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如中弹 谁让子弹飞

截至1月20日,上市只有7个交易日的华锐风电距发行价已有18元之遥,如果中签者不卖的话,中一签已经亏损接近两万元了。“中签如中弹”的说法在“打新”大军里开始流行,这种“中弹”正常吗?又是谁让新股这种“子弹”漫天飞?

新股破发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没有人会对此大惊小怪。只有在A股,新股破发才会被众多投资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条无风险参与市场的路被堵上了,不适应也就在所难免。

客观地说,“中签如中弹”是市场化发行的结果之一。只有新股不断破发,申购新股的投资者才会停止申购,这有可能造成一些公司的发行失败,或者承销商承销多数股份。如此一来,下一批要上市的新股在询价的时候才能降低价格,发行市盈率才能趋于合理。如果发行市盈率合理了,新股依然破发,那将带来低市盈率发行,这个过程是依靠市场来自行适应和调节的,其过程可能要慢一些,但对资本市场整体来说,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在市场化发行体制下,新股发行失败终于有可能要出现了。

不过,我们既要看到“中签如中弹”这种市场现象的积极一面,也要看到其背后负面的东西。客观地说,让新股子弹飞的最直接源头当然还是出在询价机构身上,对于当前的发行体制来说,有些漏洞是亟待弥补的。询价机构如果和上市公司联合起来,和承销商穿一条裤子的话,新股定价就是一个降不下来的大“泡泡”,除非发行失败。只要能发得出去,价格宁高不低的做法将一直延续下去。这种做法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申购新股的投资者,高价发行的新股也拉升了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

至于发行体制中的漏洞,管理层应该接纳对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有益的建议,更应该从维护全体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来查缺补漏。存量发行只说不做,限售股比例过高、成本过低,让新股上市价格充满泡沫。这些明显存在的漏洞,弥补起来应该不难,应尽快出手治理。至于个别机构出于托价的目的,在新股上市之后频炒短线或者买新股砸盘的做法,也应引起管理层注意,最近上市的新股如四方股份、永辉超市都存在机构托盘的嫌疑。这种行为也是造成新股定价过高、让“子弹”继续飞的重要原因。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允峰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