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2013年07月19日讯】缅甸总统吴登盛在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表示,今年底前将释放所有政治犯。一个由总统府办公室部长领衔的特别委员会正在审查每个政治犯的个案。他还表示,缅甸政府上月与部族签署和平协议,相信可能在未来数星期实现全国停火,结束持续了60多年的部族冲突。
这是欧盟国家首次接受缅甸总统的访问。此前欧盟解除了对缅甸长达20余年的制裁。吴登盛还访问了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日本首相也兴致勃勃地造访缅甸首都内比都,宣布免除其高达2000亿日元的债务,并提供910亿日元的新增贷款和无偿援助。
缅甸军政府坚定履行承诺,推进七点路线图计划,实行多党制大选,结束了几十年的军人统治。吴登盛当选总统后,致力于推动政治经济改革和全国和解,释放昂山素季等大批政治犯,组织议会改选以便于民主联盟参选,取消新闻审查制度,修改选举法,为昂山素季参加2015年总统大选铺平道路。正如奥巴马所说,这是“一条漫长、有时艰难、但从根本上说正确的道路”。缅甸政府显然也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所以,吴登盛说,他所推进的改革史无前例,缅甸发展面临挑战,但“我知道人们有多希望看到民主扎根、告别数十年孤立、赶上其他亚洲经济体,结束所有暴力和纷争。”
实施民主改革后,缅甸奉行“与所有国家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平衡外交政策。缅甸外交空间不断拓展,前文说到,对其制裁最为积极的欧盟、美国、日本相继打破坚冰,解除或者部分解除制裁,推行新的积极接触的政策,扩大对缅贸易。与中国、印度等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也持续加强。
缅甸在实行军政府独裁统治导致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痛定思痛,通过自我医治顽疾,不仅变得身轻体健了,增强了内部发展的活力,与国内部族达成和解协议,而且有效改善了外部环境,为国家持续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缅甸跟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比达60%,在军政府统治下,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生平普遍低下,文化素养不高,而且境内民族、地方关系复杂。可以说,缅甸的各方面基础比较差,但缅甸的民主改革仍然是当今世界实行自我改革的国家中最耀眼的明珠,与此同时,国内部族关系趋向和解,与外部关系不断向好。
那么,为什么缅甸能够持续地推进内容广泛的民主改革,通过改革促使国家走向正确道路,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国家总体稳定,未出现社会动乱?
这首先是因为缅甸的执政集团摒弃了狭隘的私欲,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成功达成了内部政治妥协,在实行民主改革促进国家发展上形成一致意见,并保持高度团结。它是缅甸顺利实施民主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缅甸自1988年以来,实行严格的军政府统治,军队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如果他们愿意,就可以说他们的统治是“天命”,是历史所决定了的,但由此也给国家发展带来困境,经济凋敝,民生困苦,社会一片萧条,带来无穷的祸患。这是促使执政集团内部改革派崛起的根本原因。丹瑞等老一代政治人物在支持新生改革派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固然吴登盛总统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国家状况转好,但如果没有传统的军人势力的强力支持,不仅走不顺,也必定走不远。
其次,缅甸军人虽然退出了政权,但缅甸现政府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威权色彩,获得了军队实力派的支持,因此能够有效掌控局势,依靠强大、稳定的权力,循序渐进但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在过渡期,软弱涣散的政府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革,也无法使改革得到有效进行,甚至造成失败。
第三,缅甸反对派在昂山素季的领导下,表现出高度合作的大义精神,与现执政党既保持竞争关系,又在政治上进行合作,避免了无谓的损失和破坏。反对党的耐心也是缅甸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如果他们一味为反对而反对,在改革上主张更为激进,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政治紧张和社会混乱,使得目前成果初显的改革浅尝辄止,为军人再度干政提供口实。
第四,国家底子薄弱和民众素质不能作为拒绝民主改革的挡箭牌。从历史、国情角度看,缅甸民众长期由于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乏良好的素质,国家积贫积弱,军人具有浓厚的参政意识,独裁历史十分久远,但这些都未能阻止吴登盛的改革逐步达成其应有的效果。此种情形令人深思。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