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司长”何以骗得地方官员团团转?
据南都报道,从2010年开始,一个叫赵锡永的人自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在湖南娄底、云南昆明、玉溪等地行骗,并发表过“桥头堡”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言论,不少政府官员信以为真,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
近日国务院研究室下发通知,称没有此人,请云南省“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并揭露赵锡永的诈骗行为”。云南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无独有偶,关于这样的骗子还层出不穷,而且在地方官场还颇有市场,好不热闹。据南都记者发现,另一名自称是“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处长葛守江”的男子也在各地视察企业,视察时也有地方官员陪同。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称查无此人,是骗子。地方接待单位接受采访时称,葛守江来时只出示了一张名片,没有核实过其身份。
就是这样的骗子,还真让地方防不胜防。今年1月,一位县发改局的领导向我讲起了一件事,说是有一天,他们接到省发改委一个通知,说某某副主任过两天要到该地视察一个电力项目,因为属于节能环保项目,准备纳入国家重点扶持规划,还可能有大的投资。
说实话,他们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就在检查前两天,那位自称省发改委副主任的又给县局局长打来电话,问他们项目事宜准备得怎么样了,说这个项目上面很重视,要下面一定要认真准备。局长感到很惊讶,这么大的领导居然会亲自打电话来,他们在电话里谈了很久,谈得越久,这位局长感觉有些不对劲了,但电话里局长始终对那位副主任极尽谄媚,希望他多多关照。临到最后,这位副主任说有一点小事请下面支持一下,打了半天哈哈就是不说,这边就一再地表示,“领导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几番客套之后,这位副主任说有一张几万元的发票需要解决一下,说是要先送给上面某某领导打点打点。这边就问我们怎么给你钱,那边顿了一会儿,说这种事儿又不能摆在桌面上,到时候要不给你一个帐号,看行不行?这边领导连连称是,好的好的。
放下电话后,他们赶紧和省里熟悉的一位处长联系,请他帮忙打听有没有这回事,结果反馈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后来局长和我讲,当时有三个疑点:一是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一个正式的文字通知;二是一个省副主任居然直接打电话到县局局长;三是恰好他曾向这位副主任汇过报,并且留过电话,可这位副主任打来电话时,却又是另一个号码,当时接电话虽说有怀疑,但因为是领导打的,而且换号码是常事,当然不便在电话里说了。
但是,只要有这样的骗子,肯定就会有得手的市场。那么,为什么这些假冒的司长、处长,就能够把地方官员骗得团团转呢?他们究竟抓住了地方官员的什么心理?他们又揭穿了当今官场的什么现实?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抓住了当前地方官员“唯上”“唯领导是从”的心理,一些地方官员也总想在上级领导当中谋谋靠山。只要是上级领导视察、调研、检查,包括来游玩,下级都会全力安排,认真接待。为领导服务,唯领导是从,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上级和领导们掌握着地方官员太多的利益资源,“帽子”,即官位;“票子”,即钱;“分子”,即考核政绩。
骗子们知道,越高的位置恐怕越容易骗人,纵然地方官员可能有些怀疑,但也能料定他们不可能也不敢把电话打到国务院去核实这个假司长,万一是真的呢,岂不是得罪领导了。
其二,抓住了地方官员求政绩的心理,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的政绩心理。一些地方把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还有招商工作,都是摆在头等位置,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大幅度倾斜。因此象这位国务院的假司长,对于地方来说是很含金量的,一者是专门研究国家政策的,而且是为国务院总理们服务的,这样的政策信息对于地方来说,简直就是金条,至少他们能够在发展思维上与国家保持一致;二者作为国务院的一个官员,也许级别可能不是很大,也不一定有名气,手里也没有直接配置的资源,但作为领导的身边人,其能量和资源肯定不小,傍着这样的官员,无论对于仕途,还是将来的项目和规划的上马,以及他手里的大把企业、专家资源,都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的,这才是地方真正看重的东西。
其三,抓住了当前官场不讲法治、不讲规则和不讲程序的现实,领导下基层、办事情往往都带有个人主义和特权思想。当前的官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权力至上仍然比较突出,法治意识和理念不强,官场办事讲的是特权、讲的是领导意志,而不是特别遵守规则、制度和程序。比如领导调研视察,非要层层陪同、前呼后拥;比如领导喜欢直接给下属打电话,指示其办什么、做什么,不喜欢按规则和程序办事。象领导下来视察、调研和检查工作,应该是有一套完备、科学的程序的,不能想下去就下去,不能随便要下面接待、陪同。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这些假司长抓住了官员们“政府永远不差钱”的心理。尽管不少地方官员都在喊财政困难,但在他们看来,钱还是有用的,而且豪不吝啬,大方得很,尤其是“三公”经费,大吃大喝,大把送礼,豪华车、豪华办公楼,一个比一个不服输。在这些官员们的眼里,“政府永远是不差钱的”,即使欠着一屁股债,也要大把大把地花。而在花钱的宗旨上,肯定又会把重点摆在领导上来,只要是领导需要的,一个子儿都不会少。因为有了这种心理,政府的钱也就自然好捞了、好骗了,因为他们有钱。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花的钱还不是那么透明和公开,所以用起来也就随意性大一些。
昨日,云南曾接待过赵锡永的单位和政府机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并未遭受任何损失。在他们眼里,陪同的那点接待费以及可能的礼品,根本算不得什么损失,不过就是点招商经费,而政府永远是不差钱的,尽管用。特别是这样的事情出了之后,更不会有谁去追究地方政府乱花钱、上当受骗的责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