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个大泡沫吗?

中国的经济是个大泡沫吗? 这个泡沫即将崩解吗? 这一老问题,最近又一次引起世界的关注。

首先,中国在领导层变更之际,把2013年的增长目标定为7.5%,“保八”的调子不再,两位数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富士康据称将从中国逐渐撤离。 今年春节刚过,发达国家的进口商们都紧张地盯着中国民工的返城率。 随着劳动力供应的短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工过完年不再回城。

“中国制造”这个巨无霸,已经出现供货危机。 西方各进口商纷纷想着退路。 更不用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近播出中国房市特辑,聚焦点就是房市泡沫。 张欣坦然承认,住宅市场已经饱和。 王石则称泡沫崩解将是一个“灾难”。

究竟中国有无泡沫? 泡沫是否会崩解? 一切的一切,要看房市。

潘石屹最近发表微博和其妻张欣唱和,称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米,早已摆脱了人均7平米的时代,况且还有大量的囤积。 房子肯定是不缺的。

目前中国人口约13.5亿,到2030年最多到13.9亿,基本停止了增长,而且再往后就开始下跌,到2050年很可能跌破13亿。 不时出现在媒体上的“鬼城”,恐怕是永无填满的指望。 房市之跌,从长时段看几乎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而中国的经济,恰恰比美国经济更依赖房市。 最近《华尔街日报( 博客 , 微博 )》在对两本有关中国银行 ( 601988 , 股吧 )和房市的专著所发表的书评中指出,过去十五年,中国的城市化是靠着奇妙的土地财政支持。

本来不能贷款的地方政府,通过自己控制的基础建设公司借贷,以土地为抵押。 基础设施的建设刺激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地皮日益昂贵,增加了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的收入,使之可以轻而易举地还贷。 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欲罢不能。

地方政府从卖地中的收益,竟占据了GDP的7%。 乃至没有一个职业运动队的小城,居然建起奥林匹克运动场。 没有人住的地方,建起一群群高层森林。 这番景象,让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相形见绌。

《华尔街日报》在另一篇摩根银行分析家撰文的文章中指出,中国面临着自己的“债务炸弹”。

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抛出了价值50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使投资占GDP的比重从43%上升到48%。

自2007年以来,年度贷款额增加了四倍,目前已达到2.75万亿美元。 中国的公私总债务额达到GDP的200%。 其中的私债,包含着大量的变相政府债务,这包括地方政府通过自己拥有的企业的借贷。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指标,私债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增长速度比过去十年快6%,就可视为危险的财政信号。 中国已经快了12%。

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标,私债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状况持续三到五年,就是财政警报。 而中国自2008年至今,私债占GDP的比例一口气从50%上涨到180%。 这一增长,和美国、日本当年财政危机前的幅度非常相似。

那些“中国例外”论者认为,中国持有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而金融危机往往从外债危机开始。 但经济学家对79个主要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那些很少有外债、依赖国内储蓄的国家,并不比那些欠外债的国家更能幸免于难。 日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看。 2007年,中国创造一美元的增长,需要一美元的债务。 如今创造一美元的增长需要三美元的债务。 出口和制造业放缓,热钱流进房地产。

中国银行的贷款,有三分之一给了房地产,贷款的抵押也是房地产。 这和2007年的美国几乎如出一辙。

在过去十年,中国的消费的年增长率为8%,其实比经济起飞时代的日本还快。 但是,因为投资在GDP比例的增长更快,消费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反而缩小了。

中国有着被巨额外汇储备武装起来的强​​力政府,靠行政命令指挥经济“软着陆”当然有相当大的可能。 但是,中国泡沫即使不会即刻崩解,“慢撒气”的命运是逃不过的。

接下来的,是缓慢的增长,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很象失去两个十年的日本。

“中国模式”发展到今天,政府的神通已经发挥到极致,增长越来越依赖各种各样的放贷、投资。 而投资的效率则越来越低。 几年前一美元投资能刺激出一美元的增长,现在要三美元投资能挤出一美元增长,日后一美元的增长可能就要五美元、六美元…… 这怎么可能持续? 更不用说,这些投资,几乎全靠虚高的房地产作为抵押。 中国还盖得起多少座鬼城呢?

与此相对的是,3月5日华尔街道琼斯以将近126点突破2007年的历史记录。 也就是说,道琼斯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已经尽收失地。 当然,股市不代表经济,但毕竟股市是经济的一个超前指向。

目前美国虽然危机重重,但制造业复兴势头正劲,“外包”潮正在被“内包”潮替代,能源正在走向独立,甚至可能成为能源出口国。

几年前,笔者曾称美国被低估,中国被高估。 如今看来,不居安思危,就可能大难临头。 未来几年,很可能是中国由盛转衰的拐点。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格局,恐怕也将需要重新考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薛涌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