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鸟叫得比较大声(williamhill官网 )
秋天里的落叶是孩子们上课的好题材
春天来临,冬天的积雪融化了,好不容易可以不用再踏着厚厚的积雪走路上学,我与儿子间的对话,似乎也因为天气的转暖,随着“春天”起来。
“春天来了耶,你听,小鸟已经在树上叫了。”陪小K上学的途中,我随口对小K这么说。
“冬天也有鸟叫啊,但是春天的鸟叫得比较大声。”小K边走边回答著。
“?……”我一头雾水,问道:“春天的鸟叫得比较大声?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说的啊。”小K煞有其事的开始解释:“因为春天来了,鸟要叫大声一点,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哈哈,没想到,德国的生活教育教得这么仔细。在四季如春的台湾长大,我真的不知道春天的鸟儿与冬天的鸟儿有什么差别,如此说来,连叫声都有差别呀?
欧洲因为四季变化明显,因此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乐趣。秋天找叶子,认识树木;春天找寻鸟类、认识鸟类;冬天下雪出去看雪、玩雪;夏天在学校里冲凉、玩水……。
再想想,住在四季如春的福尔摩沙,我们究竟认识了多少鸟类?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总在努力背诵著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却通常对身边的生活与环境一无所知?
德国小学教的不只是识字、不只是知识,相反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得教会孩子怎么“生活”。
也许你会问,生活有什么好教的?其实生活学问可大了。
小学毕业之前,会简单的烹饪吗?你知道四季成熟的果实是什么吗?你知道哪些野生的果实是不能吃的吗?知道哪些是你所居住的城市或地方、特有且珍贵的鸟类吗?即使唸到了大学毕业,大多数的台湾学生对这些问题还是不怎么清楚。
在德国,这些就是老师在小学的课堂上、生活上所教授的“课程”。孩子从课程中学习食物是怎样来的、要如何珍惜食物;四季变换要如何穿衣;所居住的房子是用什么建筑的、古代的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不论骑车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些不就是所谓的生活课程吗?而正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课程中,孩子还可以学习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有趣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知识。
在德国小学的教学课程中,有一门课叫做“Sachunterricht”(生活常识课程),在这一堂课程中,老师用既有趣又富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社会、自然等等的学习项目。不但学知识,德文的单字也同时在累积。
例如有一回,老师请孩子带用麦子做成的食品到学校中来。在德国,面包是主食之一,许多面包是用麦制成的,老师会告诉孩子麦子长什么样子、麦子的生长情形、吃麦子做成的食物有什么好处。更有趣的是,这一门课还告诉你所有家畜的怀孕期究竟有多长,一只小乳牛从乳牛妈妈怀孕到分娩,需要几周;小鸡几周会孵化…… 等,这些我们从小到大,从来都不知道的问题。开了这一扇有趣的知识之门后,对这些生物有兴趣的小朋友,就会试着去找更多的书来阅读,以获得有关的知识。
这样的生活教育,不只在小学,其实幼稚园老师就开始启蒙,让孩子们认识环境、学会保护自己、也尊重并保护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有一次因为出门办事,我正巧经过儿子就读的幼稚园,看到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出来“放风”,到附近的公园玩耍,老师带着孩子们,就像是大家一起散步,边走边一一介绍路边的植物和风光。偶尔有一只小刺猬,从他们面前摇摇晃晃而过,老师还会让大家停下来观察,并且让小刺猬先过呢!经过一株植物时,老师在一棵果子长得像蔓越莓的小树前,停了下来,告诉大家:“这种果子是不能吃的。”并仔细的告诉孩子怎样分辨可食用与不可食用的类似植物。
你说,才幼稚园的孩子,会懂这些吗?其实有时候,我们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老师这样的生活教育方式。我发现,大部分的德国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真的都认识这些在居住环境附近的植物,并且能分辨它们是否有害呢!
所以德国小学的老师,除了是孩子们的知识老师,也是生活上的启蒙导师。
还记得有一年秋天,老师要孩子们带秋天的果实到学校,所以那个周末,我们几乎都在森林里捡栗子。有趣的是,捡了一大堆的栗子,我还兴致勃勃的把它们拿来试试看,想做成糖炒栗子呢,结果小K告诉我:“这种栗子不能吃啦!”让我空欢喜一场。原来,栗子还有分能吃、和不能吃的呀?
有时小K还会告诉我,要如何对待野生的小动物。
例如有次看到一只仿佛是被晒死在路旁的小刺猬,小K就跟我说:“秋天的时候如果妳在路上遇到一只Iger(刺猬),妳可以先用水果和树叶喂牠,然后把牠放在有食物的树丛或树洞里,这样牠才可以过冬,不然在冬天里没东西吃,牠是会饿死的喔!”我才知道,原来这种小刺猬是吃叶子和掉落的果实呀!
小K还说:“妈妈,冬天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在我们家花园的树上放一个小房子,里面放一些鸟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老师说,冬天里有一些小鸟找不到食物,会饿死,所以我们要帮牠们准备一些食物。”
原来如此。难怪在冬天来临前,德国超市里会放著一堆堆的鸟食贩售给客人,原来是要帮助小鸟儿们渡过严寒的冬天呀!我唸到大学毕业,这种小学的常识,却知道得很少。德国小学也帮台湾来的妈妈我,上了一课呀!
瑞士教育权威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说:“人从玩乐中学习思考与探索。”
相较于德国这样的生活教育,我开始回想着,从小到大,我总是只会吃著蔬菜,连蔬菜长什么样子,也是到结婚之后,因为经常烹饪、到市场买菜,才渐渐了解的。但是儿子在德国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说出我们常吃、只有欧洲出产、连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称,甚至,只要给他清单,他就可以上超市帮我买菜,比老公买的还正确!
每学期德国孩子上课都有不同的主题,让课堂上的学习,既快速有有趣
这就是生活。不管书唸得好不好,成绩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所以在欧洲的孩子,男生也需要学煮饭。欧洲生活费颇高,天天外食不是大多数人负担得起的,因此人人会烹饪,是件重要的事。虽然如今欧洲超市里已有许多现成食物提供给消费者,但是学烹饪这件事还是相当被鼓励的。在一般小学里,从二年级开始,就有课后的烹饪课,供孩子选修参与。小K二年级时就参加了烹饪课,在草莓盛产的春天里,烹饪老师教他们做草莓奶昔、草莓果酱;秋天果子成熟时,教他们做杏桃蛋糕,也教他们如何用煮好喝又健康的茶。不但学习烹饪,孩子们还学会选择当季的食材,既有趣又富有知识性。
在台湾,多半的的孩子知识丰富,但生活常识却显不足。
除了知识之外,生活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并不值得鼓励。如果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既能体验生活周遭的事物,又可以有知识上的获得,这样不是很好吗?
在德国时,只要给儿子清单,他便可以很轻松的帮我买回我需要的东西
原标题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 关键字搜索:
-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