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喜欢老舍开始喜欢北京,还是喜欢上了北京才开始喜欢老舍。总之,别人的小说,我读不下去,老舍的小说,无论长短,我读了舍不得放手。
众位看官,当看官多年的人都明白,有那么一本让自己舍不得放手的书有多难。首先故事得有趣,其次还要笔韵生动,然后还让你得仔细思考,末了总要被感动一下。老舍的书就是这种类型里的精品。
北京人讲什么都讲玩儿,玩儿是老北京的生活态度,是京爷们的气势。他们总是嘴里溜着俏皮话:玩生活,千万别被生活给玩儿了。怀里揣着十足的玩兴,什么事儿都讲究玩儿出个道道儿来,玩出名堂。老舍玩文字,就玩出花活来了。老舍不光是写长篇的行,中篇,短篇都不在话下。您看看他写几段相声,也能让您捧腹。他写的就是他的文化,他的时代,他的京腔京韵。如果说玩花鸟虫鱼的人叫玩家,老舍也实实在在可以称得上是个玩家,玩得有点儿特别,玩京味文字,像他那样把京味文字玩得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写家,我眼睛能瞧见的,也就他这么一个。(当然,我肯定是鼠目寸光。)
玩儿,别以为就不认真,真正的玩家是非常认真的,不认真成不了玩家。就好像老舍说过,玩什么能不认真呢?你不认真种花,花都得死。不光是认真就算了,真的玩家还得有股子痴气。
当年京城四大玩家:袁克定、张学良、叶恭绰、张伯驹。这位张伯驹曾用现大洋4万块购买《平复贴》、黄金170两易得《游春图》,自己家的房子都给卖了。你说他不痴能这么玩么?他为什么这么玩儿,就是因为他是个大行家,他懂得这些东西的金贵,别人眼里就是一幅字画,他知道是国宝。流失海外不让中国人的子孙后代见着愧对天地良心,所以他倾家荡产也要买下来。
真正的玩家都不贪,他们只讲究那个玩的过程。还是张伯驹老先生,当年重金买下的国宝,全捐赠给了国家。前些日子,我从中央台拍的一部记录片里见到了《游春图》,又在书法碑帖里看到了《平复贴》的照片,想到老先生的气节,除了叫人钦服感动外加鼻酸以外,我们这些棒槌,也就是玩家眼里的外行们,顶多也就跟着激动一下自己的民族热情,但就是这样,我觉得他老人家也值了!
玩家们都有童心,除了痴气还淘气。当年北平大宅门里的“金针李”,家传金针术独步天下,他玩蛐蛐也玩儿得独步了天下,给大军阀看病,人大军阀高兴了,赏他一麻袋银元,全给他换了蛐蛐。还有王世襄,揣着蝈蝈葫芦上燕大名教授的课,给人赶出了教室。玩家的淘气跟年龄不沾边,玩儿的就是淘气。
真正的玩家还得有气势,什么是气势呢?你没本事这气势能大么?越是行家,这气势就越大。比方说当今有名的瓷器鉴赏家马未都吧,不说别的,单说《中国瓷器史》,人看破了五本。他一朋友家里收藏的瓷器不老少,请他去给掌眼,进屋一看,满屋子瓷器,他也就扫了一眼,说:没几样真的。人家以为他打马虎,不认真给瞅。可人家打了个比方,说是一屋子女孩等着导演挑能上戏,那导演进屋眼睛一扫就知道谁漂亮谁不漂亮,不需要挨个儿摸脑袋,看眉眼。这个就是品位,就是气势。
真正的玩家们是不沾染吃喝嫖赌各项恶习的,因为沾染了这些恶习,你就没工夫认认真真地玩儿了,那还能称得上玩家么?
老北京的玩儿,就是在玩儿里品味生命,陶冶性情,深邃思想,玩就要玩出境界,玩出道行,玩出名堂。活到老,玩到老!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