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机构升级 一国两府发酵

【看中国记者万厚德综合报导】台湾驻香港、澳门官方机构7月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与此前名称相较,位阶拉高不少,但也引发在野人士对台湾或遭“港澳化 ”的忧虑。分析家也指出,港澳机构的名称升级,似乎是呼应北京学者不久前再度抛出的“一国两府”主张,对此,台湾领导人认为“都可以谈”,中国当局则表示这只是学者的个人观点,“试水温”的氛围浓厚。美国学者则认为,一切玄机尽藏细节中。

台湾与香港、澳门关系有了重大变化,7月起驻港澳官方机构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有别于台港原先的“中华旅行社”,与台澳的“驻澳门台北贸易旅游办事处”。地位的提升,让台湾执政当局颇为振奋,但态度上则显得低调节制。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表示,港澳过去在很多方面非常谨慎保守,几乎不存在官方联系关系,这次机构更名不只是名称的形式,还包括地位的提升,功能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尊严的保障,的确是台港澳关系45年来最大的突破,这和他“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主张是一致的。

台港澳间,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官式往来,去年才有司级官员互访,三地互设办事机构议题一年前提出,经过8个月的磋商才获致结果。不过细看内容,港府态度相较保守得多,只说决定年内在台湾成立“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没有细节;澳门政府发言人则说,办事处属局级部门,并已订定10至15名工作人员的编制,行政长官将适时公布人选,显然已有腹案。分析认为,这与曾荫权一切向北京看齐的唯诺个性有关。

有评论指出,台湾驻港机构更名一事其实已经拖了多年,这是港府政策执行的问题,香港在对台重大事务上,跳不出北京指引的范围。至于执行的灵活度,则须看负责官员的勇气和胆量是否足够。

引发台湾遭港澳化忧虑

据传,这次台港澳关系的重大变化是习近平接管港澳事务后的推动下所促成。自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中国,两地政府当局因有“钱七条”之限,视台港、台澳关系为雷池。香港回归前二年,钱其琛宣布处理香港涉台问题的七条基本原则和政策,也适用后来的澳门。按照“钱七条”规定,港澳与台湾进行的官方往来、商谈、签署协议和设立机构,属于两岸关系的范畴,须报北京批准。而自习近平主管港澳事务之后,力主港澳与台湾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方促成此一关系发展。

不过这次更名遭到新台湾国策智库执行长罗致政的批评,指台湾地位或将因此“港澳化”,可能波及台湾在非邦交国的驻外馆处地位。他警告说,北京恐以此模式推动台湾在非邦交国机构的“改名”,罗致政认为,若是这样,就不是突破,而是猪羊变色,这不是台湾在港澳机构的地位提升,而是被拉到与港澳地位一样的低,像香港驻上海的办事处也称类似的“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这结果将是彻底的港澳化。

台湾在野人士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原由。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楚树龙,无视大陆官方过去强烈反对“一国两府”的态度,近日在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撰文,第三度重提“一国两府”概念,主张两岸若展开政治谈判,应协议维持“一中各表”的台海现状,进而相互接受、承认对方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中央政府”。此一论点,中国当局竟然未做回应,并随后宣告台港澳名称“升级”,进而引发台湾民间对“两岸统一”议题的联想与朝野争议。

不谈主权谈治权 民主不到位都是空谈

台湾民进党立院党团表示,“一国两府”的说法是化妆后的统战;国民党立院党团书记长谢国梁也认为,这种说法与台湾民众的期待有很大落差,而同为国民党的林郁方立委也认为,真正要解决两岸的歧异,必须靠中国民主化到一个阶段。不过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则表示,“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才是一个稳当的做法,“我觉得可以谈,可以讨论。”

楚树龙指出,目前“一个中国”政治现状是靠两岸各自片面决定,任何一方随时都有可能改变现状。因此,即使国民党胜出,但两岸关系要从“九二共识”再向前推进将很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若是明年台湾总统大选民进党获胜,两岸关系更可能停滞不前;因此,楚树龙主张,两岸应该接受目前两个对等政府的现实,以对待正常政府的方式,称呼对方的领袖及官员。楚树龙还说,“在两个政府相互承认时,不必拘泥于谁是中央、谁是地方,不必讨论。这是以后的事。”楚树龙在后续的采访中强调,一但马赢得大选,两岸关系政治问题的部分就不能不谈,而这段谈话也难免让人有“从外围试水温”的联想。

台湾民进党立委高志鹏认为,与中国高层关系密切的楚树龙的说法,是典型中国学者进行的文宣战、意识型态统战。“一国两府”说法终究仍在一中架构下,是请君入瓮,若马愿意接受,无疑是自我矮化,进入中国的陷阱,因为各国唯一承认的还是中国政府。

国民党籍立委林郁方则表示,目前能做的就是维持现状,两岸应不断透过交流、对话来消除敌意,在经济上共存、共赢,在军事上,则彼此减少冲突可能性。林郁方认为,真正要解决两岸的歧异,必须靠中国民主化到一个阶段,人民可以当家作主,中国政府完全民主,两岸之间在政治上的歧见才可望消除。

中央警官教授董立文也认为,一个不能善待自己人民的制度,如何去统一两岸?持续对异议人士的打压,只会增加台湾人民的疑虑与反感,这根本上是不利于两岸进一步的政治谈判。

至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则强调“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一贯主张,认为两岸无需在主权上多谈,但应该认同双方的治权,而这也呼应了楚树龙的说法。他表示,主权是两岸核心问题,短期根本不容易解决,但他认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可找出两岸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只是“这个阶段可能很长,没有办法现在就预测要多少年”。他强调,在时机尚未成熟前,保持现况,维持繁荣是最佳解决方案。不过评论认为,马英九的这番陈述,旨在化解民进党对他“躁进统一”的批判。

未来趋势 多方看空

虽然楚树龙认为,马如果明年连任,两岸将无法避谈政治议题,但是多位学者对明年台湾总统选举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不表乐观。

在一场由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与台湾政大所举办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哈佛大学研究员戈迪温表示,马政府和中国协商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一个不存在的迷思,双方只是在一个不稳定的基础上维持一个彼此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现状,这种现状本身就不稳定,而两岸目前正处于这种危险的现状中。

台湾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丁树范认为,明年总统选举民进党得票数必定会增加,国民党难以维持立法院过半席次,因此无论输赢,从台湾内部权力结构来分析,马英九将受到牵制,两岸关系也难以再有突破。而蔡英文若是胜出,中国必定会对她有一段观望时期,在两岸交流上不会如对马英九般作出更多让利。

美国国家战争学院教授瓦特森(Cynthia Watson)也不表乐观。她说,两岸对彼此的最终目标无法妥协,台湾想要维持自治的现状不一定能够长期持续,台湾希望通过两岸交流逐渐影响北京对台湾的政策,这种想法也过于一厢情愿。

尽管多方对两岸在2012年的关系发展上并不看好,但两岸领导阶层仍旧酝酿着选后的政治对话氛围。对于楚树龙的主张,中国当局至今未予评论,国务院对台办发言人仅表示,这只是学者的个人观点,并重申一个中国的一贯主张。评论指出,从后续的发展观察,与其说是楚树龙抛出“一国两府”的观点,倒不如说是中国高层来的真切。自2000年起,北京的基本定调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这暗示“一国两府”并没有被排除在大陆可接受的统一模式之列。

美国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沃尔特.洛曼(Walter Lohman)认为,两岸关系要用什么模式决定,在进行政治会谈的时候,应该是由有关各造自行决定。只要是台湾人民通过民主过程讨论,并且同意这个模式,就没有问题。但从分析上来说,“玄机是在细节中”。沃尔特对此并未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过评论指出,对于一中的解释、两府的内容认定都有不小的空间,同时,两岸民间的往来日趋密切,“以民促官”的趋势更为明显,而ECFA的15项协定,也已具有法律定位,这都逐渐形成了两岸未来政治格局的框架,中间的“玄机 ”也就不言可喻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