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三论
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儿童音乐家最多,儿童画家其次,而儿童摄影家从来没有出现过?个人之见,依赖形式的程度不同而已。音乐可弹可唱,绘画可席地而就,而摄影对形式的仰仗是其他不可比拟的。所以在“摄影术”(注意是“术”)“发明”(注意是“发明”)的早期,摄影师是被当成技术工人的。关于摄影是什么的问题这里不讨论。回到刚才的问题,由于摄影极度仰仗器材,而儿童缺乏足够的能力驾驭器材,所以儿童摄影家?没有听说过。四岁小孩都能开挖掘机,所以技术上不是问题,但对于玻璃所折射出的扭曲世界,他们是无法理解的。扭曲自有其含义,而天真正直善良的他们无从分辨区别。
不要和我说什么国外的狗屁儿童狗仔队,那不是摄影,那和阿猫阿狗挂着相机随机拍照没有区别。也不要说什么国外某个拾荒的自己做了个相机拍下很多带有魔幻色彩的不清不楚的照片,这照片本身形式就大于内容,也逃不出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判定很简单,给他一个好相机,如果作品突然失去光辉,那这个人也不过是个形式主义者。所以我个人是讨厌lomo的,如果只是表达态度…那过期胶卷到底表达的是你的态度还是胶卷生产商的态度还是存放胶卷的冰柜的态度?好比从来没有人说我用黑色镜头代表我内向,我用银色镜头代表我外向,我用过期胶卷就能体现我的态度?这不扯淡么!
似乎走的有点远了,写这文章本来的目的是想给众人解毒,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镜头,而不是一再追逐更大更威猛的炮筒。这不是猛男大赛,要靠长粗大取胜。虽然有人是把镜头当成自己长在脸上的生殖器,对着妹子意淫。另外一支则是扎进去故纸堆,妄图能挖掘出一款世界上有且仅有一只的镜头,而且正好在他手上,而且最好是个三流小厂生产的,还必须是欧洲厂商,国别越浪漫越好,可以继续吹嘘,重要的是……人无我有,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能说是对的么……?
第一论。
关于镜头的神化和神化的破灭。
中国古话说得好,“盖棺定论”,人没死,不能妄加评论,指不定临死前干一件惊天动地或者毁天灭地的事情出来。镜头也一样,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镜头技术都会落伍。当然,对于已经不再生产的品种而言,我们还是可以稍微谈一下“最好的镜头”这个概念。要切记,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适的概念。以后如果看到有人讨论nikon最好的镜头是哪一只的时候,大可一笑而过,这就类似 “针尖上能坐多少个天使”一样,毫无疑义。毕竟,“最好”这个定义太抽象了,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完全不同。你不能指望一个拍摄野生动物的人会称赞58/1.2,也不要指望一个日本AV摄影师对400/2.8赞不绝口。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希望能在日后,不要看到某人吹嘘镜头就流口水,一定要记住,这些大都是虚言,当成娱乐看看可以,包括以前网络流传很广的一些“尼康夜之眼”拍摄的照片,实际上是Leica的那只,我还在flickr上看到过出处……当真你就是2B了(我没说写这些文章的人是傻子!)。尤其是欧洲小厂和法国电影镜头,更是要十二分的留心。
可以明确的说35mm焦段如此吃香,有且仅有一个原因,纪实人文。如果没有这顶光环,他不会这么红,也更加不会有那么多人,时不时的有意无意的,显露一下自己用的是35mm镜头(其实我也用35mm镜头…但这很无奈)。仿佛35这两个数字有某种魔力,只要沾上了,装逼犯的身份立时凸现。Leica+35mm,那好比一只脚踏在了马格南的门槛上……但是打算往外走还是往里走?很多写文章的人已经都不好意思吹嘘35mm镜头了,好比小资已经不好意思再谈村上春树,一个道理。
而50mm镜头就类似问最近看什么书的时候,回答“随便看看”这么个概念。
至于那些焦段畸形的镜头,要记住,一定,必定,只可能是——妥协的产物。作为一种商品,能够有效利用前人数据和现有资料是绝对真理,没有特殊原因,不可能生产47mm焦段的镜头(Pextax不好意思你中枪了)。15mm/F8这个号称“神之眼”的镜头,虽然消灭了变形,但边缘失光极其严重,而且光圈不可调,后镜组几乎紧贴胶片。只不过权衡利弊,还是值得而已,但这样能说是一只“最好”的镜头么?
尼康的58/1.2为什么会是58mm的焦段…妥协的产物。他们家28/1.4重的发疯,这也是对双重CRC和77mm口径(?)的妥协。
网上流传很广的那个“七剑”的文章,我个人的观点已经说过了,看看就好,千万不要把它贴到自己blog里,会被人耻笑的。狗仔队写文章写得越八卦越说明他敬业,但是你把八卦当真,那只能证明你是个白痴…负责任的说,如果禁止你在任何地方宣扬你拍摄照片所使用的镜头名称,一周之内你就会放弃那7只镜头。就是人无我有,因此得意一下而已。所以作者介绍的镜头里没有大路货,也是暗示自己品味高雅而已。何况……原文是没有配图的,没有图!没有样张!那还看个P啊…中文本就玄妙,没图的玩艺你敢信么…作者本是自娱,被他娱乐不划算。
再往下说一点,关于小厂镜头,要注意几个区别,他的小,是专攻特种领域的小,还是简单就是“厂子小”。前者要慎重,后者你可以无视。我知道可能有人跳出来举一两个小厂出天才的故事,但那几款镜头根本不流通,看不到的龙就是没有龙,不用挂念。
一个反面教材就是施坦海尔镜头(Steinhell)。不吹嘘怎么卖钱,但不讲原则的扯淡就有点过分了。这个镜头,外观像斑马,镀膜掉渣渣,成像质量中规中矩,有什么值得吹捧的我就不明白了…大概原因就是使用肖特厂的非环保玻璃,所以有了吹嘘的资本。且看某人“这只镜头的镜片由于使用了稀土材料,使得在高光比下亮部和暗部的细节表现惊人,这点跟天价的电影镜头是一致的”——这不是买个比亚迪F3然后贴Toyota车标的干活么!你觉得1000块的镜头和十万块的镜头之间的鸿沟,就这么一句话被填平了?怎么可能…笑话!
这又引出另外一个谬论,镜头对于高光比下细节的保留是否有帮助。我想说:1、亚当斯用白头拍摄的照片比多数人用天价的电影镜头拍摄的细节丰富的多2、这个谣言出自于早期白头由于多层玻璃带来的眩光和光晕,这种光晕严重影响了暗部细节。就现代镜头而言,此差别已经可以忽略3、一本讲述曝光的好书更加值得购买4、电影细节的丰富依靠的是人工光源的营造,你当镜头万能啊…
想起个笑话,有个傻子,扛着大画幅机器进山,然后在一个高光比或者是大雾+黑色山林的环境下要拍照,“此时我认识到只有XXX镜头能应付这种环境,于是我使用XXX镜头…拍下了那张照片。冲洗出来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高光没有死白,暗部细节清楚……”后面的我没看,我光顾着笑了……而且我没有看到照片…
关于稀土玻璃镜头,倒是有个公认,6X9折叠机,拍摄风景镜头最好的,当推弗伦达Bessa 2型配的APO Lanthar。这个可以说最好,但限定条件很多:6X9,折叠机,拍风景。如果你有一只,摄影家协会你可以横着走。当然…这机器如果我没有记错,好像不能近摄,而且万万不可拿去IKEA拍照,光圈有点小呢…另外,很多转载来转载去的文章中,都有这么一句话“现在日本确善能并购福伦达后也生产标红绿蓝三色环的号称APO Lanthar的镜头,但其采用材料是不能和德国福伦达当年的APO Lanthar相提并论的”。这个相提并论是单就材料而言,如果从镜头数据来看,现代镜头必定,毫无疑问的,战胜古典镜头(就算拿18-55出去比)
如果想玩老镜头,把握这么一个原则即可——以二战为分水岭,二战之前的最好只用于收藏,二战之后的可以考虑日常使用,不会碰到太大的问题(仅针对胶片,不考虑数码)。包括成像质量,镜头功能,大抵上不会离谱的。
如果问我“喜欢”哪只镜头,我还是推荐Leica的50/1.0。能完美传达有如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一般淡淡忧伤的镜头,不激烈,不生硬,干净、清透、纯真。相比尼康的58/1.2匠气十足,死硬呆板,佳能的梦之眼拍出来睡意朦胧,模模糊糊。
但如果说让用这支镜头,驾驭不了,肯定镜头带着脑袋走。人要有自知之明。而且这个镜头因为追求最大光圈的成像,在F2的分辨率反而还不如nikkor 55/1.2…所以镜头必定是妥协的产物。不要相信样张和论坛上“锐利锐利”的叫喊。尼康自称“最好的镜头之一”的MF35/1.4,边缘色散和适马的18-200头有的一拼。这是其它把镜头当宝贝炫耀的人不会告诉你的,那种靠镜头抬身价的人,当然不会说实情…我倒是已经无所谓了……破罐子破摔。
德味这种东西,应该和油润放在一起说,德味必定油润,而油润的未必有德味。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暗部发蓝,至于是刻意不矫正色差,还是镜头老化的缘故就不知道了。反正传说各种镜头都偏色,而且偏的就是特色…不偏色反而总被批评成色彩太清淡…据说大姑妈黄色表现好,玛米亚绿色表现好,红色蓝色紫色也能各自占据一方阵地…
油润和散景,根本原因就是球差的校正方式,是不完全/完全/过校正三种。这个可以用数据说话,具体可以参考此篇文章,这里不再转述了:
——“通常采用完全矫正方式的85/1.4镜头在虚象中心虽然具有"核",但在边缘出现光晕(Halo),与背景过渡不够柔和。相反,限定版镜头的不同在于光斑边缘过渡柔和,由此可以预计它的背景虚化效果将很好。”
http://www3.xitek.com/xitek-lab/minolta85f14.htm
同时此文也指出“极力减少径向玄光(Sagittal flare)以及在焦平面附近形成的玄光,在焦平面内获得鲜明而高反差的影像。”——换句话说,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反差低下是缘自眩光,实际上镀膜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主要方法。当然也可以减少镜片数量……总之不要相信高反差源于好镜头,在能买到的在产镜头中,在正常环境下,此种区别是可以忽略的。
镜头,和古龙提到的的百晓生《兵器谱》一样,第一名是谁?天机老人的天机棍。这个有两重意思,一、棍乃百兵之祖,二、从来没有人见过。所谓最好的镜头,也就是这样。有空研究镜头,不如相信自己。更不要研究那些在产的镜头,纵然小钢炮每代之间都有差异,但这差异,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呢…
有人在摄影时只关心镜头
有人以为狗头能靠技术弥补
有人亦步亦趋,在无忌等地方毒发身亡。
有人坚守定焦阵地到最后又绕回去了…
有人不断追求更好的镜头,依靠器材提升自己,最后也不过而尔。
那镜头对于摄影到底重要不重要?
有大师有全套的镜头
有大师只用一只镜头
有人说要多拍
有人说要珍惜快门
有人说你靠的不够近
有人说不要打搅拍摄对象
这都该听谁的阿?
有人说碧玉刀是尼康最好的镜头
有人把小头九吹得神乎其神
有人大放厥词说XX镜头对焦手感如同船桨划破春水,啧啧啧!!
世界上最好的一只镜头是?
德味是什么。
油润的散景(bokeh)真的可以用数字来说话。
其实相机本身并不具有魔力,有无穷能量的是镜头。
故有镜头三论。
第二论。
关于用什么镜头和听谁的话的问题。
正如我们一般都强调标头最接近人眼的视角。但是,人眼的视角到底是多少度,我指双眼。一般人的极限同时追踪左右两侧目标,大概在120度左右,这包含了眼球的偏转带来的视角补偿。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我们知道,FPS游戏中人的FOV(视角)一般是90度,而标准镜头的视角大约是……50度。 所以标准镜头的概念,按照目前通用的说法,是指一只视角接近50度的镜头,135片幅为50mm,120 的6X6片幅…75mm~85mm,6X7是90mm,6X9是105mm。4X5则是180mm。当然,半格机器也会相应减小为20mm。
也有人提出在实际上,人眼由于视网膜是一个凹面,如果将之接受到的画面平展开来,那么实际上它将是一个广角镜头,只是由于不断自动聚焦而使得我们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拥有几乎无限大的景深而已。但50度的视角确实最接近人们的观察习惯。而在某些药物的作用下,人的视力可以得到异常的提升。基于光学结构不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那么这种变化就类似于缩小CCD面积来改变等效焦距一样。
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
Part.1
有没有必须某种镜头采能拍下的瞬间,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
撇开某些特种领域不谈,比如X射线摄影用镜头,答案毋庸置疑也是肯定的。不论是需要极大景深的微距摄影所要求的极小光圈,还是用来哄骗mm的糖水片所要求的长焦大炮。要记住每一个镜头都是为了某一种目的而设计出来的,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借助镜头来达到自己的拍摄目的。
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拍下所有的,各种的,瞬间?
没有必要。我们应该庆幸自己不是XX社的记者,无需从各个角度“全面、客观、真实”的纪录事件。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从自己方便的角度,按照自己的喜好拍下照片。至于优劣的讨论可以放在最后,但不是面对事件。
当然我们不应该妄图让随机和不确定掌握自己,正如某些人推崇的盲拍一样,盲拍不会增加照片的纪实性价值,它只是影响被拍摄者的态度,而且在建筑摄影等领域是毫无意义的。打个比方,用勺子或者直接用手来享用手抓饭,虽然后者更加正统,但这种对于规矩的遵循对于吃到嘴里的饭而言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变化,我依然持保留意见。就一般情况而言,没有差别(特殊情况指《将太的寿司》那种漫画里…)
对手段的追求不是目的。这是摄影师从最初的“技术工人”的身份脱离出来的最重要原因,个人认为,没有之一。我无意贬低技术工人对于手段精益求精的追求,但摄影不应将手段作为目的,换句话说,不论是把移轴镜头用的出神入化,还是拿着200/1.8指哪打哪,这依然没有脱离一个技术工人的范畴。只能说,也是一种追求,但追求方向不同,对于这样的追求,欣赏的人比较少。
我们需要怎样的镜头来拍摄这世界?
一个笑话问,为什么日本摄影师偏好广角?因为地方小,而且日本妹子腿短…其实不只是笑话,这确实是有道理的。虽然我不否认用200/1.8在室内也能拍出精彩的照片,但也太不顺手了吧!
——关于通过用别扭的方式拍摄照片的态度,没有意义。回到正题,一只镜头又能适应室内,又能通过透视让腿看着长,这只能说明镜头适合这个环境。这就是我们需要的镜头,说白一点就是一个能满足你拍摄主题要求的镜头。这是基于实际的,而不是基于想象。不要想象说“我会需要一个长焦镜头”,你怎么知道你会?或者“为了拍摄下我所有能遇到的场景,我需要从14mm到200mm的全焦段镜头”。其实,你真的会碰到一个必须14mm才能拍摄下的场景么?或者我再追问一句,24mm行不行?24mm也勉强可以的话,28mm行不行?
如此这般追问下去就会发现,很多抱着这种念头的人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必须是14mm。再重复一下之前的言论,除去新闻记者为了多角度的展示和抓取稍纵即逝的机会之外,我们多数人并不会碰到14mm镜头不可的环境,或者不用14mm就只能干瞪眼的时候。换句话说,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许只是需要焦段本身,而不是这个焦段“如何扭曲并反映世界”的方式。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器材爱好者。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也许会有人回答 “广角拍摄的更好看”。那么我们同样继续追问,用24mm就拍不好看么?显然这种情况在多数时候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用24mm就会导致“不好看”或者“不那么好看”,这不是焦段的问题,而是摄影师的问题。
我们也会碰到说“我需要更加有冲击力的视角”。那么问题是你为什么需要有冲击力……?除了广告摄影单纯追求吸引眼球的行为可以接受外,其他对于冲击力的追求,个人都是不大赞同的。如同特种部队训练吃饭,如何在3分钟内吃完,答案是用手抓。然而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能理解,要用手抓是因为需要快,用手吃饭不是目的,而只是方法。冲击力只是表达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目的。如果说“单纯”以更有冲击力为目的…咳,我不是嘲笑玛格南爱好者,但在这点上多数玛格南爱好者还不如时尚摄影师…
所以一只镜头还是多只镜头,一个焦段还是全焦段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够用就行。也没有必要对新人说,你用标头可以锻炼水平,不知道有多少菜鸟傻乎乎拿着50/1.4+DX画幅或者35/1.8G这种组合拍遍了祖国河山,然后每每总觉得不够广,或者不够长。可是咬牙一想,这是锻炼,是磨难,拍多了我就水平提高了,于是继续坚持——你傻子啊!标头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便利,除了便宜。这就是单纯的磨难,不是锻炼!
只有器材来适合人,没有人去适合器材的。有且仅有我觉得50mm的焦段我用着舒服,我才有继续使用的必要。从来没有说我终于能驾驭这个镜头了,你当驯马呢?无数次看到有人说“这个镜头我还驾驭不好,需要练习”。练习个P,赶快卖掉!这样还不如50mm换35mm换85mm换28mm这样,至少这种不停换镜头的人还懂得,寻找一把称手的剑,比适应一把剑更聪明。以为七剑人人都能用啊…一般人只能用来**。
标头比变焦或者广角/长焦,能锻炼人,是因为人懒惰。如果广角轻松能拍摄出效果,我们就懒得思考构图。如果胶片比数码便宜又方便,我看大家就会珍惜数码相机的快门,觉得数码相机能锻炼人了。殊不知,这都是惰性。最有种的人能自己克服惰性,而不假外力。正如有人说过,如果只给你12次按下快门的机会,你使用数码相机也会一样的用心。
Part 2.关于大师语录
网上很喜欢转载的一篇摄影大师语录,很多人mark,认真读的没有几个,因为没几个人思考过,如果他们说的矛盾,该听谁的。到底是一口气按下N次快门,还是能不拍就不拍?这样互相矛盾,到底有没有“普适”的参考价值,注意我说“普适”。
又或者我们应该偷偷的拍,蹲低一点拍,还是站高一点拍。离远一点,还是凑近一点?荒木说构图不重要,你相信么?至少我不相信。
“我最渴望的就是要抓住正展现在我眼前的某种情势的全部本质,我深信只要一张照片就够了”多么像大师应该说的话——布列松这家伙明明一口气拍N张…
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从思考的过程中学习,而不是从结果中学习。这和学习解数学题一样,谁要看你最后X=1还是2啊!我要知道为什么X等于1而不是2。这种跳过过程,空余结果的言论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呢……于是去看传记吧!不要偷懒。
从这句话谈起—— “拍不到就不拍”。
多数人都希望能尽可能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各种,好的或者丑陋的画面,然而万能镜头并不存在,所以有时我们没有办法。想到以前那个写七剑(?)还是混玛格南的某人,讲自己有一次看到大师拍摄用一只28mm很吃力,退后到不能再退也拍不下,于是想把自己的一只24mm借给他。大师连连摇手,“太广了控制不了!”于是作者深刻以为然,大师就是大师,对于镜头焦距的把握精确到毫厘。
有人以此作为说服自己坚持使用定焦镜头。
但这是个笑话。重要的是——
不管大师当时怎么说的,至少从转述者的口中所传达出来的意义,简直就是本末倒置。一个拍摄照片的人不是一个镜头测试者,他应当以拍摄照片为目的,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如果因为焦段不熟悉而背离“拍摄”的目的是可笑的。如果你坚持使用28mm进行创作,这是一个熟悉与称手的问题,基于此目的你可以不使用其他焦段的镜头。但无论如何不能因为镜头的原因放弃拍摄,尤其当你有条件的时候。比如拿着50mm打鸟,旁边的好心人带了150-500和400/2.8两只镜头。如果他好心给你一只,你总不能说不要吧?这种时候坚定使用标头的信念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帮助。
如果没有可用的器材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此时摄影师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出现了,那么选择错误的器材拍摄错误的场景,只能证明摄影师的愚蠢和失败。好比扛着4X5的不应该去拍摄暴动的人群,拿半格机的不应该出现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又或者拿着6X9拍摄清新小品。就算成功了,也是奇技淫巧,上不了台面。
“拍不到就不拍”,不是因为器材的原因,而只是因为这对于摄影师而言,不重要。对于一个拿着双反的人来说,F1赛场上的激烈场面对于他(所习惯表现以及能很好表现的主题来说)并不重要,他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他有可以表达自我意识的渠道。F1赛场(通俗来说,假如)象征运动与激情,一个中画幅摄影师想表达这一主题,那么他应该有自己的办法,并不依赖于器材和场景。倘若说,因为没有长焦就拍不出讨喜的糖水片,或者因为去不了厦门就觉得自己无法紧跟小清新路线,那有且仅有一个原因——摄影师太差。
要记住,之所以有底气说出“拍不到就不拍”,因为:
1、 练到极致,落叶飞花,皆可伤人。七剑不过是7根铁棍——没有必要刻意执着,
2、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呼吸多少次,而在于有多少瞬间让你屏住呼吸——数量永远不重要。丫不是新华社的,不是!
3、 我们不是街头卖艺而是要制敌,不管齐眉棍还是过头一尺棍,放倒对手就行,管他长短。如果有那种限定7尺长剑才能使用的武技,在小说里一贯只有扑街的下场。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作者讲了个笑话的原因。所以如果七剑作者看到了(我想应该不会),还是应该把大师语录解释的更加清楚一些。想来混玛格南的,见识应该不会那么粗浅才是。
“那些比较镜头分辨率和光圈大小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其它东西可以拿来互相炫耀,哪怕是一张过得去的照片。”——请记住这句话。器材研究的除外。
“盘片或者电影胶片并不会写在你拍摄的对象上,就算写上去了也毫无意义”——我并不认为多数人的水平达到了需要某种胶片才能精确展现自己想法的地步。好奇心除外。
首先强调本文中的口径,不是指光圈口径,而是指镜头第一片镜片的直径。因为部分为转载,所以并未统一成“直径”,阅读中请注意。
那个说要互相关注然后无声无息的家伙去哪里了?…好吧说正题。
缘由是在某家店里面关于镜头前口径与成像的关系。当时的讨论是在哈苏,玛米亚和胶片傻瓜机之间展开的。当时讨论了1、镜头直径是不是越大越好2、小胶片傻瓜相机的镜头能否用在单反上。这里推而广之吧…
强调那句话,镜头是折中的产物。
——换句话说,设计一只镜头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要素越少,镜头设计就越容易。
问题一、镜头直径是不是越大越好。
关于直径的问题。
从理论上(撇开光学加工难度不提)讨论一下,有这么几个前提:
1、 依照瑞利判据。用衍射讨论角分辨率,用在天文上的。结论是物理口径越大角分辨率越高。
(成像系统或系统元件能有差别地区分开两相邻物体最小间距的能力。分辨本领一般用成像系统对两个最小可辨目标之间所张角度大小表示。)
2、 瑞利判据只讨论衍射,不考虑别的像差。摄影中不仅需要考虑衍射。
3、 球差和镜片口径平方有(正)相关性
4、 一般来说,前镜片口径越大,相对来说其折射率(可以设计的)越低。
重要的是123。
通俗的说,提高口径(首片透镜的直径)可以有效提升分辨率,但是对于摄影镜头来说,不能简单地按照光学仪器的标准进行评判,这是第二点。而口径增大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球差的增大,这是第三点的意思。
第四点就是个技术问题,撇开不谈。
另外要补充的是,球差这东西——“经光学系统以后,与光轴夹不同角度的光线交光轴于不同位置,因此,在像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弥散斑,这就是球差。”这句话按照我的理解,暗示了天文望远镜球差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十亿光年之外的光线…这(几乎)都是赤裸裸的点光源发出的单光束啊!
球差同口径的关系这里不论证,可以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7b40558ca0116c175f0e4899.html
那么谈回到实际的民用镜头。
我们着重讨论第三点,因为这涉及到1、非球面镜的应用2、口径蚀与虚化3、最大光圈
非球面镜的出现就是为了消除偏离光轴的光线由于同透镜交角不同,所以汇聚的位置不同的问题。非球面的意义就是使得偏离光中轴的不同距离的光线,接触到的玻璃-空气折射面时候的入射角不同。而使得偏离程度不同的光线折射程度不同,最终汇聚于一点。
呃,似乎还是有点跑题,那么在加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无法使用非球面镜,那么只有减少镜片直径一途咯。所以古代镜头口径小,除去加工难度,也有消除球差的考虑。只是我们需要较大的折射率,这又是为什么古代没有什么单反广角镜头的缘故(这里又可以扯很远…)
口径蚀的部分,简单说就是口径越大,散景越美。
简单的观察很容易体验到它的存在.将机械光圈设定为接近全开的位置,如果从镜头正面观察镜头内部的光圈的话,能够看到整个光圈叶片,而偏离一定的角度观察的话,仅仅能观察到大部分光圈叶片,其中一部分叶片被镜边缘遮挡.显然,实际上偏离一定角度就意味着对应于胶片画面的边缘,此时通过光圈到达胶片上的光线显示为橄榄球型(亦称月牙形).当随着光圈的收缩,渐渐能看到全部的光圈叶片,此时对于着通过光圈到达胶片上的光线显示为圆形,镜头边缘的遮挡随之消失,口径蚀得以改善甚至被消除。
那么在底片上也就是左右焦外部分的成像观感而已。
(更多内容请自行阅读http://www2.xitek.com/info/showarticle.php?page=1&id=42)
这里得提一下Sigma 50/1.4。很多人吹捧这镜头就是因为其口径够大然后很多人据此推断其焦外很美。这只是部分影响焦外的因素而已。
另外一个影响焦外美感的重要因素是球差的矫正方式,嗯,又是球差。如果搬过来那么内容似乎太多了,所以直接引用: http://www3.xitek.com/xitek-lab/minolta85f14.htm
口径决定最大光圈,这个不谈。不过还需要指出,如果硬上,也就是说用小于理论数据的前镜片口径去设计大光圈镜头,可不可以?——当然可以,边缘有点暗角而已,小意思,这年头大光圈镜头不用来拍摄风景,边缘失光怕毛呀!
关于leica的50/1.0。有一段话大家可能看过,“徕卡在1966年推出了noctilux 50/1.2ASPH 这支镜头采用了两片非球面镜片,生产难度极大,所以价格十分昂贵,不久就停产了。到了1976年,徕卡在镜头制造中采用了超高折射率光学玻璃”。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大光圈镜头想要成像好,要么用非球面镜,要么用追求极限口径的方法减少球差。既然我们没法使用大口径的低折射玻璃,那么是否得考虑小口径的高折射玻璃?我估计用高折射玻璃就是这个意思……这一部分属于推测,仅供参考。
所以,关于第一个大问题的结论:
理论上来说,对于民用摄影镜头,在不考虑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口径越小越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指出,现代光学设计的商品镜头基本都做到了很好的各种相差校正,所以大家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民用镜头,其口径和成像质量(这里的质量不包括焦外的美丽程度)的关系不大,或者粗俗的说,干他屁事。77mm也好,52mm也好,成像没差,别管了。
在考虑焦外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尽量大口径的么?随便。此时荷包和体力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的引论。
大画幅需要更大的镜头直径。
这部分还没有专门研究过,实在有心无力。抽空等哪天上了大画幅再说吧…
(第一大问题的内容很多参考自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720621&pagenumber=1,尤其是capss的发言。在此表示感谢)
问题二、关于法兰距、单反和傻瓜相机镜头的问题。
为什么法兰距冒出来了呢…我也想能干脆利落的解释好问题然后走人哪。但不得不提。
先说傻瓜相机的镜头能否用在单反的问题,答案是,可以。把单反的反光镜拆除,然后设法把傻瓜相机的镜头用502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固定在机身内,一样可以用来拍摄。当然成像上多少不如单反镜头,毕竟结构过于简单,可供用来消除各种像差的余地比较小。
那么这里就是通俗的解释:
一个镜头是包含多枚透镜的,我们用一枚事实上不存在的理想完美凸透镜来代替,那么这个镜头的焦距,也就是其光学中心(对于理想透镜来说看作是体积中心)到焦平面的距离。而对于非移轴镜头来说,胶片和焦平面是重合的(移轴了就未必了)换句话说,一枚18mm的镜头,其光学中心距离焦平面(底片)的距离就是18mm。
等等…尼康的焦平面到卡口的法兰距不是47mm么,远大于18mm呀?那按照这么说,岂不是镜片要放在机身里面?那反光镜放哪里?坑爹么?
所以这里就是两个小问题:1、反焦设计2、旁轴广角镜头
所谓反焦设计的通俗解释。一般镜头(显微镜头除外)都可以理想化为一枚凸透镜,起汇聚作用,比方说理想18mm镜头就是把无穷远的平行光会聚在光心后18mm处。那么我们如果在其之前增加一个凹透镜呢?抵消一部分的“会聚作用”(此处不严谨),这样穷远的平行光就会聚在光心后大于18mm的地方,可能是28mm,可能是48mm…
等等!48mm>47mm!这样镜头不就不需要伸入机身里面了么,反光镜就有地方放置了,单反也可以用上广角镜头了!焦是聚焦,会聚。那么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就可以称作反会聚,发散,也就成了所谓的反焦设计。
正是通过反焦光路设计,变相延长了光会聚所需要走过的距离(视角没变,还是很广。这里没精力详述…),给镜片组争取了足够的空间,使得镜头不需要太靠近底片,所以单反才能用上广角。你看尼康28/1.4几乎和105/2.5差不多高…
此外,这里还需要提醒的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并不一定位于镜头体积范围内,有可能在前,有可能在后。
还有标头的设计问题,都说中焦设计容易,废话,50mm距离正好可以使得光学中心处于镜头体积范围内,光路上也不需要考虑如同长焦光心在第一片镜片之前或者广角光心在第一片镜片之后的问题。
那么就很好回答“旁轴广角牛逼”的疑问了。
不是旁轴广角nb,而是设计容易!因为没有反光镜结构,所以镜头可以设计的非常靠近底片,非常!根本不需要依靠反焦设计来延长光路。至于镜头本身nb与否,要看制造者的功力了,这里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无关。比如神之眼,16mm/F8,镜头几乎是缩在机身内的,因为焦距只有16mm嘛!所以光学中心乃至物理中心自然是很靠近底片咯。啥?能不能物理中心和光学中心不重合?……干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啊!!重合不是挺好么。而且重合也使得设计上简便,否则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怪异结构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
这才是旁轴广角nb的真相。较少考虑光路长短,就可以更多的考虑其他的成像因素,自然镜头容易设计好。
引论1、单反相机广角不如旁轴。错!现代光学已经克服了这个问题。除去采用某些极端结构(比如刚才提到的16mm/F8)的镜头,其他镜头单反也好旁轴也好,都是计算机优化的产物,差异可以忽略。
2、单电相机广角nb。错!单电相机的结构是利于使用旁轴式的广角镜头,不是广角镜头在其上成像更好,一、广角镜头在aps-c上不再广二、有什么好镜头能接在单电相机上么?不多呀。
再有,我也看到有说法说镜头更靠近底片所以边缘成像更好。如果是传统CCD或者CMOS的话,这句话其实是错的…会聚光路越短,最终落在ccd上的光线与ccd平面的夹角越大,对于使用微透镜的ccd而言。成像反而越不靠谱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所以,理论上,如果你够狠,小傻瓜相机也一样可以用的,只是这种改造势必被反光镜所阻挡(因为需要很靠近焦平面,35mm/28mm镜头嘛,如果小相机不是反焦设计,那么光学中心十之八九在镜头物理体积中心附近。换句话说就是镜头的物理位置需要很靠近底片)。
以上同时作为《镜头三论》系列的最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