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换代加剧和频繁,报废或“被报废”的各类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垃圾增量惊人。自2003年起,中国每年至少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5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电脑及上千万部手机。
图为2010年8月17日,河北邢台小留庄村,一个农家小院里堆满电视机等旧家电。
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进口国。每年全世界约产生2000万至5000万吨的电子垃圾,其中的70%的电子垃圾被运往中国。
图为一批来自日本的废旧手机。
图为2009年6月1日,浙江省台州市一工业园内的电子垃圾的拆卸区。
对于中国“进口商”来说,不但不用花钱购买电子垃圾,还能得到国外“出口商”的“处理费”;电子垃圾经过处理后,有些元器件、重金属还能再次卖钱。虽然有国际公约规定全面禁止电子垃圾的进出口,但经济利益让公约形同虚设。
图为2009年6月1日,浙江台州一工业园内的电子垃圾的拆卸区。
在中国各个回收站,人们以十分粗放的工艺处理电子垃圾,回收具有利用价值的物件——焚烧电线和电缆;用硫酸水冲洗电路板;对电源板进行手工拆解。而对于不容易处理的电子线路板,则采用“烧煮拆解法”,将线路板上的焊锡熔化后,将可以再利用的元器件拆解下来。因此,有人把贵屿处理电子垃圾的方式比喻为“19世纪的工艺处理21世纪的垃圾”。
图为2007年4月17日,广东贵屿,一位民工用火烤一块电脑主板、
电子垃圾交易最开始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兴起,并使当地农民迅速致富。以广东贵屿为例,全镇15万人,有12万人从事电子垃圾行业,每年处理电子垃圾数百万吨,交易额达7500万美元。经过十几年垃圾拆解业的发展,贵屿早已成为一个富庶的小镇。
图为2005年11月20日,广东贵屿,手工拆解下来的零部件。
然而贵屿的富裕是用环境恶化作为代价换取的。
图为2003年12月5日,广东贵屿,焚化电子产品释放大量重金属于空气中,人们在躲避露天焚烧引起的烟雾。
由于大量倾倒电子垃圾拆解后的各种废件,贵屿绝大部分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铅含量超出欧盟安全标准两倍,已经不能饮用,居民的生活用水需要通过购买。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街上穿梭的卖水车成为贵屿一景。
贵屿当地居民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妇女流产几率是平均水平的6倍,而当地70%儿童的血液中铅超标。
图为2009年5月18日,广东贵屿,居民在严重污染的河水中洗衣。
在谈到当地的环境问题时,大多数贵屿人选择了沉默或回避,不过在谈到子女的前途时,他们的态度都明朗起来:希望孩子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后离开贵屿这个饱受污染的地方。
图为2005年5月26日,一名妇女坐在一堆电子垃圾里喂孩子吃饭。
近年来,人们逐渐放弃了电子垃圾回收业,但贵屿并没有失去它“世界电子垃圾中心”的称号,约20万外来农民工拾起了昔日贵屿人得以发家致富的“电子垃圾”。
图为2009年5月18日,广东贵屿,三名正在进行垃圾拆分工作的外地女孩。
更可怕的是,电子垃圾产业开始向内地转移,许多内地城市悄悄地从沿海城市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图为2010年12月18日,重庆,一名工人在江边焚烧电子垃圾。
不好好规划、指导,这就是一个断子绝孙的恐怖产业。附近的汕头大学的报告说,这里的流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虽然这里人人知道这个产业危险,后果恐怖,但还是人人在乐此不疲。图为贵屿的一家幼儿园,周围民房外堆满了处理过或即将处理的电子垃圾。每天晚上,幼儿园后面都会有作坊烧电子垃圾的边角料。 最突出的表现是,考勤表上这家幼儿园孩子请假次数明显要多于总园。
这里的作坊加工电子垃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粉碎加工、融化加工和筛选。大量的粉尘便由粉碎加工产生,融化加工更多的是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早在十年前贵屿就已经没有人敢喝地下水了,一部分饮用水来自山上,一部分就是购买纯净水,运水业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因为污染,这里的田地颗粒无收。
贵屿的河是黑的,天是灰的,空气中都是刺鼻的气味。我们只待了一天,因为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头晕恶心。实在难以想象那些人怎么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看着他们我真的觉得很痛心!
赚钱。这是记者在贵屿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工人们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烧板有毒,所以工钱相对就比较高;要想挣到更多的钱,还是要去洗金;如果在哪里觉得呼吸顺畅了,觉得哪个地方环境好,那个地方就是最穷的;贵屿的外来人口中,88%的人患有皮肤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等疾病。何女士做这个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后来因为怀小孩才停止工作。她说,贵屿周围烤板的太多了,那个味道很难闻、很臭。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被电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