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资本市场的舆论氛围很诡秘。新华网连续几天刊载该社记者写的5篇关于IPO的评论文章,被市场和广大股民解读为重启IPO舆论热身。这是导致近期股市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讲主因的话。但在证监会上周五例行召开的新闻沟通会,其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证监会未就相关话题接受媒体采访,不知道新华社为何发表这组文章。而新华社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称,这组评论文章只是新华社日常普通稿件,外界不应该对此过度解读。
中国股市恐IPO由来已久,此乃由股市的根本制度缺陷--重融资轻投资--造成的。去年10月暂停新股发行后,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发行新股了。这当然也是不正常的。因为股市如果没有新股发行,股市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所以,抽象地看,或者仅从文章本身来看,新华社记者的这五篇文章,其所述道理没有问题。然而,放在当下这个纠结的场合,明知市场对IPO重启很恐惧,刊出这样一组评论,就非常不妥。
因为对广大股民来说,他们无从判断这是否只是记者的个人观点还是代表官方的意图,尤其在大家都预期管理层即将为IPO开闸放水的情况下。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是,对一些涉及敏感问题的文章,如果出自官方权威媒体或官方人士之手,就被认为是代表了官方的意图。特别是这次连续推出五篇评论,无疑会被市场解读为替IPO重启背书。所以,这组评论文章即使如新华社内部人士所言,只是新华社日常普通稿件,但在其已经引起市场的不良反应情形下,如果是对股市抱有负责的态度,就理应在此种不良反应出现后即刻中止写作或不在网上刊出。然而,我们看到,即便在证监会都表示不解后,新华社依然没有出来对此进行说明,目前的回应,只是媒体采访其内部人士的回答,它其实不能代表新华社。这至少说明,作为官媒的新华社,在IPO之类事情上,已失去了一个媒体应有的新闻敏感性,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市场也有理由怀疑,就算这组文章不代表新华社的看法,也不排除文章作者试图以此影响股市,达到某种目的。
另一方面,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在此事上也有失职。新华社这组文章刊出后,市场对此已有反响,股民也表达了对文章的不满,证监会应及时向股民说明情况,而不是等五篇文章全部刊出后,再在通气会上表示不解。管理层有义务对一些影响市场的言论、报道及时辟谣,过去当市场上出现此类谣言时,证监会一般都会在当天收市后至多是翌日进行辟谣。但这次竟然是过去了好几天,而且要媒体自己去向新华社求证,这实在不是监管部门的做法,难怪有舆论认为新华社记者的这组文章其实是在替证监会说话。
中国股民为什么害怕IPO重启?根子就在于过去IPO太多,导致市场供求矛盾很大,股市资金失血严重,因此,只要管理层重启IPO,股民一般就习惯性减仓或空仓等待时机,等市场下跌--这是股民在多次博弈后得到的教训。具体到这次IPO重启,由于新股发行暂停半年之久,积累了很多上市公司,形成了股市IPO的“堰塞湖”。据报道,随着拟上市企业财务专项核查第一阶段工作的收官,虽然已有166家排队企业放弃了IPO,但正常待审企业总数仍高达615家。以平均融资额较低的2012年为参考,去年A股市场IPO上市企业154家,融资1030亿,平均每家企业IPO需融资约6.69亿,这也就意味着,615家待审企业如果全部过会,A股市场就要抽走4114亿,而这只是保守估计。如此融资数额,当然使市场害怕。
有人会说,不管有没有新华社记者的文章,股市总是要扩容的,有那么多的公司需要发行、上市,总这么停下去不是办法。的确如此。股民也不是天真到幻想股市从此后就不发新股了。他们只不过是表达一个朴素愿望,把股市的制度缺陷修补好,再发行新股,否则,新股发行一再沦为圈钱工具。股民的这个愿望是正当的、合理的,从根本上也合乎监管层的意图。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做?谁又在阻碍这样做?即使考虑到现实,制度缺陷不能全部修补,修补一部分也行;再退一步,监管层在重启新股发行时,也要做出一个改革股市制度缺陷的积极姿态。可现在股民并没有看到管理层的这种表态与行动,相反,舆论一再炒作IPO的问题,它给人们的印象是,股市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亏损的永远是股民。
中国股市的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包括新股发行、市场监管、退市、上市公司分红等,不对这些环节的制度缺陷进行系统性修补的话,到最后这个市场即使不崩溃,也好不到哪儿。在郭树清主政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效果如何尚待观察。比如,对发行制度的改革,正如北大教授曹风歧所说,其市场化仅停留在口头上,只是在发行价格上实现了市场化,其它方面都还是严格的监管或审批,反倒使股票成为稀缺资源,造成谁能拿到上市权、发行权,谁就想多捞一把,这很难制止高价发行。
中国梦要实现,股市是很好的一个突破口。股市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是广大股民对政府发展股市的信心。要提高这种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像专家所说,必须创造好的监管与法律体系,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好的投资者、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创新环境等。目前来看,首要的问题是解决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供需平衡;其次是逐步推行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对股市制度的改革问题,政府尤其是监管层需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高度责任感,为广大投资者,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打造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为中国梦,及早推出符合社会公益价值的改革举措。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