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汤 有典故的营养汤品(图)

“闭门羹”一词常见于被拒绝的场合,如某某人因不懂礼貌,故而造访他人时总是吃闭门羹。为何是闭门“羹”而不是其他的菜,这其实是有典故的。闭门羹不是形容词,确实有这道菜……


蟹肉豆腐羹。(林仕杰摄影)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首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新嫁娘〉,其中所提及的“羹汤”可说是一道华人熟悉的家常菜,其作法简单,口味丰富。在街坊的小吃店也经常可以看到鱿鱼羹、肉羹、海鲜羹等耳熟能详的美味佳肴,无论搭配饭、面、米粉都相当适合,是极富饱足感与营养的汤品。

中国,羹汤是具有代表性的热食,大体来说就是将食材充分熬煮或勾芡成稠状、并配合调味的汤品。羹汤的起源悠久而不可考,常见给病人补充营养,或是给无法咀嚼的人进食。

与羹汤料理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为数不少,例如成语“惩羹吹齑”,指的是因为被羹汤烫伤了,之后即使吃冷的齑菜(切细的冷菜、咸菜)也想吹凉了再吃,比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惩前警后,以致矫枉过正的心态。

闭门羹 吃完了请走

又如“闭门羹”一词,常见于被拒绝的场合,如:“某某人因不懂礼貌,故而造访他人时,总是吃闭门羹。”为何是吃闭门“羹”而不是其他的菜?这其实是有典故的。闭门羹不是形容词,确实有这道菜。

唐代文人冯贽所著的《云仙杂记.卷一》中,一段引用《常新录》的“迷香洞”写道:“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异者,有迷香洞、神鸡枕、锁莲灯;次则交红被、传香枕、八分羹;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史凤为宣城青楼的名妓,对待不同的客人时,会以不同的器具招待:高贵的客人就以顶级宝物相待;对待一般客人,则是普通的被褥香枕,和一道“八分羹”;若是最差的客人,就只有一碗“闭门羹”,意思是吃完了就走,再等,这位红牌也不会出来接待的。

闭门羹的食谱并没有留下,后人也不知道这道专门用来拒绝客人的菜肴怎么做。不过据传当时青楼的客人只要一看到这碗羹,就知道自己该走了。真是相当有趣的“规矩”。

分一杯羹 语出楚汉相争

从某件成就中获得一点利益会说“分一杯羹”,为何又是羹,而不是分一杯茶或一杯酒呢?这其中当然也有典故,而且还跟历史著名的楚汉相争有关。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项王从之。

这其中的太公所指的就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刘邦被封为汉王前,一直居于沛县。楚汉相争之后,沛县为西楚领地,刘邦派人迎接父亲,却被项羽手下阻挡,后来几次攻守交战,刘太公与刘邦之妻都被楚军抓起来当作人质。

在持续对峙、资源逐渐短缩之际,项羽把刘太公放到一个很高的砧板上,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把他父亲煮了,没想到刘邦说:“你我因为楚怀王的命令而结拜为兄弟,所以我父即是你父。你真的要把你老爸煮成羹汤,那也分我一碗吧!”这段充满挑衅意味的话使得项羽大怒,冲动之下真要把太公杀掉,后来因项伯的劝阻,才让太公免于一死。之后不久,形势于楚军渐渐不利,项羽就把刘太公与吕雉送还刘邦,换取以运河鸿沟为界的条件,也就是日后的楚河汉界。

刘邦这段话表面意义看似大不孝,实则看出刘邦与项羽的心理素质,亦是战争中重要的心理战。刘邦一方面透露自己的不在乎,就能避免父亲成为筹码;一方面在家、国之间作出严肃的选择,这当然是在十足把握项羽不会真正动刀的情况下。然而不管理由是什么,这一招都让老爸保住了命。“分一杯羹”一词流传后世,至今也依然带有贬意。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时常看到关于“羹”的故事,例如《封神演义》中的妲己将文王之子伯邑考做成肉羹、杜甫在〈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形容自己悲凉生活的“残羹冷炙”、手艺高超连皇帝都赞不绝口的“宋嫂鱼羹”、传说治疗西施心病的“冰糖莲心羹”,还有大文豪兼美食家的苏东坡所发明的“东坡羹”等等。羹汤在历史故事中扮演十分有趣的角色,读者若有兴趣,不妨追溯查找,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

本文留言

作者倪健哲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