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一世,不如糊涂一时(图)


(网络撷图)

【看中国2014年01月03日讯】记得上大学时,有个女生绝顶聪明,学习成绩好,逻辑清晰,做事严谨,滴水不漏,毕业被保送研究生,是大家佩服和崇拜的对象。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生,在整个大学漫长的五年里,却没有男生追求。男孩子们说:“她太聪明了,每每想耍点小技量都被她一下子戳穿了,进而被驳斥得体无完肤,太没情调啦!女人,还是傻一点比较可爱!”

还有一位老师,学贯中西,同学们很喜欢听他讲课,于是课下就有人找机会到他家里去。可是去着去着就不去了。为什么?同学们说:“每次去他家,他总是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几个小时,嘴都插不进去,气氛太严肃了,听着好累。”­还曾经有两位学富五车的父母亲,望子成龙,想把孩子教育得象他们一样优秀,甚至青出于兰而胜于兰,可是结果这个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当孩子的父母流着泪叹息时,孩子说:“你们太有知识了,每每我取得的一点成绩在你们眼里总是那么微不足道,你们从不鼓励我,学习还有什么意思?”

是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人,还有很多人要加入聪明人的行列,可是当你绝顶聪明以后,你是否知道“难得糊涂”更可贵?

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一种暗藏锋芒的胸襟,一种大智若愚的气度;难得糊涂是一种品质,一种知足常乐的淡然,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这种人不是真糊涂,而是有大智慧。

当爱人在耳边呢喃,你闭着眼睛享受着这温馨时刻,时而低眉顺目,时而睁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时而痴痴窃笑,时而闪动泪光,你的一无所知让对方无所不谈,让对方敞开心扉,你让对方更想倾其所有来呵护你,你也进入到了他的内心世界,你们水乳交融,还有什么是比这样更美好的爱情?

当你的学生们仰慕你的时候,你是否可以从讲台上的说教者变成讲台下的聆听者,你是否可以让他们讲讲他们自己年轻人的生活,你是否可以象学生一样惊讶地看着他们,你甚至可以提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你甚至可以穿上围裙、象妈妈一样转身走进厨房,为你可爱的学生们做一顿美餐,有什么比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更让人期待呢?

当你可爱的孩子兴奋的跑回家,大声地向你宣布数学考了100分的时候,你可不可以不要扳着脸说:“才1年级,为什么别人能考双百分,你却只有一门100分,为什么语文不能考100分?”你能不能换一种口气“哟,你真不错呀,妈妈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很难考到100分呢!”当孩子磨磨蹭蹭艰难地做出了一道难题时,你可不可以不要这样说:“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做了这么长时间,你怎么这么笨啊?”你完全可以这样说:“哦,宝贝真不错,这道题还真有点难呢,妈妈都不会做,你连这样的题目都做出来了,今后这样的难题可难不倒你,你以后可以当妈妈的老师了。”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哎呀,妈妈还没想出来呢,你能告诉妈妈怎么做吗?”你的示弱给了孩子自信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母子关系更和谐呢?

难得糊涂,糊涂难得。样样精通会让人崇拜,但不会让人亲近;事事精明会让人佩服,但少了沟通的欲望。曹操样样精明却失去人心,刘备一无用处却换得桃园三结义、歃血为盟!太精明的人别人不敢对他的事情妄加评论或者施以援手,而敢于示弱的人往往会得到大家的帮助。太聪明的人活得很累,而适时的糊涂何尝不是一种放松?聪明过度容易变得自负,而广纳雅言却可以使人变得更加睿智,也更得人心。温良谦和的儒家之道使孔子赢得了广泛的民心,成为圣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民公仆为人民,人民公仆更要靠人民。万事和为贵,也许听起来显得太中庸,可在实际操作中又何尝不是节约时间、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捷径?现代社会讲求情商高于智商,讲求团队精神,一个人的聪明永远不可能代替集体的智慧。

俗语说“聪明一世,不如糊涂一时”,“大事精明,小事了了”。有一颗聪明糊涂心、有一种虚怀若谷的情怀、有一份谦卑忍让的大度,还怕得不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尊敬吗?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