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退休年龄难解养老资金短缺问题

最近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公开承认,中国的养老保障确有资金缺口,并建议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给社保的力度等方式来解决这一资金问题,以逐步建立起一个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的养老金制度。显然,戴相龙的说法反映出中国政府及主流学者对建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态度;而且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可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即使再过20年,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根本无法解决,更不可能将这一问题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机遇、实现中国的老人“在体面养老面前的人人平等”。

不言而喻,人们对于中国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是否短缺问题的争论,是因为基于不同的养老范围与标准而造成的。但是,如果我们讨论整个中国社会养老保障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相对于中国社会的全部老人和他们在体面养老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仅仅维持他们的最基本生存)而言的,而不仅仅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收支平衡而言的。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背离了这一原则,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

然而相对于“在体面养老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原则而言,中国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短缺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并未对此有过公开的表述,而知识分子也没对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不过,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我们还是可以大体上推算出一个基本情况。

养老保障资金缺口极其巨大

应该承认,要使老人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体面养老,那么从理论上说,其收入就不应该低于社会的人均消费支出。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资料推算,2010年中国人均月消费为741.5元。根据中国政府第六次人口统计报告,2010年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现役军人的人口为13.39亿人,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男性占7.15%;55岁以上的女性占10.7%;两者合计占人口总数的17.85%。换言之,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障需要解决2.4亿左右的老人养老保障的问题。而在2010年,中国社会五项保险基金总收入25758亿元,其中养老保险仅15435亿元。以此推算,中国社会在2010年的养老保障资金平均到每一个老人,每人每月仅仅可以得到538元不到,还不及中国2010年人均消费水平的73%。换言之,中国社会养老保障的资金缺口接近6000亿。由此可见,即使中国现有的养老保障资金可以平均分配,也根本不足以使中国的每一个老人体面养老。所以,即使是从理论上来看,中国现在的养老保障资金的缺口也是极其巨大的。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来研究老人的医疗消费特点,更可以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与学者并未就中国医疗保障的人均费用需求公开过相关数据,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此作出一个基本的估算。根据OECD国家的统计资料,在2010年其社会医疗总费用大约相当于GDP的9.5%左右。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修正了的统计资料,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为40万亿。由此推算,中国社会的医疗费用总开支在2010年应该是38114.19亿,人均医疗费用应该是2845元左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资料,在2011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仅为4779亿元,再加上新农合最多200亿的收入,总计也就是在5000亿左右(资金缺口超过3.31万亿之多,是现有资金总量的7.6倍以上)。这些现有的医疗保障资金平均到每个人,每年最多不超过380元。而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进入老年期,身体健康状况就会越来越差,因此其医疗费用就会增加。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目前中国老年人人均年医疗费为总人口平均的 2.56 倍。由此推算,2010年中国老人的正常人均医疗费用开支应该为7283元左右,平均每月607元。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它已经接近中国201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

可见,如果我们将医疗保障的问题也考虑在内,中国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短缺问题就更为严重了—其资金缺口几乎是目前中国养老与医疗保障现有资金的总量的一倍,即按照2010年的情况来计算,年缺口在4万亿左右。所以,如果我们全面地看,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就更大了。

戴相龙的方法无法补足缺口

那么采取戴相龙所说的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法是否可以解决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资金短缺问题?答案也是完全否定的。在这里我们假设可以将男性的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女性延长到60岁。根据中国政府第六次人口统计报告,2010年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现役军人中65岁以上男性为4.72%,60岁以上女性占为7.31%,两者合计占人口总比例的12.03%,这也就是说有大约1.612亿左右的人口。比前面所提到的2.4亿老人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可见,即使将退休年龄延长五年,最多也只能节约大约三分之一即最多7000亿的养老金资金需求而已。而如前所述,如果我们全面地看问题,并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加上老年人医疗保障的实际资金缺口是现有资金总量的几乎一倍,即4万亿左右。所以即使可以将退休年龄推迟五年,也是根本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短缺的问题的;更何况将退休年龄推迟一两年是可行的,推迟五年必定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根本不可能实现。

那么加大国有企业的拨款,是否可以解决养老保障的资金短缺问题?答案也是否定的。根据中国政府财政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中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而如前所述,目前中国养老与医疗保障现有资金的总量的一倍,即按照2010年的情况来计算,年缺口在4万亿左右。所以,即使可以将退休年龄推迟五年,全部国有企业的利润都用于医疗和医疗保障,中国养老保障的资金缺口也是根本不可能补足的。

显而易见,以上结论是一种静态的分析结果。那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动态地来观察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情况又是怎样的?有很多学者都对此作出过认真估算。其中有学者估算,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3.354亿,而到2050年则会进一步增加到的4.12亿;总供养系数到2030年会增加到66.69;而2050年则会进一步提高到76.80。虽然由于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数据,专家学者对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预测不尽相同,但是大家对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将会迅猛发展。显然,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避免人口过量的“马尔萨斯灾难”而采取过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二是因为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而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造成中国社会人口老化的这两个因素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如果我们从发展的角度(也就是动态地)分析问题,更完全可以预言,如果继续采用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即使再过20年,甚至于30年,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资金短缺问题也是不可能解决的;相反,它的资金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最终引发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戴相龙所谓的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给社保的力度等方式来解决养老保障资金短缺问题,逐步建立一个政府、企业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的养老金制度,根本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资金短缺问题,更不可能将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机遇。要想真正解决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并将这一问题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机遇,实现中国的老人在体面养老面前的人人平等,那么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必须突破西方传统模式,建立崭新的社会养老模式。此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途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孔保罗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