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万待业大学生是笔孽债

专业数据机构麦可思公司威廉亚洲官网 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里,有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而这当中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

面对这个数字,我们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每年,高校在统计和上报就业率的时候都会高达90%以后,然而现实的统计却没有遮蔽住57万大学生仍在待业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招生的无限度扩招、教育产业化速度的加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经济条件的不景气等诸多因素共同将这个问题推向了前沿,让我们深思。

在就业市场上,一般遵循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冲突。供给方的高校不断输出学生,企事业单位在提供岗位。但是有意思的是,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就业人员,一方面却是不断攀升的大学生待业人群。我们不禁要问,在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在供给和需求脱节上,企业的岗位要求苛刻固然是一方面的因素,学生的素质却成为不敢恭维的现实,这笔账的根源在高等教育本身和经济提供岗位的不足,学生的本身因素应该位于第三位。

高等教育的扩招已经成为一种牟利的手段,随着大众化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校,却不能就业。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再加上往年剩下没就业的,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退伍复员的军人,估计至少需要1300万以上的新增岗位才能基本满足需求。1300万的数字不小,而社会中却没有这么多的岗位可以提供。大学生待业就成为在所难免的现实困境。

而在高校教育中,不仅是大班上课,不讲究个性化培养;传统教学,不能与社会变化接轨;只重知识,忽略通用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永远都在纸上谈兵。加上在招聘时,企业常常会附加各种专业以外的要求,比如外貌、性别、家庭、户口等,以至于很多毕业生不得不走上整形之路。而某些企业的急功近利,对人才“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的态度,也使年轻人失去了很多长线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以一个成熟的心态去找工作,也是导致失业的原因。

但是,从另外的“公务员热”也更加透露出就业难的现状。10月22日,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未截止,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一职位竞争比已达6348:1,一举刷新了近年国考报名竞争最激烈职位的纪录;而哈尔滨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竟也引来11539个报名者,其中竟有近30名硕士研究生。当硕士学历的人去充当城管和环卫工的时候,一方面说明教育的质量在下降,另一方面又说明学历贬值现象极端严重。

试想,如果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如此迅速,每年的招生不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不以大为美的话就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中。而高等教育随着学生的扩张带来师资的困乏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也是随之而来的事情。这些无不是大学生待业的根源所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王传言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