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就职 人民期待印度崛起
【williamhill官网 2014年05月26日讯】大刀阔斧推动经济改革、提升国际地位,这是印度人对新总理莫迪的期望。他的强人作风和过去施政绩效似成票房保证。他今天宣誓就职后,现在该是开始讨论“印度崛起”的时候吗?
世界银行(World Bank)依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印度2011年的经济规模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但其名目人均所得仅1504美元(约9688元人民币);经济成长率从2010到2011会计年度的8.4%,最近连续2年跌到低于5%。
今年大选期间迭创新高的印股实则已被高通膨和3年贬值逾30%的卢比汇率一口吃光还不够抵销,整体巿值估计比2008年的高点萎缩约35%。儘管企业名目营收年增约10%,通膨却让企业白忙。
一般印度人深受物价飙涨所苦,更对贪腐深恶痛绝,是莫迪(Narendra Modi)“改写正确增长故事”的抱负打动他们,促成变天。今天宣誓就职的新政府得到强有力授权,但他们拚经济的挑战很大。
10年前,印度人口以40多岁这个年龄层居多,国民所得超过600美元(约3774元人民币),堪称“中年穷国”。10年后的今天,印度成为“年轻的低所得国家”,选民的愿望很不同。在印度,40来岁中年人对未来可能已无过多期待,但求温饱、安全和稳定;但年轻人总有改变未来的远大志向。
新德里智库观察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副会长萨兰(Samir Saran)告诉中央社记者:“这个国家未来10年每个月得创造100万职缺。发展服务业可提高国内生产毛额,却无法增加就业机会。发展製造业和基础建设将是新政府首要之务。”
而莫迪要发展製造业、引进基础建设投资,就必须紧盯东亚。萨兰说,这些投资项目每5到7年会有将近1兆美元的投资需求,西方资本巿场既无决心也没剩馀,“为发展大规模製造业和工业走廊而跟日本、中国大陆、台湾、南韩等东亚国家交往,是他的当务之急。一定程度上来讲,他的外交政策走向就很明朗了”。
印度对于自身国际地位有其想像,但这个想像,数十年来一直是浪漫多于现实。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经济史的巴拉昌狄兰(G. Balatchandirane)告诉中央社记者:“如果你是浪漫主义者,你会以为印度的角色无所不在。但受限于经济实力,我相信今天印度在世界上的角色,其实相当“节制””。
莫迪政府今天就职后,所推计画必须为下2个10年印度在世界,尤其在印度洋的存在,做好准备。美国撤离西亚后,接下来将由谁保护和维繫区域安全?“解放军海军”应该不是新德里的答桉。但若印度无法形塑印度洋的架构,没能力保护印度洋,那麽其他人将取而代之。
巴拉昌狄兰说:“莫迪拥有把印度推进世界的意志,我不认为他只希望印度当后座议员(backbencher),他会希望印度居领导地位,对世界负起责任。但要展现责任,我们就必须在经济和国防上展现关键实力。”
国会下院(Lok Sabha)选后,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和盟友囊括近2/3席次,组成25年来最坚强稳定的新德里政府。莫迪承诺以善治和贯彻施政,带来全面发展。
萨兰认为,莫迪不会盲目服用西方解药,将会贯彻在地作风。他说:“我不认为他会是佘契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总统或其他人,他将会是土生土长的印度草根政治家莫迪。我希望他刻画出自己独特的经济模式,推出许多冲击性的做法。”
新总理过去的强人作风似成品质保证,让人彷彿看到充满希望的印度前景。那麽,现在是开始思考“印度崛起”的时候吗?没等记者问完这问题,萨兰皱着眉头、摇着手笃定地说“不”。
他说:“这种事不必说嘴。现在该是印度谦卑地低下头、努力起而行,以符合人民愿望的时候。”
萨兰接着说:“上1个10年我们增加1000百万瓦(MW)的电力装置容量,但现在还缺4000百万瓦;我们还得让3亿人脱贫。别忘了印度正在下沉!唯有扎扎实实展开10年经改,带来持续增长的10年,然后我们或许才可开始谈谈“印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