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为国捐躯的利比亚人(williamhill官网 )


指挥官拉米恩深受部下的爱戴。

历时九个月的武装冲突,苏尔特决战终于给卡扎菲时代划上了句号。利比亚这场战争,一方的战士大多是自愿拿起武器的平民。最近刚在苏尔特采访的BBC记者海德反思,为什么他们自愿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天,是苏尔特决战的开始。

城南的道路上,挤满了坦克、卡车和士兵。枪炮声下,空气彷佛都在颤抖。但是,想进城,唯一的通道是一片非常危险的开阔地。

承担起这一任务的,是我们在总攻前已经跟随了一个来星期的一支队伍。

在利比亚动荡初期米苏拉塔争夺战中,米苏拉塔附近总计建立起大约70只由志愿者组成的队伍。

我们随从采访的只是其中之一。这是一支相对来说更精锐的部队。因为,指挥官拉米恩(Lameen)很有感召力。

“说了算”

和其他一些志愿者不同的是,拉米恩有一定的军旅经验。但是,直到今年早些时候利比亚局势开始动荡的时候,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米苏拉塔巨大的钢铁厂中度过的。

他身材不高,走起路来明显地一瘸一拐,炮弹碎片造成腿部受伤留下的后遗症。

但是,拉米恩有洪钟般的嗓音,一脸浓密的黑胡子,双眼炯炯有神,他能指挥得动自己的部下。吼一声,一般足以让部下立刻行动起来。这样的权威,在利比亚其实并不多见。

同时,拉米恩坦诚、好客、风趣,一见面,立刻就能让人产生好感。

但是,那天早晨,面对狙击手的子弹,拉米恩手下的士兵却不肯开着卡车改装成的装甲车往苏尔特闯了。

我离得太远,没有亲眼看到下一幕。但是,拉米恩手下的战士后来告诉我,拉米恩决定,必须拿出榜样的力量,带头往前攻。

他胸部中了两枪,死在好朋友阿齐兹的怀中。


阿齐兹最小的一个孩子才刚刚满月。

有家小

拉米恩身后,留下一个只有八个月大的女儿和怀孕的妻子。

我在苏尔特遇到过的大多数战士,都是情绪激动的年轻人。他们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拿着生命去冒险。风险,不仅仅来自他们莽撞地闯上战场,还来自他们轻率地对待从卡扎菲手中夺来的武器。

但是,拉米恩和阿齐兹并不是这样鲁莽的年轻人。他们两人年纪都更大,非常清楚自己的家庭责任,也深深知道亲人丧生带来的痛苦。

他们曾经在米苏拉塔经历过好几个月的艰苦巷战。难道,就不能拍拍手说,我已经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把苏尔特决战留给别人去打吧。

我们阿齐兹相处了很长时间。阿齐兹原来是体育老师,有六个孩子,最小的一个穆罕姆德才刚刚满月。我问他,你决定离开家、重返前线的动力是什么?

他说,“直到这一切都结束的那一天,我不能停止。我必须看到战争的终结 。为了报答那些已经在战争中丧命的人,为了报效我们新生的国家,我必须这样做。”

爱国心

过去几个月的冲突中,利比亚人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利比亚一位知名女性向我解释道,“在你们国家,爱国、在乎国旗那样的东西,都不时髦了。”

“但是,在利比亚,你必须知道,在卡扎菲的统治下,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国旗、真正的国家。一切都是卡扎菲个人说了算。改国旗,改政治体制,甚至国家的名字。我们不过只是他的道具。所以,为了国旗而战,为了我们国家的新生而战,对我们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日记解释了乔纳森•海德的外祖父为什么选择到海外去打仗。

家庭史

我觉得,理解这种观点并不太难,因为,我正在重读外祖父留下的日记。69年前,盟军追击非洲军团时,我的外祖父也曾经经过利比亚同一个地区。

事实上,1942年,他就是在离苏尔特不远的地方过了个圣诞节。他在日记中描写到,苏尔特几乎被战争摧毁了,到处都是地雷、陷阱,他们几乎哪儿都不敢去。

外祖父的日记是写给我母亲的。母亲是他唯一的孩子,出生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外祖父从来没有指望能活着回来,他希望女儿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身边的人和事的看法。

英雄感

外祖父当然也是时代的产物,对大英帝国忠心耿耿,坚信西方世界观的优越。

但是,从日记中也能看出,外祖父很宽厚、幽默、有原则。当时,他的年纪相对更大,可以选择在更安全的大后方为战争尽力。他试图向母亲解释,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他选择到海外前线去。

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体格健全,我热爱自己的国家。我真心希望,能在国家面临困难的时候,和其他的人一样,尽到的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这样说、这样写,很难避免被人说成是英雄主义。但是,这就是我的真实感想,是我上前线的主要原因。因为,和别人一样,我也不愿意被打死。”

1943年,我的外祖父失踪了,据信阵亡。

我不知道,指挥官拉米恩给身后的幼子留下怎样的记忆。但是,我希望,将来,他们也能够认识自己的父亲,懂得他为什么选择拿生命去冒险。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