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中国孩子,快乐的美国童年
【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10月15日讯】方老师2007
在儿童早期教育(早教)方面,中国跟美国在认知和做法方面有不少差异。
其实,早教的差异在孩子一出生就出现了。美国人是没有“做月子”的概念的。假如是自然产的,第二天产妇就起床活动了。假如是剖腹产的,伤口是用类似订书机的钉那样的东西钉住的,第二天一早就拆钉,当天就要求产妇洗头洗澡,第三天就出院了。很多中国人所谓“坐月子”的“规矩”,通通被美国医生称为“公共卫生不发达时期的迷信做法”,属于必须破除的迷信。其实,中国人的“坐月子”规矩南北各地都不一样,假如是科学的道理,就应该到处都一样才对啊!比如,北方人要喝红糖水,可是广州人从来坐月子不喝红糖水,但是却要吃猪脚姜醋。假如因为坐月子的时候没吃猪脚姜,到老了就会如何如何,那从来不吃猪脚姜醋的北方人岂不是全都在老年会得各种病了?光是这一条反例就可以证明“坐月子”的不科学了。另外诸如不能被风吹到,不能见光,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吃冷东西,不能听见锤子敲打的声音,不能下床走路...... 等等,都是各地坐月子的不同规矩,假如知道了这些规矩,就会发现,自己本地没有遵循某些外地的规矩,也没怎么着啊!
另外一个差异就是训练孩子大小便。美国人的理论认为儿童最早能控制的器官是嘴巴,随着年龄增长,能控制的身体部位是从上到下的。所以,初生儿嘴巴能吮吸奶,长大一点才会用手抓东西吃,再长大一点才会抬起上身,然后使用上肢爬,最后才是双腿走路。由于控制大小便的器官在身体下方,因此能自主控制的发育时间一定会比上身器官要长点。所以,美国人反对很小就训练孩子大小便。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四岁,五岁的美国小孩仍然穿着纸尿布或者纸尿布内裤,而尿布内裤一直到八岁的规格都有,还分男女呢。记得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学早教理论,我跟教授说,中国人很早就训练孩子大小便,七八个月,就捧着孩子双腿分开,嘴里吹着口哨,要求孩子小便了。中国人还让孩子穿开裆裤,就是方便孩子自己大小便的。教授和班里的美国同学都吓了一大跳:“天啊!这样不可以的!这样会违反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程序,导致变态,精神崩溃!”
原来,美国人也有类似于中国人坐月子那样的观念:假如没到年龄就训练孩子大小便,孩子长大了会变成精神崩溃的变态狂的。“现在小时候看不到,到长大就知道!” 这样的言论,跟中国人说“现在不遵守坐月子的规矩,到你老了就知道!”不是一样吗?
由于中国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们很讲究“不能落后在起点”。于是,从小就让孩子学这学那,假如一个四岁的孩子已经学会分数的四则运算了,父母肯定骄傲得不得了。很多孩子在美国读小学的父母都在抱怨说美国小学的数学太浅,五年级了还在学中国小学二年级的数学!
可是,美国人不是这么想的。美国人的哲学是:“不能落后在终点!” 跑步比赛哪里决定胜负?终点啊!你纠结神马起点?终点能赢,管你起点是落后还是先进呢。因此,美国教育最好的部分是在大学,在高中,越接近终点的地方越好。于是,每年诺贝尔奖都有美国人的份。可是,中国人最纠结起点,从早教开始,就用各式理论来折腾孩子了,神马蒙特梭利啦,神马探索求知素质教育啦,神马公文数学啦,神马奥数啦,神马双语啦......反而该下功夫的高中和大学,研究院却不怎么下功夫了,于是,起点没落后,终点根本就没见到人影了。
美国人为什么不怎么讲究“起点”呢?原来,他们有两个理论在指导他们的。一个是皮亚杰的儿童早期心理发育理论。他认为,儿童每一个年龄段只能理解某些概念,另外一些概念,尤其是抽象的概念,是没有能力理解的,即使你教会了他,他也只能像机械人一样做出来,根本就不会有自己的思想和应用,更加谈不上评估和分析了。他们只知其然,根本就不知其所以然,学了跟没学差别不大。(可惜中国人把皮亚杰介绍到国内时,竟然把他弄成了“建构主义学说”的祖师爷,该让国人知道的东西没告诉国人,不该让国人知道的东西却当宝贝。)
另外一个是艾力申的心理阶段发展学说。这个理论认为,假如儿童没有到达一定的心理发展阶段,学过的东西遗忘率非常高,所以,很早就教他们学某样拔苗助长式的超前知识,他们稍微长大一点,绝对会忘记,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用童年的时间多去接触大自然,多去玩。这个理论,也印证了一些双语教育专家的理论:孩子学习外语最好的时间是12岁左右,而不是3岁或更早。8岁以前学一门外语,或者能让孩子在说这门外语的时候完全没有口音,但效率并不高,遗忘率非常高。
所以,早教这方面,美国人没有中国人那么疯狂,很多从事早教的教师和校长,甚至大部分中国很流行的早教理论从来都没听说过!
但是,美国人并不反对早教。研究表明,4-5岁的孩子假如接受英语拼音和识字的教育,在读小学的时候,阅读能力会比没有接受过这些教育的孩子要高。所以,美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拨款给设立早教的机构,让他们重视培养5岁孩子的阅读和认识数字的能力。但是,对早教的重视,仅此而已,并没有勉强孩子再学更高深的什么。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孩子的童年那么快乐,开开心心玩,而中国孩子的童年那么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