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报》11月10日恢复出版,审查纠纷暂告一段落。不过,该报编辑部当天有意部分转发中央喉舌《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并在“推荐理由”中提出,党管媒体的方式要“与时俱进”,“刷新舆论管理方式”。它显示出,围绕中国是否应存在独立媒体的核心纠纷远未解决。德语报刊今天继续对南周事件表达了关注。
《新苏黎世报》在国际版上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这样分析“南周事件”:
“《南方周末》可能因其是中国最有独立意识、最富勇气的媒体之一而受益。不过,香港‘媒介生态考察项目’网站就注意到,在此次争论过程中越来越强调的结束新闻审查的诉求并非抗争行动的核心,(媒体人)首先关注的是不失去更多活动空间。在记者背后发生的审查引发了抗争。至于各地宣传当局无意放松对媒体内容的控制这一点,可以从它们要求全国各地媒体转载《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论看出。某些观察家恰恰对党的新领导层在放松对媒体控制这一点上曾抱有过高的期待。
“社论为审查作了辩护,拒绝新闻自由。社论强调,新闻事业的改革必须同国内政治的发展一致。社论还指控所谓的外部势力对围绕《南方周末》的抗议施加了影响。并非所有的报纸都愿刊登这篇文章。周二晚间,当宣传部大员强迫《新京报》编辑部刊载该文时,该报主编口头提出辞职。因特网上有关传媒自由的讨论获得大批知识分子和影视界名流的支持。相关讨论将会持续下去”。
猫与老鼠
《法兰克福汇报》记者在从北京发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南周事件表明,在因特网时代,传统上“无所不在”的中国新闻审查已不再“无所不能”:
“自互联网、尤其是微博主导了中国国内的公众讨论,审查官们困难重重。微博提供了不经官方媒体从全国每一个角落传播消息的可能性。敏感议题和观点的传播速度之快,使审查官们根本难以截获。中国博客先锋安替便将网络审查称为‘猫捉老鼠游戏’。···
“迄今,审查机制尚未对微博发动大规模打击。
“官方的传统媒体跟踪微博上的议题,并常常加入网络讨论。官方媒体也因此变得大胆一些。对敏感议题,尤其是社会议题的报道明显增加。而如果《南方周末》抗争的编辑们此次能安然无恙,就将是一个小小的胜利。”
《法兰克福汇报》记者在文章最后警告说:
“总起而言,在审查的实践上,情况不会有什么改变,除非有来自最高层的指令。某些观察家担心,对《南方周末》的干预可能显示了广东省政界的左倾动向。被视为强硬派的胡春华在该省刚接替了更具改革色彩的汪洋。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