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为何再次“放卫星”
【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8月03日讯】7月30日,两家著名的外国纸媒——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同时在头条刊登了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政府资深顾问林毅夫在北京一次媒体吹风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内容。他批评了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普遍看衰中国前景的悲观情绪,并预计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在8%的增速。
林毅夫表示,他做出这样的预测,部分前提是中国政府继续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并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采取反周期性的稳增长措施。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仍具有“后发优势”以及技术赶超的潜力。中国可以模仿和学习富裕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征服国内外新市场。这将使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至少保持到2030年。
回头看,这已非林毅夫首次抛出“中国经济至少快速增长20年”的言论。早在2010年5月,他就曾提出:“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高效投资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后,自2011年起,他亦多次重申这一观点。今年4月6日,他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称,中国还需要靠投资拉动经济,未来20%每年GDP增长8%的关键就是投资。
观察家认为,不管以什么理由作为前提,林毅夫此次与往常一样,预测中国经济20年保持8%的增速,都给人感觉带有想当然的意味。不过,让我们不明白的是,明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林毅夫却把它作为口头禅,在各种场合反复宣扬,乐此不疲。这只能让我们相信,林毅夫是在充当政府代言人角色。
但现实是,在中国持续高速增长三十年后,如果我们仍然将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置于一个越来越不可靠的乐观假设上,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要完成林毅夫所说的高增长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没有战争,在经过若干年的高增长后,中国已经跑不快了。即使想要跑快,也要在实行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同时,彻底进行配套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化。市场的急速扩展不仅激发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情,大幅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在宏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毫无疑问,在未来,市场活动将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随着产能的严重过剩和资源的枯竭,以及市场可拓展空间的日益缩小,市场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边际作用将逐渐减小。
一个显著事实是,中国经济已进入“慢速增长阶段”。当前,中国制造业活动的减速(以采购经理指数为衡量标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或减速的威廉亚洲官网 迹象。上周,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汇丰7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7.7,创11个月新低,6月终值为48.2。该指数如果低于50,就表明经济出现收缩。此外,在分项指数中,就业指数降至47.3,创四年多以来新低。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高速增长已大大超越了自身资源的极限。目前,国内的石油、铁矿石、钾肥、大豆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已超出50%至70%。但这个因素几乎没被林毅夫纳入对中国高增长的预测。一个明显的历史分水岭已不宣而至:中国“增长的极限”业已到来。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特别在当今的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国人需要经济增长的自信,也需要对这种自信的清醒与反思。
众所周知,二战之后,日本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奇迹,但从1990 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开始长期陷入停滞阶段,一蹶不振20 多年,被称为“停滞的20年”。绝大部分人都乐于将日本的这种情况归因为经济政策的失误,创新精神的萎靡,以及泡沫经济的后果。但与其说这是日本独特的历史遭遇,倒不如说这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必然要经历的普遍宿命。
日本的“停滞的20年”今后是否在中国重演,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是特别有运气,中国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个比较低速的增长时期。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从过去的习惯性的战略思维中摆脱出来,唯有如此,中国才能安然应对即将到来的低速增长时代。
目前中国经济放缓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循环性的,即使政府再怎么想通过政策来刺激经济,到最后也可能收效甚微。而颇具说服力的证据显示,基于一些综合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现在的增长速率实际上只有4至5%。在2012年7.8%的增长中,5%都来自于投资,然而2013年,来自投资的贡献不可能有这么多。
因此,“中国20年保持8%增速”并不是林毅夫说了算。说到这里,也许人们会问,为什么“中国20年保持8%增速”会成为林毅夫的口头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引用一位网友在评价林毅夫高增长观点时的一句调侃:“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旦你预测了,就一定要坚持,肯定会等到你的预测实现的那一天。”读了网友的这句话,我们似乎一切都明白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