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孩子随意贴标签

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也会思考自己的个性,思考存在的价值,虽然他不会使用哲学语言,但作为一个人,他对生命的许多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他对自己的身材、外貌同样会很敏感,他也会对自己的个性作出评价,会希望自己更聪明,更强壮,更为大家所喜欢。

所以,对孩子生理和个性上的任何评论,都会影响到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是自卑还是自信,是虚伪还是诚实,是懦弱还是坚毅,是猥琐还是庄重,这些都和我们对他的态度有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组织一批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上前线作战。出发前,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并未对犯人进行过多的说教,而是让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专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每一封信都告诉亲人,自己的表现非常非常好。

专家们要求犯人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开赴前线,专家又要求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英勇作战等。自然,亲人们的回信都充满了惊喜和赞赏。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英勇战斗。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外部环境的暗示,使得自己的言行和个性出现某种倾向。我们常常能够发现,一些演员如果长期扮演某类角色,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就会表现出那类角色的特质,以至于不演戏的时候,看上去还是像那类人。

人能够通过扮演一种角色而成为那种角色。长久的扮演,会让人向那个角色的本质靠拢,最后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那种人。有时候,自己都会分不清是在扮演还是真实的自我,习惯成自然,这就是“扮演”的改造作用。

既然如此,你要让孩子成为什么,首先就要让他“扮演”什么,要给他定位,让他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标准,便于他入戏。告诉孩子“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标准。

凡是练习书法的人,都是从临摹开始,而临摹的第一步,必然是选择好的范本,从正面的模仿入手。固然,为了纠正错误,老师也会将错误的笔法、不美观的结构、奇奇怪怪的书写姿势等展示给同学们看,以起到警示作用,但那只能是偶然为之,(即使这样的偶然为之,也会引起一部分同学的好奇和模仿,甚至故意为之,以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如果经常演示,那就是强化错误,引入歧途了。

我们对孩子的正面评价,也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一个临摹的范本,哪怕他一时达不到,那也只是程度问题,至少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而负面的评价,却犹如对错误的展示,稍有不慎,后果严重。

父母往往会肆无忌惮地为孩子贴上标签,譬如,“你是个懒惰(散漫/自私/怯懦/不负责任……)的人!”“你根本就不想努力(上进/拚搏/改变……)!”父母在说这些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对孩子的伤害,因为孩子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从属者,是他供养的,天生就是一个听教训的人。但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单位上,假如领导也这么训斥你:“你就是想偷懒,你根本不努力!”你会怎样?

在一个家里,如果妻子责怪丈夫:“你太没本事了,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看别人……”或者丈夫挖苦妻子:“你成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家也没收拾好,人也邋里邋遢,你看别人……”那这个家一定是没法安宁了,而且被责怪的一方,也许真的就变成你所描述的那种人。

但同样性质的话,我们对孩子却经常脱口而出,这些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以及其他类似的负向的“期望”,很可能会像魔咒一样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孩子是有自尊的,对孩子的任何评价都不是一件小事。对孩子的个性可以认真地讨论、剖析,提出忠告,却不能粗暴地指责。当然,一味地表扬,以至于偏离了实际的情况,也会让孩子迷惑,一旦孩子对你的评价产生怀疑,鼓励也就失去了作用,甚至走向反面。

外部评价往往成为自我评价的依据,最终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评价是成长的导航系统,你现在怎样评价他,将来他就很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