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创始人:“不起眼”的亿万富豪(上)(图)
舒尔茨和他的星巴克(williamhill官网
配图)
【williamhill官网 2014年12月06日讯】对于美国乃至全球许多年轻人来说,星巴克不仅仅是一杯咖啡,而是一种流行生活方式。他们在这里安静地排队,从年轻、面带笑容的店员那里接过一杯咖啡,坐进沙发里听着音乐,享受点小时光。把这种悠闲、快捷、温馨的咖啡文化注入美国人生活的人,就是比尔•盖茨父亲常常提起的“倔强小伙子”—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
霍华德•舒尔茨如何书写“星巴克传奇”?
窘困童年激发寻梦理想
签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身材修长、着浅灰色西装的舒尔茨,以温文尔雅的举止和招牌式的笑容出现在会场,引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简短的发言中,舒尔茨再次忆及童年的不幸经历。“我年轻时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时隔多年,舒尔茨仍然时常想起父亲脚上裹着石膏,歪靠在沙发上的场景。
舒尔茨生长在纽约布鲁克林东区的平民窟。一家五口人蜗居在一所面积狭小的两居室公寓里,靠做卡车司机的父亲的微薄收入度日。舒尔茨7岁时,父亲不幸在工作中跌断了脚踝。“父亲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什么都没有……”因为失去经济来源,全家开始靠借债度日。
贫困的生活,让舒尔茨很小就开始挣钱,他骑车送过报,也在餐馆打过工。16岁时,他在曼哈顿区的成衣区里找到了一份为皮货商做工的活,这份辛苦的工作使他的拇指上至今仍留下厚厚的老茧。他曾在一家运动鞋商店里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还在编织工厂里用蒸汽处理过纱线。
在年幼的舒尔茨看来,父亲是个不幸的人:“他干过的全是蓝领差事,一年从没赚到过2万美元,也没有能力拥有自己的房子。”父亲的悲剧,激励了年轻的舒尔茨去追寻梦想:建立一家为员工创造幸福感的公司。
结缘咖啡加盟星巴克
因为出色的橄榄球技,1971年,舒尔茨被北密歇根大学录取,依靠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圆了大学梦。也是这一年,星巴克在西雅图诞生。
大学毕业后,舒尔茨回到纽约。他在施乐公司获得了一份营销的工作,并由此进入美国最好的销售培训学校学习。凭借勤奋努力,他很快成为销售队伍中的佼佼者,并还清了大学学费贷款。3年后,舒尔茨进入瑞典一家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兼美国分公司经理,在曼哈顿区购买了自己的房子。
一次出差,舒尔茨在西雅图的星巴克咖啡馆被手磨、现调的咖啡所吸引。他永远记得,在狭窄的店前推门而入的瞬间,一股咖啡香味向外飘溢而出,将他带入一个奇妙的殿堂。“当时几乎所有人都难理解,为什么我为了这家只有4家分店的小咖啡店,放弃已有的高薪,包括我的父母。”舒尔茨解释说,“在罐装咖啡粉末盛行的当时,只有星巴克卖的是现磨咖啡。”他相信,如果把意大利浪漫的浓缩咖啡制作技艺和新鲜烘焙的咖啡豆结合,那一定能让这种古老商品重新焕发生命力,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这才是真正攫取我心灵和想象力的工作”。
1982年,舒尔茨成为星巴克市场与零售部经理。
离开星巴克完美收购杀回
不过,他在星巴克的经历并不顺利。因为与创始人经营理念不合,1985年,舒尔茨离开星巴克,创办了天天咖啡。
1986年8月,为天天咖啡筹得75万美金的舒尔茨获悉一个消息:星巴克因经营困难将被出售。为了得到梦想的咖啡店,舒尔茨再次说服投资者们为他凑足收购所需的380万美金。1987年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舒尔茨将星巴克收入囊中,成为实际掌舵人。
后来,舒尔茨评价当初选择离开时说:“如果那时我不这么做,我只是一个销售经理,星巴克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收购星巴克后,舒尔茨带领星巴克开始向全美各地扩张,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芝加哥。但因为手头资金缺乏,加上对市场判断过于乐观,星巴克深陷芝加哥泥沼,1987年至1989年,星巴克分别亏损33万美元、76万美元、1200万美元。
进入芝加哥市场3年后,当地人开始喜欢上星巴克的重烘焙咖啡。舒尔茨通过雇用有经验的经理,同时提高售价以应对上涨的房租和人力成本,扭转局面。1992年,星巴克的店面已有近120家,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力挽狂澜重振连锁帝国
星巴克增长势头迅猛,2000年,星巴克在全球13个国家开设了2600家门店。
这一年,舒尔茨辞去CEO职务,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全球战略官。首席财务官的史密斯出任星巴克CEO,星巴克进一步加快在全球扩张的步伐。
因为“膨胀”速度过快,加上大环境不景气,2007年星巴克遇上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全球13000多家店内的消费额不同程度减少,季度净亏损高达670万美元,股价创下历史新低。“星巴克对连锁店的基础建设扩张投入,已经超过了企业成长的曲线。因为扩张过于迅速甚至无序,星巴克在店面设计上也相对粗糙而缺乏细节,它们开始失去了曾经美好的体验和浪漫。”舒尔茨无法再沉默,他再次披挂上阵。
为了缩减开支,2008年至2009年,星巴克关闭了近千家门店,并将全球新店开张速度下调了30%,还进行了适度裁员,舒尔茨本人也向董事会申请降薪。随着经济大环境复苏,星巴克也顺利走出衰退的泥沼,实现扭亏为盈。舒尔茨将目光继续投向中国市场,并于2010年高调宣布,希望中国可以成为除北美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如今,星巴克已经在全球开设了20000多家门店。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已开出1200多家。星巴克威廉亚洲官网
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了6%,实现净利润4.27亿美元,超出原先分析师给出的5.4%的预期。
舒尔茨用行动诠释理想,“如果你倾心投入于自己的工作,或者任何值得为之努力的事业,你就有可能实现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生活因此会变得很有意义”。
为什么一杯咖啡可以卖得这么火?
坚韧不拔、从不怕失败,这是舒尔茨获得成功的性格基因,这一点,老盖茨早就发现了。老盖茨很喜欢这个老乡,常常在儿子面前称赞舒尔茨。
老盖茨退休前是镇上最大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公司碰巧也是舒尔茨的法律事务代表。当时的舒尔茨还只是一位充满事业心的年轻人,一心想发展咖啡业。鲜被提及的是,1987年,舒尔茨终于募集到了足够的风险资金,买下了星巴克的全部股份,开始放开手脚实现自己梦想,而进行这笔交易的律师就是老比尔•盖茨。老盖茨回忆道:“舒尔茨有着罕见的才干,他做事坚韧不拔,为人正派。他是一个传奇。”
2011年的一天,霍华德•舒尔茨坐在一辆巴士上浏览北京的街道美景,对于他来说,每到一个城市都必须去亲自看一看当地的星巴克。他突然颇有兴致地转头问他的一位中国同事:“你觉得北京应该有几家星巴克?”
这位公关部经理一下子就变得不知所措,她完全没有料到CEO丢过来这样一个问题。在短暂的思想斗争发生过后,她小心翼翼地回答:“大概,200家吧”。舒尔茨对着她哈哈大笑道:“你可太保守了”。
舒尔茨和他的星巴克第一次声名大噪发生在1999年,也是那一年,星巴克找了合作伙伴在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开了第一家店。当时,世界贸易组织(WTO)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年会在西雅图举行,数万名反对全球化的示威人士涌向街头占领了这座城市,他们也将星巴克门店的玻璃砸个粉碎。舒尔茨愤怒地说:他们认为星巴克是自由市场的标志,那么还有其他大公司呢?
这段历史被记录进了电影《决战西雅图》(《Battle in Seattle》)中。对于中国来说,这也像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十年前,中国正式加入WTO,一系列的争吵、惊恐、辩论和正面交锋最终都变成了真实的生活。
2011年10月,星巴克在中国庆祝它第500家门店开幕,按照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几乎每三天星巴克就要在中国开出两家新店。舒尔茨的公司的确是自由市场里最成功的代表,目前全球遍布着1.7万家星巴克咖啡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