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中的“蝴蝶效应”(williamhill官网 )


美国总统大选两党候选人旗鼓相当

政治就像天气,经常变幻莫测,只能用混沌理论来解释。我们常听到这一说法:当北京的一个蝴蝶搧动它的翅膀时,可能会在美国引发飓风。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而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这里并无什么“阴谋论”,也没有包括暗示飓风“桑迪”是由北京呼风唤雨制造出来的调侃。

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和“桑迪”都会影响美国下周的总统大选,总统大选投票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中美关系。

美国普通选民对国际事务基本关心不多,中国所占用的他们的脑容量又更是微不足道。但由于今年的大选选情复杂,奥巴马和罗姆尼杀得难解难分,一些小事都可能成为四两拨千斤的因子,产生出倍增放大的蝴蝶效应。

两场风暴

宏观来说,美国总统大选由两场风暴定下了基本走势,其他的因素都变成了配角。这两场风暴,一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二是刚过的飓风“桑迪”。

尽管前一场已持续四年多,后一场却刚刚退却,但整个美国还无法在心理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周二的总统大选,美国选民会带着这样的心境去投票。所以,我们必须理解这两场风暴的政治内涵和美国人自己的解读,才能预测美国人的投票行为。

纵观奥巴马总统的政绩,内政、外交表现很不平衡。可以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得力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出色工作,获到了国内外的好评。

美国民调显示,如果由国外来选美国总统,奥巴马定会稳操胜券。在总统候选人的第三场辩论中,罗姆尼在外交事务上聊无新意,映衬了奥巴马外交上的优势。

但美国选民更关心国内经济状况,尤其是就业,这里奥巴马便显得不尽如意。奥巴马的经济还不完全是一个失败。现在美国的就业已有好转,失业率从奥巴马刚上任时的两位数已降至7%的区间内。经济也已开始小幅回升。与历届成功连任的总统相比,他的任期内股市的成长毫不逊色,也让他被看好。

但我们不得不说,如果奥巴马的外交得分是90以上,他的经济如果还不能说不及格,也大概最多能得70至80分。美国人的不满显然可以理解。

经济对比

但如果我们把奥巴马和罗姆尼放在一起,前者给危机经济开出的“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显然比后者的“里根经济学”更能获得选民拥护。

首先,共和党布什总统八年的“新自由主义”把美国带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金融风暴,美国选民对重回共和党的自由主义政策恐怕还心有余悸。

其次,正如“占领华尔街”运动所揭示的,美国人对贫富两极极度分化已非常不满。今年十月《纽约时报》载文指出,现在1%的美国家庭获有六分之一的收入,10%的最富裕家庭获有50%的收入。在危机过后一年的复苏阶段,1%的收入者占有了93%的新增加收入。该报有文警告,1%的富人正在制造他们的“自毁”。

如果我们明白美国社会弥漫着这样的社会心态,很难想像挣扎中的美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会认罗姆尼为救星。作为一个靠食利而轻松享受的百万富翁,罗姆尼恐怕还会继续为共和党嫌贫爱富的政策付出代价。

我们看到在对选举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俄亥俄州,由于他的“让三大汽车公司破产”、“让私营资本出手营救”的主张,罗姆尼难以在该州获胜。而对共和党而言,历史上还没有不能拿下俄亥俄却能获胜的总统候选人。

相比之下,奥巴马出手援助汽车工业,使俄亥俄得益匪浅,出现了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复兴。即便奥巴马的经济处方见效慢了点,但效果还是明显的。假如美国选民放弃这样的好势头,放弃奥巴马所积累的经验,试图河中换马、另求高明,显然是不明智的。

飓风桑迪


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中国议题令人关注

如果说,金融风暴的厄运让美国人对罗姆尼“自由放任”的政府经济政策会心有余悸,那么,飓风“桑迪”更让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个人成功奋斗的个人主义黯然失色。在选举中,罗姆尼曾怀疑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的功用,主张救灾事物应交由州和地方政府来管理,甚至最好由私营机构来管理。对富人来说,只要有钱就可以应急。

但飓风桑迪显然在向美国人提个醒,奥巴马提倡的社会公平和互助、联邦政府积极功用的主张更具人性,对普通百姓也更管用。所以有人警告,罗姆尼当选才是最可怕的“飓风”。

在救灾政治上,在任的总统面临风险,也有机会。如果像布什总统处理卡特琳娜飓风那样迟缓无序,显然是政治上的快速自杀。但奥巴马总统不失时机,力图在每一件事情上做到主动积极、完美有效,并迅速将政策和资源布置到位,为此得分不少。

新泽西州的共和党州长克里斯蒂都对奥巴马总统的表现称赞有加。当然,罗姆尼也可以组织一些募捐活动。但他难以掩盖他的富人的无知和优越感。

中国议题

既然今年的总统选举会以微弱的多数决定胜负,中国议题就必然会对选情产生影响。如果俄亥俄、弗吉尼亚和佛罗里达是争夺选举人票的关键,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会被扯上美国的汽车行业以影响俄亥俄选民,扯上国防开支以影响弗吉尼亚和佛罗里达的选情。

从选举的实用主义角度来看,两位候选人主要是用中国来论证他们不同的国防、产业、贸易政策从而带来不同的就业前景。所以,中国问题主要还不是外交政策问题,而实质是经济问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