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游纪念堂看被掩盖的真相(williamhill官网 )
国父铜像(网络撷图)
我去了国父纪念馆和蒋中正纪念堂,那里给我留下不完全一样的感慨,使我对他们的建国治国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终于明白中华民族的宿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个人品德在历史胜负成败上的作用甚至相当有限。
国父纪念馆像一顶巍峨的古代冠冕,前面的屋顶高高翘起,门面非常宽大,跨上几级台阶就可以进入一个四五层楼高的大厅,正中有个孙中山的坐像,看上去是铜的。他要比普通人高大很多,也许蕴含着他是个伟大的人物。这个铜像在一人多高的座基上。座基的两侧是两面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座基前面刻着一段由右向左的金色大字,估计是总理遗言。座基的两边有两盆芭蕉树,前面有一排花。座基的前面是一大块红地毯,两边站着两个与慈湖一样的士兵,他们孔武有力,眼皮不眨,纹丝不动。在大厅后面的白墙上两边有着两幅很大的画,看得出是在介绍孙先生的革命业绩。站在这个大厅中,很能感受孙先生建立民国的艰难和不易,还有三民主义建国理念的深刻和符合历史趋势,不管是“联俄,容共,扶助农工”,还是“军政,训政,宪政”,只是大陆官方认定,中华民国国祚不长。
大厅的两边是陈列室,摆着抗日战史,除了各种实物和照片外,最让我震撼的是所有战役的汇总,其中22个是国民党打的。其规模,歼敌数量,战争的惨烈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许多描绘,但是,我们只知道蒋介石不抗日。历史的真相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中正纪念堂(网络撷图)
未竟的政治理想
我们从大忠门进入蒋中正纪念堂,这是个白墙蓝顶的建筑,下面是很高的墙面没有门窗,上面盖着两层八角形蓝色琉璃瓦的飞檐,顶尖是黄颜色,下面有两层平台。正门两边的台阶很有气势,中间有个有着雕刻的斜坡,与天安门金水河台阶中间的斜面很是相似。站在拱形大门可以看见正面大门的牌坊,它有五座门,每座门上都有个蓝色琉璃瓦的飞檐,中间门最高大,门匾上写着自由广场。据说原本是大中至正,与另外两个大忠门和大孝门遥相呼应,呵成一气。后来被陈水扁改了,只能听之任之。这就可惜了原本与传统文化一体化的结构,进入牌坊,有两座黄顶红柱的古典式建筑,一是音乐厅,另一是戏剧院。与中正纪念堂组合一起,加上一个很大的广场,形成很有气势,甚至让人有些震撼的建筑群。
蒋先生铜像(网络撷图)
纪念堂有个拱形的正门,进门就可以看见穿着长衫的蒋先生坐在那里,基座的两边是青天白日旗,下面也没有摆放花,只是在基座上刻着蒋先生的遗嘱,“自余束发以来……无时不以耶稣基督和总理信徒自居……。”后面墙上自右往左镌刻着“伦理”,“民主”和“科学”6个大字,下面各有一段小字对之做出简要的阐述。看得出蒋先生特别注重传统道德,他老是穿长衫可能也是作为维护传统道统的象征。确实“伦理”应该为此三者之首,因为它关系个人的修行,而国家管理则需要“民主”,“科学”位于最后,因为前两者是价值观,而后者只关乎工具和手段。纪念堂的屋顶是个巨大的青天白日,代表着蒋未竟的政治理想。
蒋夫人才华洋溢
在这个大厅的后面是蒋先生的纪念馆,里面摆放着蒋先生的用品,从饭碗到车辆,从照片到服装,从办公用品到书籍图画,各种各样,应有尽有。在最后一个大房间里,有个蒋先生的蜡像,他坐在一个很大的办公桌前办公,两排沙发是接待客人用的。这个很大的办公桌对着客人的一面也有抽屉和扶手,据讲解员说,是蒋先生为了缓解客人的紧张,让他们感觉在自己办公室一样而订制的。最令我惊讶的是两边橱窗里挂着的花卉国画都是宋美龄画的,据说很有名家的功底和才气,东方女性雍容华贵的气质隐约画上。难怪在开罗会议上,她赢得了罗斯福总统的很高评价,并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对华援助。只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这厢没有给她充分应有的评价。
从人品道德上讲,蒋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至少追随蒋的人,哪怕是犯上作乱的都能得以善终,更不用说其他袍泽下属了。然而,蒋还是只能在小岛上了此一生,可见,个人品德未必是历史选择的主要依据。也许对个人的评价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雨打风吹去”,但必须让平和公允永远存在,惟其如此,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文章略有删节)
- 关键字搜索:
-
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