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日报》署名徐立凡的评论称:“与大自然肆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如此重创袭击下,日本内部社会秩序却保持了极其稳定的状态,令外界印象深刻:市民上街避难主动让出主干路,楼道避难分坐两旁让出中间通道,安静地排队候车或商场购物,教师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闭电源,公共电视台多种语言播放震情及自救方法,学校、公园等公共避难所迅速搭建简易厕所等设施,这些场景呈现出的,是一幅全景式的高效、专业应对地震和次生灾害的公共秩序场面。日本平民面对巨灾的秩序感和镇定气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个社会面对灾害的韧性表达。”
广东《南方都市报》的社论称:“ 尤其更令人感佩的是,日本人表现出久经训练的淡定和从容,这使得强震后的社会处变不惊,秩序井然。日本全国危机处理机制即刻启动,地震应急机构高效率运行,地震半小时后通讯恢复,一小时后军队出动。电视台中断所有节目,灾情信息频密发布,有效地传递给国民。没有多少行政命令,国民按照中小学时就已习得的避难知识行事,自助互助。”
北京《新京报》署名和静钧的评论称:“在这危急时刻,人们见证了日本公共传媒的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正如《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所言,日本公共传媒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成为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 “以日本最大的公共传媒NHK(日本广播协会)为例,主播们始终保持镇静的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坚强。画面上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们呼天喊地的镜头,也没有第一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日本面临的灾难触动全球人心,对中国更具有深刻启迪意义,因为中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有很长的海岸带,并且正大力发展核电。科技先进如日本,安全意识强如日本,尚且无法阻止核泄漏灾难发生,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日本因地震发生的核泄漏事件,不会改变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安排。这番豪言壮语听了教国民寒心而非安心。”“如今强于防灾救灾的日本尚且在核灾难中痛苦挣扎,发展核电经验远逊日本的中国,更应该谦卑地从日本的经历中反省学习,全面检视中国自身的核电发展建设和规划!”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核能专家拍胸脯,称中国核电安全,但老百姓不会相信。你说日本是地震大国,中国何尝不是,从四川、青海到云南,年年有大震;你说中国核技术成熟,但日本技术更胜一筹,都无法阻止核泄漏,莫非中国真有抗九级地震的核技术?事实上,仅大亚湾核电厂过去一年就发生三宗外泄事故。风平浪静尚且如此,地动山摇不知后果如何。一个连奶粉都监管不好的国家,很难让人相信核电厂坚不可摧。”“这场灾难为中国各地竞相建设核电站敲响了警钟,当局有必要对高速发展核电的部署作出修正。”
北京《财新网》署名王以超的评论称: “我们丝毫不应该有隔岸观火的心态,尤其是对于中国核电行业而言,潜在的影响,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我们一定要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灾难明天早上降临,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千万别告诉我不可能,先回答我:你是否准备好了?福岛事故的最惨痛教训,就是昨天你没有想到的极端情况,很可能就是明天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