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0月08日讯】随着全球股市和房价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美国此轮经济复苏的“忠实信徒”。但是,倘若此轮经济复苏实际上是一场“泡沫驱动型经济复苏(Bubblecovery)”的话,那会怎么样呢?
“Bubblecovery”是我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形容一场由泡沫所驱动的经济复苏。根据我的研究来判断,2009年之后各种经济泡沫的持续膨胀通过创造暂时的经济增长和新增就业以及持续攀升的资产价格,帮助催生出一个经济正在复苏的假象。
同样,我认为在2003-2007年期间美国从200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中走出来的经济复苏也是一场“泡沫驱动型经济复苏”,因为当时美国的住房和信贷泡沫持续膨胀,使建筑、抵押贷款和其他金融部门重现经济和就业增长——但是其效果只是暂时的。
和2003-2007年的那场泡沫驱动型经济复苏一样,我预计在2009年之后的各种泡沫共同破灭之后,当前这轮泡沫驱动型经济复苏将会导致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危机。不幸的是,下一场由泡沫引发的危机很可能会比上一场还要恶劣,因为全球经济目前正处于比上一次危机开始之前更加脆弱的状态之中。
以下是如今最危险的一些泡沫
在此我对自己正在发出警告的一些主要经济泡沫加以概述。在今后的一系列文章当中,我将对这些泡沫逐个进行更加详尽的阐述。
中国:近年来,中国为了推高经济增速,建造了无数闲置的“鬼城”以及其他极其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疯狂的建设活动是由总额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债务泡沫所刺激起来的,而这个债务泡沫将会导致中国饱尝日本在其泡沫破灭之后的那种痛苦。
新兴市场:作为全球各大央行竞相推行刺激性货币政策的一个附带后果,自2009年以来已有4万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的各类资产中,从而促使从巴西、印度到土耳其等各大新兴市场的信贷和房地产泡沫持续膨胀。尽管今年夏季部分新兴市场相继出现溃败,但这些房地产泡沫还没有破灭。
加拿大:加拿大目前正经历着一场比2006年的美国还要糟糕的家庭债务和房地产泡沫: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样,澳大利亚也正在经历一场比美国还要恶劣的家庭债务和房地产泡沫。此外,澳大利亚的采矿业近年来一直受益于由中国需求所驱动的不可持续的大宗商品繁荣。
北欧和西欧国家的住房:欧洲创纪录低的抵押贷款利率已促使北欧和西欧各国(尤其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房地产和家庭债务泡沫持续膨胀。
债券:紧接着本次经济大衰退之后,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以及央行的债券购买措施和超低利率政策已经促使价值数万元的资金在全球范围“追逐收益率”, 从而抬高所有类型的债券(包括高风险的垃圾债券)的价格。
美国高等教育:从2004年到2012年,学生贷款泡沫的规模几乎扩大了两倍,使得学生贷款的未偿还余额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在这个泡沫持续膨胀的驱动下,上大学的费用自1982年以来已经上涨了500%以上。如今的应届毕业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债务负担,与此同时近半数毕业生未尽其才——接受那些不需要他们的教育程度或者经验水平的低薪工作。
美国医疗保健:医疗费用正在急剧增加,而且其增速远远超过通胀率以及工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医疗保健支出总额的GDP占比正迅速逼近20%,相比之下上世纪60年代的这个数字只有5%。医疗保健是在本次经济大衰退期间持续增加就业岗位的少数几个行业之一,而且正在推动一轮建设热潮。
美国股市: 标普500致指数目前相比其2009年初的低位已经上涨了154%,其过高的估值水平与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每次长期大熊市出现前的水平相差无几。刺激美国股市出现泡沫的因素是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以及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保证金债务持续飙升,以及异常高的企业利润率。
美国房地产泡沫2.0版:拜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计划所赐,人为过低的抵押贷款利率正在促使美国住房价格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反弹回升,在今年头七个月内上涨了11.2%,成为自2004年美国住房泡沫全盛时期以来最快的上涨速度。虽然住房价格正在以快于增长停滞的收入的速度持续上涨,但在诸如亚利桑那、内华达、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等以前曾经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市场上,快速炒房的投机行为正在卷土重来。
高科技泡沫2.0版:诸如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社交媒体大亨的崛起引发了又一场淘金热,近年来科技专业人士争相创办Web 2.0初创公司,并且纷纷试图套现——其中大部分公司并不盈利。鉴于科技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在目前经济机遇寥寥无几的情况下,创业文化已经引致公众为之着迷癫狂。公开上市的社交媒体公司的股票估值高的令人咋舌(即便与他们的盈利增长率相比也是如此),比如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市盈率已经高达947倍,而Facebook的市盈率也高达230倍,与此同时许多上市社交媒体公司都还处于亏损之中,比如消费者点评网站Yelp、在线音乐服务网站潘多拉(Pandora)以及社交游戏服务提供商星佳(Zynga)。
在第一轮泡沫破灭导致美国陷入危机不久之后,又看到如此多泡沫迅速膨胀,我对此深感担忧。因为上次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并没有得到吸取,在我们终于承认我们某方面存在错误之前,我们注定会重蹈覆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