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经济危机均因钱多所致(williamhill官网 )

【看中国2013年07月03日讯】张维迎认为,“要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乱象,必须懂得米塞斯-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经济-金融危机均因钱太多所致;钱多必然导致钱慌。不懂此理论的人(包括货币当局)经常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危机的三个特征

这次始发于美国现在已经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其严重程度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罕见。但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所观察到的,所有经济危机都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似乎所有企业家在同样的时间犯了同样的错误。企业家的主要职责是预测未来,并以此做出商业决策。预测是对未来市场前景的把握,判断什么样的投资和产品可以赚钱。利润来自收入减去成本,所以企业家不仅要预测产品市场,而且要预测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的变化。对企业家来说,预测正确的几率越大,存活下去的机会也就越大;反之,预测错误的几率越大,存活下去的机会就越少。正常情况下,总是有些企业家预测成功,有些企业家预测失败,平均而言,预测成功的人数多于预测失败的人数,整个行业中约70-80%的企业是能够赚钱的。但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似乎所有企业家都预测错误,所以企业都在亏损。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在同样的时间犯同样的错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其次,资本品工业比一般消费品工业具有更大的波动和减幅。一般地,在经济周期中,在整个生产结构中,越靠上游的产品,也就是原材料,它的波动性就越大;中间品的波动次之,波动最小的则是最靠近消费品的产品。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从2007年10月一直到2008年8月,我国轻工业的增长率(以增加值算)一直低于重工业,但从2008年9月开始,重工业的增长率开始低于轻工业。一般地,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上游产业,或者说重工业有着更高的增长率;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轻工业则有着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或相对较小的下降)。从中国的情况看,当工业增长率超过12%的时候,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而低于12%的时候,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则会快于重工业。危机时候尽管两者都在下降,但其下降的幅度不一样。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

从价格的角度来看,越靠近上游的产品价格波动越大。原材料生产价格的波动幅度要大于一般的工业品,而一般的工业品又大于消费品价格的波动。在原材料工业中,采掘工业价格的波动最大。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生产资料价格下跌的幅度远大于生活资料,采掘工业价格下降最大。今年1-2月,我国采掘工业价格下滑的幅度已非常厉害,达到了百分之十几。这对我们理解经济周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经济危机更可能是过度投资导致的,而不是因为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同时,经济周期从一个产业到另一个产业的蔓延,中间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过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月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再次,在危机发生时,原有的资金突然不知所踪,信贷资金减少,所有的企业都缺钱,所有的银行都惜贷。这就好比原本储水较多的水井在突然之间干涸了,这一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谬误

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来,要理解危机,必须对上述三个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但实际情况是,现在所有的政府宏观经济决策都建立在凯恩斯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而这一框架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前面所说的波动并不是某一种产品的波动,而是几乎所有市场同时波动,尽管幅度不同。什么因素可以导致这种普遍的波动,而不是单个产品或产业的波动呢?只能是货币的波动。任何经济波动,或者说所有产品价格的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都由货币造成。当然,对企业界人士来说,理解货币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使在学界,对货币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其次,我们要把握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是一个结构、一个价值链条,由不同的产业和产品构成,而不是单一的产品。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们宏观决策的问题所在。现在,我们的宏观决策都建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而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经济由单一的产品组成,这个产品就是“GDP”。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所谓的经济循环,就是家庭提供生产要素,以工资、分红的形式获得收入(GDP);企业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GDP)再卖给要素所有者,用于家庭消费,或进行投资。从需求的角度,GDP被分解为消费、投资加净出口,即所谓的“三架马车”。按照这个理论,经济萧条是总需求不足导致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增加总需求。比如,在一个经济中,第一年,消费60,投资35,净出口5;第二年,投资减少了15,净出口下降了5。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把国内消费由60增加到80,这个经济马上就恢复了。这是大错特错。实际上GDP=消费+投资+净出口,只是一个恒等式,而不是一个理论。第一个经济和第二个经济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他们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居民增加消费,我们的钢材生产能力的过剩问题能解决吗?水泥生产过剩问题能够解决吗?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都是结构的问题,而不是投资不够了就增加消费,消费不够了就想办法出口。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对生产结构的真正理解。我们中国出口给外国人的东西,未必就是我们中国人能够消费的东西。中国是生产假发最多的国家,有多少人能够消耗这些假发呢?

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有贸易盈余,对外贸易对GDP贡献就为正;如果进口大于出口,有贸易赤字,国际贸易对GDP贡献就为负。如果出口与进口相等,国际对GDP的贡献就等于0。所以,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毫不奇怪,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导经济政策的时候,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就会盛行起来。

CPI是个很大的误导

与把经济当作单一的产品(GDP)相对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把一般价格水平,特别是消费物价指数CPI当作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主要指标,并以此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主义经济学也是如此。CPI价格指数,或者一般价格指数是否是判断宏观经济的有效途径呢?30年代的危机与这次危机有着共同点,那就是危机之前价格基本稳定,甚至还有通货收缩(价格水平的下降)之嫌。但从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来讲,我们根本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般价格指数的稳定上,而要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化,特别是利率和资本品价格的变化。因为在所有的价格中,只有相对价格才能传导资源配置信号,绝对价格不能传导资源配置信号。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当经济中发生大的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的提高时,一般价格水平应该有相应的下降才对。如果货币当局试图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实际上就可能将过多的货币注入经济体,导致经济的过度繁荣,危机就会在随后出现。强调一般物价水平,或者CPI,对宏观经济政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格林斯潘的错误就在于把一般价格水平当作判断货币多少的依据,由于担心通货紧缩就大幅度降低利率,结果信贷扩张过快,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我国宏观政策思路的一个大转变,就是不要再紧紧盯着CPI,而是转向信贷、利率本身。

担心通货紧缩是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从历史上看,通缩和经济萧条没有必然的联系。从1873年到1896年,西方许多国家的价格水平年平均下降2%左右,但没有带来萧条,相反,生产水平年平均增长了2%-3%。美国1870年到1879年这十年间,价格水平平均每年下降1.8%,但这10年是美国历史上增长的黄金时期。现在我们习惯了通货膨胀,而不习惯于通缩收缩,看到物价水平下降,我们就着急,就要注入货币,帮助它提起来。这是很危险的。

货币是非中性的

与此相关,我们还要明白一点,那就是货币是非中性的。在理论上,无论是货币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它们都认为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弗里德曼提出的概念,通俗的理解就是如果向市场多注入一倍的货币,所有物品的价格都会随之上涨一倍。对此,奥地利学派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的注入并不会引起所有物品价格的同步上涨。原因在于,货币的增加一定是从某个特殊行业或产品进入的,而不是所有产业或产品同时拿走同样水平的货币。事实是,谁先获得货币谁就能得到好处,谁后获得货币谁就吃亏。因此,生产者先拿到货币与消费者先拿到货币情况非常不一样。从我们国家来讲,国有企业先拿到货币和私有企业先拿到货币导致的产业结构就不一样,对经济的整体影响也不一样。

具体来讲,货币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来体现其非中性的特点的。如果相对价格不变,所有的价格同升同降,资源的配置就不会发生变化。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反映现实资源配置的变化。真正货币赢家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影响,从而进行资源转换。同时,市场是一个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年度价格计算出来的总水平与按季节计算,按月计算的总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

货币的非中性意味着过多的货币会改变着生产结构,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货币扩张如何导致经济危机?

要理解过多的货币如何导致经济危机,就要理解生产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社会的总产品可以分为中间产品(资本品)和最终消费品。现代社会的生产是一个迂回生产过程,中间品的生产是最终消费品生产的迂回,是未来消费品增加的源泉。给定技术和生产率的条件下,这两大类产品之间的比例,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在现在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偏好决定的。当拥有一定的个人收入时,人们就会将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即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分配。这一分配非常重要,它决定我们经常说的贴现率,也就是自然利率。重视未来的人会将收入更多的留给未来,这就构成了投资资金的来源,决定了中间品的生产规模。如果人们不重视未来,只重视现在,那储蓄将不复存在,投资也将无从谈起。这一点也意味着,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未来的消费,而不是为了增加当前的GDP。可惜这个基本的常识经常被政府决策者忘记,他们投资是为了生产当年的GDP,结果是大量无意义的投资。这也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毒。

在市场经济中,储蓄人与投资人通常并不是同一类人。特别是,储蓄主要来自家庭,而投资决策是企业家做出的。那么,我们应该凭借什么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换并实现二者的平衡呢?货币(和信贷)。正是通过货币的转移,社会实现了从储蓄到实际投资的转化。而货币在把储蓄转化投资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货币利率。这里我们也要理解货币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政府垄断货币的情况下,货币利率受政府控制,可以由政府改变。但真实利率,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利率,则是老百姓行为产生的结果。现实中,如果货币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发生差异,经济的误导与扭曲就会发生。

货币利率是企业家制定投资决策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是否投资,而且影响投资规模的大小。一般来说,利率越低,投资的规模就越大。而货币利率的高低与货币的数量直接相关。事实上,货币当局要么通过扩大货币量来降低利率的,要么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规模。

企业家进行一项资本品的投资,要在几年之后才会看到投资的效果,因此这里存在着很大的猜测空间。给定货币量不变,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变化,愿意更多的储蓄,利率就会降低,而利率的降低会引起企业家加大上游的投资,更多的资源流向上游产业,实现储蓄到实际投资的转化。因为越接近上游的产业,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加大上游的投资就会使生产过程的链条拉长,这在本质上就会使使得分工更细,未来的生产更有效率。在调整过程中,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下游产品的价格下降,经济逐步达到新的均衡。由于上游投资的增加提高了消费品的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的消费产品,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不仅不会上升,而且会有所下降,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危机不会发生。

现在我们来讨论,如果居民的真实储蓄没有增加,政府人为降低利率和扩大货币供应时,经济将如何作出反应。此时,可供投资的货币资金增加了,资金成本也更低,诱使企业家增加中间品的生产,扩大投资规模,开始建设新厂房、升级设备、进行原材料的开发。上游产业靠什么来吸引生产要素呢?还是靠价格。此时,原材料价格和资本品的价格上涨,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转入上游产业。比如网络泡沫时期,众多MBA毕业的学生成批地进入IT行业,原因是这个行业的相对价格有所提升,吸引力也随之加大,结果导致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这些行业的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进一步诱使更多的资本投入这些行业。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但真实的储蓄并没有增加,消费需求会增加,消费品价格随之上升。这个时候,下游产业开始与上游争夺资源和生产要素。因为消费品工业需求的旺盛,会促使工资的提升,以将上游的资源成功吸引过来,上游开始被挤压。这时候利率也开始上升。这样,对上游而言,原本认为有利可图的投资变得无利可图了,原来的投资在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况下不得不停止,银行贷款无法再收回来,资金普遍短缺,紧接着出现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而这又必然导致收入的降低,并且这一效应最终又会转移到下游消费品行业。全面危机爆发,所有企业家都发现犯错误了!

危机发生后,如何没有政府干预,调整将自发开始。虽然价格普遍下降,名义工资向下降调整,但消费品价格相对上升,生产要素重新向消费品行业转移,经济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

为什么人为的繁荣不能持续?

人们或许会问,政府为什么不能持续增加货币维持经济的繁荣呢?在短期内,这一行为当然可行。但长期看,持续增加货币会导致工资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往上涨,而一旦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之后,政府的注资行为终究必须停下来了。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解决危机的结果常常是积累更大的危机。用哈耶克的话说,政府注资救市就如同抓住老虎的尾巴,它的难处就在于如果放开,很可能成为老虎的美餐,但如果紧抓不放,跟着老虎跑,最后也有会被累死。政府一旦停止注资,萧条很快就会出现;持续的注资最后可能是整个货币体系的崩溃。

这次危机基本是这样一种情况。世纪之交的网络泡沫本身就是过多的信贷所致。网络泡沫破灭后,正确的政策是让经济通过不大的衰退自然调整,然后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和布什政府不想让经济陷入衰退,就开始实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连续11次降低利率,2003年美联储的利率下降到1%,而实际利率已经为负。但到2004年下半年,问题就开始显露出来,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但危机已不可避免了。美联储和布什政府是为了避免一个相对温和的经济衰退而带给我们一个大得多的衰退。政府处理这次金融危机的政策的后果也将是严重!中国2009年保八的代价将在未来几年会显示出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下次危机的准备。

总之,经济衰退通常是由人为的繁荣的伴生物。由货币扩展导致的繁荣必然有衰退尾随其后。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不是“too little”,而是“too much”:太多的信贷,太多的货币,太多的投资,太多的消费。现在,平稳已无法维持下去,停下已成必然,并且停下所带来的问题已经全部显现。

中国的角色

在这次危机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美联储扩大货币,降低利率,因而创造出强劲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本来只具备100美元消费能力的人有了120美元的货币。这中间的差额谁来填补?中国。可问题是中国凭什么为它填补差额?这与我国的汇率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直观地说,如果中国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美国的扩张政策就会导致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美国进口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而这就会更早地给美联储敲响警钟,迫使它早日开始收缩货币,提高利率。可现实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固定不变,中国企业(包括在中国生产的外资企业)总是以不变的价格向美国出口中国工人辛辛苦苦生产的产品,满足美国人庞大的胃口,放开口子大量地接受外汇,然后再放贷给他们。这相当于美国人用打白条的方式买我们的产品,这些白条值多少钱最后是由他们说了算。美国人需求过度,但价格不涨,利率不涨,我们是有责任的。我们误导了他们。这就好比由于门开着,第一天小偷来家里偷了一件小东西,咱没理会。第二天门还开着,小偷又进来偷点东西,咱依然不关心。第三天门继续开着,小偷就进来偷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如果小偷在最后被抓,那他的量刑就会非常重,可如果我们是在他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发现并加以制止,那他可能关三个月后就会被放出来,可现在要判七年。

危机终于发生了。但由于对危机发生的原因认识不清,全世界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恰恰是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好多国家不仅实行低利率,甚至变成了零利率和大规模的信贷扩张。我们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进行了世界货币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试验。

正确的方式是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其中会有痛苦,但相信很快会恢复。可我们现在是用货币灌水的方式掩盖问题,而不是迫使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货币灌水会使结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不是越来越轻。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政府现在用大量的财政资金补贴出口。其实,政府应该做的是诱导企业转型,开发国内市场。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出口不是一件好事。持续的贸易盈余弊大利少。人民币汇率低估等于用中国人的收入补贴美国人,出口产品等于是半卖半送。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好处远大于美国。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家开发国内市场的积极性,也能创造财富效应,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消费需求。有人担心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损失,这是自欺欺人,与10几年前担心国有企业清除坏帐会导致资产损失的观点类似。衡量国民财富的真实指标是我们的生产力,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手里有多少别人开给我们的白条。

中国古话讲,吃一堑长一智。我担心的是,我们付出了代价,但智慧没有增加!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