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瑞中交流的障碍
无论是初到瑞士,还是与瑞士人交往已久,中国人遇到的首要难题便是语言;然而历尽千辛万苦,跨过语言关,却发现自己对异国的文化,还只是雾里看花。
谁能拨开交流中的迷雾,让瑞士人与中国人坦诚相见,互见对方眼中的“我”?
9月13日周六下午,一位旅居瑞士30余载的华人,和一位多年从事瑞中两国商贸联系的瑞士人,在“苏黎世中国人协会”所提供的讲台上,为听众们奉献了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经验、体会与感受,希望以此帮助旅瑞的华人学子们,克服瑞中交流中的障碍。
瑞士人眼中的中国人
对瑞士人来说,中国人只是众多“外国人”中的一类,然而“这类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集体意识强;中国人从不直接发表意见、重视和谐,不会随意提出批评;中国人总吃中国饭…
当“瑞中方案”服务平台创始人David Sieber先生提出这个问题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开始畅所欲言。这些印象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Stereotyp),尽管都是偏见,但却是认识陌生事物的“敲门砖”。
Sieber先生参阅整理了很多瑞中两国人心目中对方形象的“条条框框”,比如瑞士人整洁有序、中国人思维敏捷等,当然这只是普遍印象,不可一概而论。但他指出,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东西方的思维差异确实较大,中国人比较缺少创造性思维,很少具有批评的态度,不太擅长独立研究。
接着Sieber先生从童年、婚姻、家庭、事业等几个方面结合个人经验及理论研究进行了瑞、中两国文化的比较,特别精彩的是,他还对2008年的两大体育盛事-瑞士举办的欧锦赛和中国举办的奥运会进行了对比。最后他向在瑞士生活的中国人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令在座的中国来宾受益匪浅。
火烧眉毛还是火烧指甲
对很多生活在瑞士的中国人来说,学习德语是“燃眉之急”,但瑞士人却说这是“brennt unter/auf den Nägeln”(燃“甲”之急),通过对德文、中文的潜心对比研究,旅瑞多年的朱文辉先生发现了许多诸如此类“语言的乐趣”,并且在当天的活动中与听众们分享。
他认为,通过发掘这些语言的乐趣,可以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而隐藏在这些固定短语背后的,还有瑞士和中国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在翻译工作中,他曾碰到过这样一个词-“问道于盲”,其意是:比喻向一无所知者求教,他很自然地将其翻译为:einen Blinden nach dem Weg fragen(向一位盲人问路)。
然而一位瑞士朋友在仔细问过这个词的引申义时,向他建议道:用“verlorene Liebesmüh(直译:失去的爱的努力)”似乎更好。因为这组德语的意思是:献了殷勤白费劲,也可引申为在白费力气。而向一无所知者请教,不就是这个意思么。中文直译却有轻视残疾人之嫌。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文辉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其实在每组词的背后,都折射着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及认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普遍采用“残废”称呼残疾人,甚至很少有人意识到其中的不妥;然而最近数年,特别是在残奥会后,相信这个词将逐渐销声匿迹。一字之差,一词之别,对残疾人的尊重与重视已跃然纸上。
真正的交流
13日当天,苏黎世理工学院(ETH)的阶梯教室内近百人济济一堂,既有讲一口流利英语对德语“跃跃欲试”的中国学人,也有“牙牙学语”般初学中文的瑞士人,但更多的是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和急于融入瑞士社会的中国人。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就是要搭一座桥,既要帮助中国人跨越和本地人交流的障碍,也要创造一个让瑞士人和中国人相互认识、了解和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苏黎世中国人协会”的执委洪瑜沁女士说:“最近奥运期间,围绕着西藏等问题,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很多都是因为普通的瑞士人对中国缺乏了解造成的。只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带来理解与宽容”。
洪瑜沁女士还是一位中文教师,她表示:苏黎世中国人协会的下一步将是在苏黎世举办一个“汉语角”,希望为想学中文的“老外”提供一个汉语环境,也为想学德语的中国人提供一个结识当地人、了解当地社会的机会。
- 关键字搜索:
-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