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射杀台渔民事件 日渐升高成为对抗(图)


台湾的海军舰艇以保护渔船的名义,在巴士海峡实施演袭(图:路透社/williamhill官网 配图)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斡旋,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国际渔业纠纷不但无法平息,而且日渐升高成为对抗,形成这种局势的主要原因,究竟在哪里?

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菲律宾这次轻忽了台湾当局认真的态度。由于台湾的渔业远比菲律宾发达,加上台菲之间有一大片重迭的经济海域,导致经常发生台湾渔船被逮捕、渔民被枪杀的事件。七年前台湾一艘渔船被菲律宾水警开枪射杀,造成一死一重伤,事后台湾的检察官曾到菲律宾展开调查,把开枪滥杀的水警依杀人罪起诉,但因为菲律宾政府根本不重视台湾渔民死活,台东法院开庭时,杀人的被告缺席,到现在七年了,不了了之。所以当屏东的广大兴28 号老船长65岁的洪石成被射杀之后,台湾民间十分愤慨,政府面对民间的压力,终于采取空前强硬的措施,要求菲律宾限期答复,否则加以报复,最终推出了十一项报复措施。

一个多礼拜以来,这个事件不断地发酵,到现在为止,可以看出到底是哪一方的错误吗?

菲律宾的说法是,台湾的渔船进入菲律宾的海域,他们渔业局的公务船发现之后,要登船临检,但台湾渔船却要冲撞他们,所以公务船的海岸防卫队队员才对渔船的引擎开枪,希望阻止它的行动,以至于误杀了台湾渔民。

但台湾已经确认,渔船被枪击的位置是在巴丹岛东方40多海里的地方,这并不是菲律宾的领海,是属于台湾周边两百海里的经济海域,台湾渔船本来就可以在这里捕鱼。当然,大家都知道,台菲的两百海浬经济海域有一大片重迭,既然双方没有渔业协议,就可以在经济海域捕鱼。更何况,就算渔船进入领海,国际间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广播警告、驱离、逮捕、移送法办,绝没有对着手无寸铁的渔民扫射屠杀的道理。

而台湾这边,经过仔细调查,在船身共发现45处弹孔,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船舱和驾驶室,死亡的洪石成就是躲在船舱时,被打穿船身的子弹给打死,而且是自动武器的连续扫射,所以台湾方面认定,菲律宾海岸防卫队队员蓄意谋杀,才会采取空前强硬的姿态,要求道歉、惩凶、赔偿、渔业谈判。

至于菲律宾说的冲撞,台湾渔船的船长已经否认,并说,菲律宾公务船远比渔船要大得多,渔船又是玻璃纤维做的,根本不可能冲撞公务船。菲律宾则说,拥有事发当时的录像带,但尚未对外公布。

谈判破裂之后,台湾对菲律宾实施了哪些报复措施?

台湾主要要求菲律宾道歉、惩凶、赔偿、渔业谈判,菲律宾虽然派马尼拉经济文化办事处主席罗培斯到台湾说明,但双方谈不拢,台湾很快地宣部报复措施,共有十一项,包括召回大使、驱逐菲律宾驻台代表、停止输入菲律宾劳工、将菲律宾旅游灯号提高为红色、WHA部长级会议取消、停止各阶层交流活动等,这是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以来,对外最大的外交报复行动,而且没有停止的迹象,未来可能还会升高报复行动,包括断航都已经被提出来。

另外,据说16 日清晨,台湾的海军舰艇以保护渔船的名义,在巴士海峡实施演袭,首度向南越过北纬20度的“暂定执法线”,甚至逼近菲律宾吕宋岛附近,这件事代表什么意义?

对,这可以说是这个地区很重要的一次势力消长。要知道,不要说台湾的海军从来没有到过这个水域,连专门负责保护渔船的海巡署船舰,十几年来也都没有越过北纬20度,这条隐形的界线,是台湾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和菲律宾达成的默契,十几年来,尽管台湾的渔船在两百海里经济海域捕鱼,但海巡署的船只从来没有越过北纬20度以南。问题是,你自己虽然节制,但对方动不动就开枪扫射,难道台湾还要划地自限吗?这是目前台湾政府的思维。

也因此,16日清晨三点五十分,号称“台湾第一舰”的纪德级驱逐舰马公舰,带着强大火力,首度越过北纬20度,并且持续向南行驶了18海里才回转。台湾方面藉此宣示否定了那条隐形的“暂定执法线”。行政院长江宜桦公开说,以后,“台湾渔船在哪哩,海巡署舰艇就在哪里,海军舰艇就在附近侧应”,这等于把整个台菲重迭的经济海域都涵盖进去了,实际上大约向南推进了一百海里,距离高雄港已经超过两百海里。台湾官方说了,只要不进入菲律宾吕宋岛领海就可以。台湾如果这样认真下去,将是这个地区很重要的一次势力消长。

也因为如此,当纪德级马公舰往回走时,16日早上七点,遇到一艘特大的美国军舰,比马公舰还大上一号,是排水量一万七千吨的“观察岛号”,这是美国一艘极机密的军舰,专门追踪世界各地弹道飞弹的试射,北韩试射卫星或弹道飞弹时,她都在场,她和马公舰平行地行驶了两个小时后分道扬镳。

至于这艘“观察岛号”是正好路过,还是美国老大哥故意“路过”以关切台湾的演习,不得而知。但同一天,美国国务院首度对台菲双方提出“两个敦促”,一个是,敦促双方厘清分歧,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另一个是,避免采取可能进一步升高区域紧张的行动。连美国都开始关切,看来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渔事纠纷冲突还在扩大,短期内可能还不容易收场。

(原标题:台湾驱逐舰向南扩张海上势力范围巧遇美舰观察岛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