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7月24日讯】8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2012年花了9200多亿元,超出预算2200多亿元。这是刚刚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2012年财政决算报告透露的消息,9200多亿!还不是全部中央国家机关的花销,我们不知道中央国家机关有多少人,怎么能花这么多的钱?尽管这其中的行政经费只有760多亿,人们最关注的“三公经费”更是只有区区74.25亿,比预算数还减少了5.59亿。别的数字包括养老支出162亿,住房保障支出181.6亿(其中住房公积金111亿,提租补贴4 .9亿,购房补贴65.7亿)。
相对于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6.4万亿元,74亿的“三公经费”显然很可怜!究竟有多少“三公经费”隐藏在行政经费和转移支付之内?恐怕没有部门能回答清楚。比如,中国气象局2011年的决算报告显示其有公车3380辆,到了2012年就成了4614辆,多出来1200多辆。而报告称,2012年公务用车购置费286.07万元,只更新了22辆。财政部2011年有368辆公车,到2012年的报告中,这个数字就成了412辆,而其2012年公车购置只花了100.99万元,仅更新4辆公车。
这些数字怎么算都对不上,糊塗人都能看出的问题,精明的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却怱略了。是因为统计口径的问题,还是由于其他别的什么原因,在公开的报告中没有说明。那些“说不清道不白”的预算收支,能不能向老百姓尽量解释清楚?
2012年,国有企业利润收入高达2.1万亿元,但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仅仅970.68亿元,其中9成都返还,仅有50亿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国有股减持收入补充社保基金也只有20.1亿。每家央企上缴与返还的数字能不能公开一下?
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转移支付的额度依然很大。去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实际额度达到40233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142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8804亿元。这恐怕是最让人看不懂的数字。这里面所隐藏的不仅仅是一个“跑部钱进”的问题,“1.88万亿”中究竟包含了多少不能言说的“三公经费”?
从去年支出的决算总额看,教育部花钱最多,高达2585.88亿元。其次是税务总局为1028.70亿元;原卫生部为998.76亿元;中科院为523.44亿元;工信部为474.96亿元。
从行政经费支出看,超过10亿的部门有5家,超过1亿的部门有30余家。其中税务总局达457.22亿元、海关总署106.73亿元、银监会47.99亿元、国家统计局15.28亿元、中国气象局14.54亿元。
在公布的信息中,只有6家部门公布了公务员人数。其中,教育部在职人员30.4万人,编外人员4100人,离退休人员19.71万人。中国气象局在职人员73201人,编外人员18761人,离退休人员33373人。交通运输部在职人员56040人,离退休人员26948人。这意味着,去年教育部的人头费人均50万以上,而中国气象局的人头费也有20多万。
在公务接待方面,钱花了不少,但每次接待费用是多少?究竟接待了谁?没有一个部门公开。2012年,交通运输部公务接待费支出相较预算缩减10%,但报告中对公务接待费支出结算只有寥寥数语:“公务接待费支出939.37万元。主要用于对外开展合作交流和智力引进工作、与国内相关单位业务交流等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土资源部的决算报告中“三公经费”也是语蔫不详,公车部分只公布了购置及运行费和保有量两个数字,是否新购置公车,平均公车运行费用等均未说明。而有些部门的数字更是令人生疑,司法部2012年公务接待费112.84万元,却不包括多达115万元的外事接待费,而大多数中央部门公务接待费中均含外事接待费。
尽管绝大多数部门决算资金比预算资金花得多,但各部门仍有不少结余结转资金,躺在账户上睡大觉,这个数字居然高达2000亿,让闹“钱荒”的银行家们无地自容。结余资金过亿的部门超过50家。其中,教育部为719.24亿元、税务总局212.85亿元、工信部150.63亿元、中科院103.71亿元、原卫生部75.64亿元、气象局60.93亿元。
无论是预算还是决算,数字公开得越详细越好越让老百姓看得明白。不彻底公开,不但影响公开的诚意,也给老百姓心里留下太多的疑惑。老百姓关注预算决算乃至“三公经费”,是想看得懂弄明白这些中央国家机关究竟花了多少真金白银?又是怎么花出去的?现在公开的数字恐怕只能是“雾里看花”越看越糊塗。
中国财政收入年年大增,蛋糕是越做越大,然而切分蛋糕却越来越隐惑越来越不公平。大凡涉及到全民医保、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以及扶贫救助、大病救助、失业救济等等就基本上看不到钱了,或者中央预算原本有这笔钱,在转移支付中被挪用或压缩了,不可否认,财政预算结算中普遍存在着虚掷浪费的现象,导致财力没有集中用于民生等公共领域,从而使社会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稳定成了一种奢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