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整体物价并不低,如果一个中国人,每年只能拥有官方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美国显然很难生活下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曾表示,“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跟1975年的韩国类似。即使墨西哥工人的工资也是中国工人工资的3倍。”
目前,中国是低工资、高物价,而美国是高工资、低物价,将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便是,美国工人仅靠一人之力便能养活全家,而在中国的工薪阶层,即便夫妻二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共同负担一个子女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还需要父母的接济。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看似在缩小,但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却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共同工作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
国大街小镇超市众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许多商品的价格跟中国的超市相比差异不大。特别是主打国货的华人超市,商品价格比中国的超市还要便宜。
1美元能派上很大用场,比如:6包方便面(在中国这样的方便面一包要卖3元人民币)或三碗桶装速食面(这样的速食面卖5元人民币一碗),或十来个橙子,或一袋葡萄,或二磅香蕉,或十个鸡蛋,或一瓶牛奶,或几个面包,或一把青菜……
许多产自中国的商品,比如拖鞋、浴巾、T恤、餐具等等,质量比国内销售的好很多,价格却明显低于国内。禽肉类除了牛排比国内稍贵一点,猪肉猪排鸡肉鸡翅特别是猪内脏都比国内便宜。
但在诸如梅西百货这样的大商场,如果没有赶上打折,里面销售的东西跟国内大商场相比,价格没有多少优势。只有那些在国内被视为奢侈品的名牌服饰、皮具、手表、化妆品要比国内的价格至少低三成以上。
美国的城市周边有许多大卖场和工厂店,那里销售的商品比城里超市又要便宜三分之一,很多美国家庭喜欢在这些地方大包小包的购物,更多来自中国的游客也喜欢在这些地方选购各种价廉物美的名牌商品。
以GUCCI的一款手包为例,美国市场约2000元人民币,香港的价格为2500元人民币,国内的价格为4200元人民币。
美国满大街都是汽车,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价格都比中国便宜很多,国内一般在2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豪车,在美国不超过10万美元,而在美国一辆2.0排量的日韩车在中国只能买一辆1.5排量的吉利或奇瑞。
一般3.0排量的汽车根据品牌不同价格介于2-4万美元之间,5万美元可买到在国内100万左右的汽车。二手车的价格就更低了,即使是不满一年的九成新汽车,价格又比新车便宜三分之一以上。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高标号汽油和柴油,随国际油价涨跌波动,但一般每升的价格折算下来比国内要低2元人民币以上。
美国的公路基本上都是免费通行,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绵延几千公里的州际公路,都不向国民收取什么路桥费。
美国的电信通讯业竞争激烈,没有所谓的垄断企业,无论是在东岸还是西岸抑或是中南部,每月只要花几十美元的固定电话费,就可以每天24小时无任何时间限制直接拨打全美国和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电话。
至于房子,可比性不是太大,由于所处的城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价格差异很大。除了极少数顶级豪宅很贵以外,美国的独幢别墅比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的别墅价格至少便宜一半以上,除纽约外,一般城市的公寓价格至少比中国一线城市要便宜一半。
孩子的教育支出,是许多中国家庭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每个父母就有一本算不清的账。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全免费的,不仅学费全免,课本费全免,校车费全免,连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午餐费也全免。
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