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大撒把”态度,似乎有铸币的全球化的态势,国家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状态自然也是岌岌可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继美联储高量化宽松之后,为了响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要求,日本央行于1月22日宣布将从2014年起无限量购买资产。实际上,日元汇率自2012年9月中旬以来至今对美元汇率下滑15%,对欧元汇率下滑18%。可以预计,随着日本央行进一步放松银根,日元贬值压力足以破坏了全球汇率的平衡局面。
表面上看,日本央行此时要采取超级别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应对通缩的无奈之举。从2012年12月份的统计来看,日本的全国核心CPI同比下滑速度超过11月。不过,日本央行加足马力开动印钞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与美联储“叫板”,“攘外”的意思要强于“安内”。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的印钞机就没有清闲过,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搞量化宽松,甚至在QE3的“正在进行时”又将QE4叠加上去。对于日本这个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来说,如果长时间不对美联储的铸币行为做出反应,客观上能够充当为美联储量化宽松盛宴埋单的角色。现在看来,这种苗头事实上已经露头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日本贸易赤字则达到创纪录的6.93万亿日元,同比增加170%,这是日本贸易赤字连续两年增长。
不仅美国和日本的货币贬值行为有些让人看不懂,处于欧债危机当口的欧盟也在货币贬值上不甘寂寞。2013年1月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日本实施的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感到一定程度担忧,并承诺欧洲央行将不会采取与日本类似的货币政策操纵。默克尔的表态看起来颇为“高姿态”,但却有些得便宜卖乖的嫌疑。实际上,2012年8月,欧洲央行就召开议息会议宣布,为了帮助处于危机之中的欧元区国家降低国债收益率,欧洲央行计划购买相应国家的债权。9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将实施名为“货币直接交易”的债券购买计划。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不难看出,在当今国家金融市场,美元、欧元和日元都闲不住,必然会引发全球性流动性过剩洪流。目前来看,美、欧、日三方货币竞相贬值也不一定完全等同于“货币战争”。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美、欧、日三方在货币政策上相互协调与合作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只不过现阶段在放宽各自银根方面有一点“竞相”的味道。在国家金融市场,美联储“点火”,日本央行“跟风”,欧洲央行“添乱”,令许多国家都惴惴不安。作为日本的近邻,韩国就对日本央行的“铸币”十分警觉。前不久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全球经济论坛上,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教授指出,日本央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的做法有些仓促,届时必将在全球外汇市场上引发很多问题。
就相当于任何盛宴总要有人埋单一样,美联储也好,日本央行也罢,甚至是欧洲央行,铸币总要有产生铸币税。相比之下,美元、日元和欧元都是当今世界的硬通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中分别占41.9%、9.4%和37.4%的权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元不仅是美国的货币,更是全球的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持有日元和欧元。不难看出,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竞相贬值本币不仅仅会使本国财富缩水,而且也会连累到许多持有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家与居民财富缩水。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拥有3.3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尽管绝大多数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债方式“存放”的,但近些年来随着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欧元和日元贬值也会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含金量。
表面上看,日元、欧元与美元竞相贬值无关中国。的确,日元和欧元贬值就意味着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就意味着日元和欧元贬值,而中国作为第三方,总归会有失有得。中国是第三方不假,但第三方绝不意味着是旁观者。如果美元、欧元和日元三大货币竞相贬值,不仅中国的外汇储备含金量自然会降低,而且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从美元扩散到欧元、日元等其他币种,且不说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中国就连贸易大国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多说两句:2012年中国M2达到97.4万亿是事实,也恰恰是因为中国的M2接近100万亿,我们的货币政策才更需要慎重。我们不能够因为美联储、日本央行搞各自的量化宽松而自乱手脚。的确,现阶段我们发行货币量在世界上领先,就如同自己的池子已经满了,自己都要挤出多余水分,自然装不了外来的贬值潮水了。不“跟风”之说也是考虑到这层意思。事实上,人民币发行规模世界最大不假,但基本上是有中国老百姓埋单。相反,美联储、日本央行高量化宽松也并不是看人民币的眼色,要让许多国家埋单。所以说,我们自己发行货币已经很多,美、日搞不搞量化宽松,我们今后在发行货币上都应该“悠着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