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到不好意思的银行利润又涨啦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去年底的那句话——“银行业利润太高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公布”言犹在耳,今年银行的利润又齐刷刷地涨了!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平均日赚28.53亿元,创历史新高。而与此同时,沪深两市7家银行披露的2011年员工薪酬也让民众“羡慕嫉妒恨”:民生银行高管和员工薪酬大幅增长43.91%,人均年薪约39万,列已公布年报上市银行首位,兴业银行、深发展分别以30.48万和27.8万居第二和第三位。
虽然银行业的高收入是与其高利润挂钩的,有其合理性。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的近八成收入来自存贷利率差,而这种获利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国家利率管制带来的稳定红利,并非通过市场竞争而获得。有专家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银行业门槛较高、缺乏竞争是高利润的主因。
目前,整个贷款市场完全是银行一家独大的卖方市场,企业基本没有与银行议价的话语权。特别是在当下实体经济经营业绩下跌,很多企业因贷款无门处于资金链断裂边缘的情况下,银行业持续蹿升的利润和薪酬,遭致“趁火打劫”等指责声不断。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指出:中国各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距达3个多百分点,凭空高出国外银行两个点,多挣出一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果银行不拿这一万多亿元,就意味着工商企业、实体经济降低了一万多亿的成本。
近年来,各界对于银行业“暴利”的批评与担忧常见诸媒体:担忧银行垄断导致低效率者有之;担忧存款人利益被掠夺者有之;担忧银行业养尊处优、竞争力不足者有之;担忧银行高利润侵蚀实体经济基础、导致产业空心化者亦有之。无论是批评还是警示,都是忠语良言,但我们的监管部门和银行能听得进去吗?
民众希望银行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更多让利于民。但事实上,在银行业已经和烟草石油一样成为暴利行业,利润一路飘红的同时,不少银行给股民的分红回报却不涨反降,甚至干脆不分红。一个明显例子,深发银行近年来业绩大增,2011年本行实现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增长47%,但连续3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做法,就遭到股民的一致声讨。
不仅如此,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近日公布的一项“银行业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客户对银行服务的实际感受普遍低于预期。银行收费不合理、泄露和滥用客户个人信息是最令人不满意的两大问题,邮储、工行、建行、兴业、农行5家银行的得分低于行业得分。一边是高利润,一边是低满意度,这种反差不仅恶化用户与银行的关系,也侵蚀银行的未来发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