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外国人一般都认为中国并没有贫民窟,它们不像印度的贫民窟那么贫穷、疾病肆虐。这里的大多数“贫民”农民工都能找到工作,尽管住的比较简陋但是他们都比较乐观。
美国《纽约时报》5月14日发表题为《简陋的中国》的文章,作者为克拉丽莎•塞巴格-蒙泰菲奥雷。文章指出,到北京旅游的西方游客常常说北京没有贫民窟。虽然北京有700万流动人口,但这里似乎不像孟买和里约热内卢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那样,随处可见污秽不堪的“棚户区”。
但是文章称,北京的确有贫民窟——只是大多隐藏在游客看不到的地方,而且尽管生活条件恶劣,这里的许多居民非常乐观。
一些贫民区居民被称为“鼠族”,因为他们生活在常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还有的民工住的是过去的村庄。
文章指出,在北京的东部,出了四环,在一栋高层住宅楼的对面,就是一个叫辛庄的城中村。在这里,全家人挤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没有淋浴、没有厨房。一栋建筑只有一个公用的水池,几个煤气灶位于狭窄走廊的另一头。
文章称,没有北京户口的农民工享受的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很有限,这使许多人把孩子留在老家。不过这里的居民大多很乐观。
25岁的服务生张凯(音)月薪大约300美元(约1,844元人民币),与人合租一间租金40美元(约246元人民币)的屋子。他还有“足够”的钱偶尔到颐和园、鸟巢等著名景点参观。在辛庄,他不得不在一条臭烘烘的小河边洗衣服,但是在这里生活仍然比在他的老家——山东东部一个小村庄好。
53岁的朱姓小贩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8年,靠在街边小店卖冰激凌,他将三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大学。
这种社会变化的希望使北京的贫民窟很平静。它们不像印度的贫民窟那么贫穷、疾病肆虐。这里的大多数农民工都能找到工作,严重的犯罪行为很少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给这里带来了明显的社区感觉。
文章指出,这种状况能持续下去吗?汤姆•米勒在《10亿中国城市人》一书中警告说,如果不改革户口制度,那么到2030年,生活在城市里的10亿中国人中,近一半将属于“巨大的下层阶级”。文章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中国的贫民窟可能从充满希望之地变成不满的聚集地。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