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奇谈】忘年之交

最近一年左右我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山里打工。在这里我遇到L哥。虽然我叫他哥哥。其实他只是比我父亲小一岁。按年龄应该叫他“叔叔”才对。但是一位朋友说,叫“哥”显得亲切,而且显得对方年轻,于是乎,“哥哥”就这样叫起来了。

第二次我从这里辞职,回老家办事情的时候,L哥给我拿了一百块钱做路费。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主要是不愿意要别人的钱。后来,我第三次来这里不久,L哥让科长找老总说,把我调到他身边工作。就这样我成了他的“跟班”。我们在一起合作近半年的时间,在这个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做好本职工作。

当然,在单位开工资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会请他和科长吃饭。我觉得虽然在其中我赚钱最少,可是我没有花销,也遇不到随礼的份儿,而他们工资虽然都比我高,可是他们因为在这里呆久了,认识人多了,礼尚往来的事情就很多。而我到今日为止才随过200块钱的礼,所以每逢开支的时候就请他们吃饭,虽然花几十块钱,为的是图个乐儿……

不管怎样说来,用“忘年交”来形容我和L哥之间的关系是最为恰当的。今日我就说说我们之间的前生往事。

话说,在宋朝时,嵩山少林寺。

在此时这座寺院中有一位高僧,当时已经有九十多岁了。他有一位高徒,那年七十多岁。长得胖胖的,总是爱笑。武功十分了得,那真是,陆地飞腾,飞檐走壁,百步穿杨等等功夫都炼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一日,早上,这位高徒在给师父请安的时候,他师父告诉他,“我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你要与一位书生结下一段缘分。我们今生要结下这份缘分,以便将来在末法的最后时刻,我们能再度相遇。”

高徒说:“书生?我们习武的人怎么与书生有缘呢?而且书生满天下多的是,怎么找?师父在您梦中有没有这位书生的模样或者某一种特征?”

“嗯,这个我知道。我梦见这位书生头戴蓝色文生公子巾,他经常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扇子上画着一个玉佩,并且有一首诗。把他找到,并传给他功夫,记住传功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让他明白佛理。让他懂得慈悲的重要。去吧,什么时候找到他,就把他带回来,我看看是不是和梦中遇到的一样。”于是乎这位高徒就下山四处寻访这位书生。

人海茫茫,怎么个找法?何况这位书生长得怎样又不曾晓得。这位高徒琢磨来琢磨去,于是乎想出一个别人想不到的高招:招书生练武,必须是带蓝色公子巾的书生,要把家传绝技相传。

这样很多头戴文生公子巾的人慕名而来。他逐一“相面”。因为有的人是来凑趣,有的人是假冒书生,其实是练武的人,就想多学一些少林绝技。这位高徒真经过十几年的“海选”之后还没有找到真正的那位书生。他很是失望。因为他没有完成师父交给他的使命。

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一个人走在山林里迷路了。阵阵寒风与冷雨令他感到很冷很冷。他无奈只好爬到一颗大树上避雨。过一阵子雨逐渐小了。他放眼望去,好像在不远处有灯光在忽隐忽现的闪烁着。他心生喜悦,立即从树上跳下来,冒着风雨沿着灯光寻去。

走了不远,他隐约看见一个小木屋,里面有灯光。他走上前,为了保险起见他侧耳听听屋内的动静,好像一位书生在一边写着什么一边吟诗。

他索性敲门,书生先是一惊,然后问:“这深更半夜的,是不是路上遇到风雨想到寒舍躲避一下呀?”他说,“我本是嵩山少林寺的和尚,因外出寻人,中途遇到大雨,无奈希望在此借宿一晚,不知可否?”

书生闻言,笑道:“有啥不方便的,我一直羡慕嵩山少林和尚。与练武的和尚谈诗论文,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说罢伸手开门。

他一看,这位书生,真是一位红脸汉子,他头戴蓝色文生公子巾,身穿一件雪白色长袍。眼睛虽然不是很大,但有神。身体虽然不算很高,但结实。手上满是茧子。说明他不是一位只会伏案苦读的文弱书生。他看着想着,正在琢磨的时候,书生朗声道:“请阁下进寒舍以蔽风雨。”他这才回过神来,进屋。

到屋里一看,这里十分的简单,可以用“清贫”二字来形容。在屋内靠北边的地方有一个八仙桌。在上面有一个展开的扇面。在上面有一幅玉佩的画,和一首诗:

身居尘世心如玉
博采五德君子续(注)
宛若天宫清朗净
破晓莲花屹风雨!

注:此句的意思是,玉兼备五德,展现君子之风。

他脱下僧袍搭在一旁,回头有意的试探这位书生:“你怎么和那些别的书生不一样呢?别人的手是白白的,你的手可倒好,都是老茧,你是一个干活的书生?”

书生说:“不瞒您说,我自小父母双亡,是叔叔把我养大,在他家为了报答他的恩情,我就多帮着叔叔和婶婶干活,后来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当长大一些了,我就爱看书。我这个人不喜欢追名逐利却喜欢清静。这不,我一个人跑到山里来自己耕种,落个自在。我只是愿意明白一些书中的道理。后来我曾经遇到一位异人送我一幅扇子,说上面有一幅画,你要在上面配一首诗。到时会有一种奇特的缘分。我拿着这个扇子,打开一看是一幅玉佩的画。我就琢磨为啥这位异人给我这个?是不是他期望我要做的象这枚玉佩一般纯净、谦逊呢?我就慢慢的琢磨。慢慢的做到。刚开始总想往上写诗,但却总觉得没有把这枚玉佩的精神写出来。这不刚才我望着外面的风雨,突发奇想,在上面草提了一首。请您指教。”

他一听笑眯眯的说,“真的符合我的心思,这样吧,你当我的小兄弟好了,别看我比你大了四十多岁,但我这个人就喜欢对脾气的人。”然后他把师父所做的梦说给书生听了。

书生闻听此言便起身下拜,认他为兄长。

他后来把书生带到嵩山少林寺,见到师父。师父也十分喜欢这个书生。觉得这位书生就是梦中的那个人。就这样这位是书生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因为书生学武是表面,最重要的是学佛理。师父把很多的佛理都传给书生了。书生真的是受益匪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到了今朝。机缘让我们相遇,我们会好好珍惜这份难得机缘,做好该做的……

本文留言

作者张昭涵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