并不是真正把钱分到员工手上让员工拿到现金。华为通过计算,要求员工购买更多的虚拟股票。很多入职不到5年的中低层员工,不仅拿不到分红,还得把奖金贴进去,甚至还需要贷款或者借款,购买更多的虚拟股票。
通过这种方式,华为将本来应该发给员工的钱或者本来属于员工自己的钱,逐步弄到自己手里。当更多的人参与到集资买虚拟股,华为集资的局也变得更大。因此,从华为的真实利润和越来越庞大的虚拟股角度,事实上已经形成典型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的致命问题就是,见光死或者破局而死。爆发的方式,可能是部分员工撤资时华为会因为遭到挤兑而无法付钱。根据华为的规定,虚拟股总数是公司机密,不向外公布。由于这个信息被隐藏,人们并不知道华为到底有多少虚拟股。有的人在2012年时说,华为的虚拟股为98亿多股。根据华为的总分红(125亿元)和每股分红(1.41元)的数据,华为的虚拟股总数应该在80亿股以上到100多亿股。按照华为内部公布的数值,每股虚拟股的价格是5.66元,华为的虚拟股总价值达到450-600亿元。
在2013年,华为还能够继续从员工手里集到资金,关键在于持续给员工洗脑。这个洗脑之所以有效华为的员工还在继续花钱购买华为的虚拟股,主要因为两个因素:
1.华为手里有800多亿现金和短期投资。从华为公布的财务报表上可以看出,华为手中拥有大量的现金,达到800多亿元。即使员工都想把自己手里的虚拟股兑现,华为手里的现金也足够。当然,华为作为非上市公司,可以随意公布自己觉得有利的信息。例如,华为的财务报表并没有显示其短期应付账款和其它负债有多少,如果短期应付账款和现金之间的差额不大,比如现金只比应付账款多100-200亿元,那么华为员工兑付虚拟股就危险了。
2.华为与体制捆绑。员工觉得华为在为民族做贡献因此华为的未来充满希望。这种希望主要来自于中共体制对华为的资金支持,让华为一直有钱赚。但实际上,体制对于华为的支持只是有限度的支持,并没有全力以赴支持华为,因此,华为还得在企业内部筹集资金以维持自身的运营。华为获得的体制支持减少到一定程度,华为将陷入亏损,员工的虚拟股也陷入危机。
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不少员工甘愿被洗脑,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在华为还有钱赚、投资到虚拟股权上还有利可图,因此相信华为的洗脑内容。问题在于,一旦业务下降发生亏损,员工将开始怀疑虚拟股权的价值。如果华为的营收减少,进而亏损之后,会促使部分员工兑换虚拟股,进而引发更大的兑换潮。届时,华为不仅拿不出来450-600亿元现金,甚至其中一小部分都拿不出来。华为员工在开始挤兑后,不仅拿不到分红还要搭进去本金。由于不少员工把主要的财产都投入华为,有的人甚至借钱买虚拟股票。所以,当员工拿不回自己的钱将全面停工,华为则将面临运行瘫痪。
需要说明的是,不少国际大公司在遭遇严重亏损后,员工普遍都尽可能努力,希望帮助企业脱离困境。但是,在为了利益而追求狼性文化的华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员工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抢,华为也将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全文完)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