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说父母不会跟孩子玩吗?(图)
当妈妈之后,我一度以为逗逗孩子笑、给宝宝举高高就是跟孩子玩。教养书上也写道:帮孩子做做按摩、读读故事书或洗澡,都是陪孩子玩耍的方式。
父母没花足够时间陪孩子玩
过去我从来不曾思考过陪孩子玩是一件“重要事”。相信多数父母也都不会认为自己可能不懂得如何跟孩子玩,总觉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情,加上跟小孩玩某些游戏真的很无聊,所以常常都会找些理由跟孩子说,自己没办法跟他玩游戏。而“想不想”与“会不会”是非常不同的。
“玩”可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最近看到朋友家四岁女儿把牙线全部抽出来玩,大人很无奈,但孩子应该非常开心。所以现在父母除了要多花时间陪孩子玩之外,还要懂得如何跟孩子玩。
2013年底英格兰北部通讯报导以“父母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玩”为主题,提到现代父母多用电子产品来娱乐孩子,只有很少的时间陪孩子玩耍。该报导引用某玩具公司针对1,600位有十岁儿童的父母做统计,结果指出:
6/10的父母表示偶尔才跟孩子玩。
1/6的父亲说他们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玩。
1/3的父亲说他们没有空陪孩子玩。
9/10的父母买了电子玩具给孩子玩。
1/3的母亲承认自己对于这些高科技玩具、游戏感到困扰。
四项建议“怎么陪孩子玩”
因此,英国有些幼儿园开始提供“怎么陪孩子玩”的课程,让父母学习如何在家陪孩子玩的“技能”。
在这里分享我在英国的家庭之星(Home Star)担任志工的一段经验。当时课程中有一堂课是要表演如何陪伴五岁以下儿童游戏的角色扮演,老师要我扮演妈妈,陪孩子玩。我拿着一辆玩具车,教导孩子如何去“玩”小汽车,然后只要孩子玩错,我会说“不”是这样,应该是这样;其他同学也是会主动去教导孩子如何画画,怎么画才对。课堂末老师的回馈是,我们的对话有太多的“不”、“不能”与“不要”,而跟孩子玩耍,在安全的状况下,不应该用家长既有的想法去干涉孩子如何玩。
老师给了志工们一些提醒:
1. Doing with, Not doing to:陪伴孩子游戏,而非教他们如何玩。
2. Open & Close Questions:跟孩子说话时用开放性的语句,如“可以教我你为甚么会这样玩吗?”避免问孩子这样是对或错的有限制性的问题。
3. Neutral Words:跟小孩说话时,尽量用中性的语言,避免用命令句子。如游戏后说:“把玩具收好很棒,玩具很开心可以回家。”避免说:“快来把玩具收拾好。”
4. Don’t under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倾听孩子的声音,建议家长一天至少花20分钟听孩子说话。
大人应学习“陪”孩子游戏,避免“教”孩子游戏。
透过游戏,孩子可以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创造性潜能。脑神经科学家黄玉华在她的著述中写道:“权威教导式的教学方式,反而会抑制学龄前儿童自发性探索及发现答案的能力。”她举出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舒尔兹(Laura Schulz)教授进行的研究:把一个玩具装上四根管子,每根管子会让玩具有不同反应,如吱吱叫或是里面藏着镜子。
研究人员将四岁的受试儿童分成两组,然后跟其中一组儿童说:“我刚刚发现这个玩具!”然后假装不小心拉到管子,接着惊讶地发现玩具会发出声音;针对另一组儿童,研究人员则是以“教导”方式说话:“我现在要秀给你们看玩具怎么玩!”然后刻意拉拉管子让玩具发出声音。接下来研究人员离开房间,留下儿童自己玩玩具。
结果两组儿童都会去拉让玩具发出声音的管子。问题是,他们会不会发现其他三根管子的功能?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玩的时间较长,也发现更多的隐藏功能;而第二组儿童比较没有探索的好奇心,也较不易发现新信息。(2012,〈在英国爱阅读在法国玩泥巴〉)
多花些时间陪孩子玩,是现代父母须要克服的,坊间也一定有教导父母如何引导孩子跟孩子玩的更专业、丰富的课程。但学得多不如实实在在地把上面四项基本的观念贯彻在育儿行为中。即便是我自己,六年了仍无法百分百确实做到,偶尔还是会不经意地把我们怎么被养大的经验投射在孩子身上。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尽可能不要把既有的知识经验,在游戏或生活中强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