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灰色童谣”在校园流行

 2011-03-21 21:2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近几年来,根据古典诗词和流行歌曲改编的一些另类童谣,也有人称之为“色童谣”在校园里悄然流行起来。这一现象背后折射的是怎样的社会现实,如何让“灰色童谣”远离校园?

类似“床前明月光,李白打开窗。看见X光,全家死光光”,还有“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等等一些根据古典诗词及流行歌曲改编的“灰色童谣”,这些年来在原本纯净的校园里似乎有悄然流行之势。

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对记者说:“在我们学校里很多人都会唱这些。”一些家长对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吟唱这样一些不着边际,或意境消极沉重的所谓“童谣”表示忧心忡忡。

家长: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东西会影响到小朋友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人生观,不利他们成长。

但也有教育专家指出:目前真正带有暴力或黄色、恶搞倾向的“灰色童谣”在校园童谣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绝非主流。很多改编的“童谣”之所以能在校园流行,因为它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压力,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梅江区鸿都小学校长赖艳红:它反映了孩子们真实的一种社会压力。它的歌词改得非常切合他们的实际。“起得最早的是他,回得最晚的是他。不懂他的人是老师,不懂他的人是妈妈。”因为他们得不到正常的沟通,所以那种改编过的东西很能表达他们的心声。所以我觉得作为社会、学校、家长,最主要的一点我们要注意:“孩子们的世界就跟一片土地一样,如果我们不在上面种庄稼,那么荒草就生长起来了。”

赖校长认为,减少“灰色童谣”的入侵,一方面作家诗人要多创造具有时代特色、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儿歌、童谣作品,最重要的还是社会、学校、家庭都来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和对立情绪,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赖艳红:我们在校园内多播放经典的古诗词、诗文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多提供一些优秀的童谣给他们诵读,然后我们的中小学生多开展一些童谣比赛,把优秀的作品拿来传诵传唱,这也是一个丰富孩子们心灵的途径。久而久之,他们对这些耳濡目染的话,他们的价值取向、文化取向自然而然就会有善恶之分,他对童谣就分得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还有,我觉得社会、学校、家庭也好,还是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们参与,营造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家庭的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的心声能够通过正常的途径表达、诉说,那么他们就不至于有很压抑,跟老师、家长对立,自然而然就不会通过那些童谣来传递自己的那些叛逆、反抗、对社会的不满的现象。

来源:中广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