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40万亿大蛋糕背后的风险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全国最热议的话题,自从高层多次强调未来中国的动力在城镇化之后,各方讨论正在走向白炽化。

最近一段时间股市触底大反弹,就是基于这个概念而生发的。而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城镇化将会拉动40万亿的资金,这比2008年所谓4万亿拉动的资金量更大。

据悉,作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对外发布。号称能拉动40万亿元投资的城镇化发展终于将迎来一个全面的纲领性文件。

笔者此前多次强调中国问题动力机制在于城镇化,中国城镇化问题是世界罕见的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大变迁,中国人口众多,城镇化带来要素重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个是限制城市化问题,由于农业和工业体系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城市消费群体,而且大量人口集聚在城市也带来很大的管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通过户籍制度和遣送制度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曾经出现上山下乡运动和流民遣送回原籍运动,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第二个阶段是摆脱城市化思路,选择城镇化作为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路径。城镇化与城市化最大的区别是摆脱了集中发展大城市弊端,特别是拉美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是中国借鉴的一面镜子。

从最初的离土不离乡的尝试,到经营土地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措施,虽然有些尝试效果并不好,但是,中国城镇化率迅速增长,并很快超过50%。

第三个阶段是中央最近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这个战略核心点有两个:一个是打破束缚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一个是限制城镇化的土地制度约束。

所有这些问题归根起来就一个问题:推进城镇化是社会共识,问题是从哪里获得资本。户籍制度为什么总是放不开,最主要原因户籍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福利支持,福利是需要资本支持的,没有福利支撑,户籍几乎一文不值。

土地制度约束之所以难以打破,当然也有其他社会性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如何渐次释放如此庞大的财富,在释放财富过程中,如何分配这些财富。

为什么这些要有资本支持才能变成现实的财富呢?原因很简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有土地性质改变才能有城镇化的空间,要有人口支撑才能促进城镇化发展,要有资金支持才能现实地推动城镇化。

但是,推进城镇化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第一个风险就是城镇化负债风险,中国经济增长核心推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

但是,大量资本投入固定资产的时候,会导致其他资本缺乏,同时容易引起资产泡沫,泡沫破裂会降低不动产的价值,甚至某个环节资本循环中断,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这是世界很多国家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中国问题更严重。原因很简单,政府经营土地财政会导致土地价格上涨和房地产市场上涨,挤出了很多实业和人口,在这种前提下,在这种前提下,很多地方大举借债,如果没有货币性超发,很多地方政府不知道破产多少次了。

40万亿的资金如果一窝蜂出炉,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债务危机爆发,不知道会将中国拖向何处。

第二个风险是土地转型的风险。我们常常说改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改变,问题是,成功之后我们这样说是没有风险的,但是,改革并不是一件没有风险的事情。

就中国土地转型问题,为什么非要等到最后才去动这个老大难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地转型不仅仅事关整个经济转型,更主要的是关涉到整个社会稳定大局。

中国历史上重大的王朝更替主要是由于政府债务破产和土地破产导致的,特别是土地问题处理不好,往往事关整个封建王朝更替的大局。

就当前来看,笔者认为,不能搞运动式土地制度变革,这个问题事关重大,还是应当有序地推进为妥。运动式改革土地是能够铲除很多城镇化的障碍,但是,运动式改革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正,会导致浪费和形式主义,不但达不到推进城镇化目的,还可能走向反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朱大鸣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