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转向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通胀的加剧,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面临转向,全球紧缩预期增强,国内连续的紧缩政策累积效应也开始显现。短期A股市场将面临调整,7-8月份可能开始新一轮上涨行情,6月末、7月初为布局时点。

美联储货币政策或转向

美国失业率下降和CPI快速上升将推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一季度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个人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连续增加、消费支出继续扩张、工业生产向好。2月份个人储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由1月份的6.10%下降至5.80%,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由1月份的1.20%增至1.60%,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升至77.40%,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继续增加至75.34%。经济向好之下,美国失业率回落至8.80%,连续4个月回落。在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推动下,美国CPI呈加速趋势,3月份达到2.70%。在经济复苏、失业率下降、通胀加剧、各国纷纷收紧流动性的背景下,美联储面临着货币政策转向的选择,或者提前终止QE2,或者6月份QE2到期后,宽松货币政策转向,下半年收缩流动性。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导致美元指数的强势反弹,可能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金融市场的动荡。1月份以来各国纷纷进入加息通道,美联储坚持实施QE2,使得美元指数跌破2009年以来的74.23的低点;鉴于美国经济形势的好转,预计其挑战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70.68点的可能性不大,美元酝酿着反弹动力。4月末、6月末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是美元走势的重要时间窗口。

三季度国内通胀有望回落

中国经济二季度可能延续减速趋势,成为全年低点。随着CPI的上涨,消费扩张受限,人民币升值和巨额外汇储备压力下,出口顺差有望继续缩小,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下滑。

此轮CPI周期峰值将出现在三季度。2002年以来,中国通胀周期从底部到顶部一般8个季度左右,此轮上涨底部在2009年二季度,2011年三季度有望见顶,与CPI的翘尾效应、PPI的滞后效应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相一致。

货币紧缩政策二、三季度将密集出台。中国2010年M2/GDP比值为1.82,而日本2009年为1.62,存在一定的货币超发。随着人民币升值进程的加快,热钱流入规模明显增加,一季度按照新增外汇储备法估算达1677.6亿美元。2010年以来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加息,但仍呈负利率。近期货币政策或视CPI走势出台,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主要对冲工具;预计二、三季度将会加息2-3次,与CPI的回落相对应,有望在四季度恢复正利率。鉴于美日的教训,房地产调控将长期保持高压态势。

二季度末为布局时点

宏观政策二、三季度预计将保持紧缩。二季度末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回落,国内三季度CPI到达峰值,随之宏观政策有望放松,经济增长加速。

截至2月份,M2与境内上市公司流通市值比为3.59,处于历史最低值。货币总量的限制下,A股市场将难以出现大幅上涨,总体可能呈现箱体震荡或抑制性上涨行情。

一季度市场完成了一次从创业板、中小板到主板的行情切换。截至4月22日,沪深300、新综指市盈率(TTM,整体法)分别由14.41倍、15.11倍升至15.34倍、16.4倍,中小板、创业板则分别由44.93倍、65.63倍下降至42.11倍、55.29倍。

目前金融、地产股的低估值,使得沪深300、新综指的市盈率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创业板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中小板估值处于2009年以来中等水平,中小板和创业板调整可能进入尾声,有望在主板调整期间启动。

从沪综指技术形态看,市场进入2900-3150点一线密集成交区,存在回调2700-2900点一线箱体确认支撑的可能,同时完成权重股到中小板的切换。调整的起点对应美元指数的反弹,结点可能对应国内通胀的缓解。预计市场5-6月份走势为2800-3150之间的箱体震荡,期间可能有一波较大调整;确认支撑位后,7-8月份可能开始一轮上涨行情;6月末、7月初为布局时点,该轮行情可能冲高3300一线。

建议关注调整幅度较大的医药、消费等防御性板块,受益通胀的焦炭、化工板块;二季度末市场调整完毕后,可以关注环保、海洋工程、光伏等新兴产业板块;在大盘震荡期可以波段关注水泥、地产、保险、银行等板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