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到底有多严重?

关注中国的观察人士历来认为,中央政府给出的数据并非准确无误。

中国是一个如此庞大的经济实体,而有关经济数据又如此不可靠,因此研究人员和投资者不得不竭尽全力收集各种信息“碎片”。彼此能够对得上的数据越多,整个经济状况才越有可能接近真实。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发布了去年12月的通胀数据,投资者应问问有关通胀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

中国政府通过发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显示通胀情况。按照CPI数据,中国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升4.6%,比去年11月份5.1%的升幅有所回落。一些投资者还在为CPI放缓大声叫好,但这是底线效应(2009年12月CPI升幅很大)和中国2010年为抑制通胀所实行的价格干预的结果。而这完全不足以说明中国的通胀情况。投资者如果把CPI作为衡量通胀压力的唯一指标,可能会低估中国经济过热的程度。使用其它指标看到的情况将会有所不同。

衡量国内通胀压力最恰当的指标是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CSD)。该指数是当前物价与实际消费支出的比例,可显示实际支出模式。另一方面,CPI则是基于一篮子商品与服务,其权重每年进行调整。但消费者偏好很难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保持固定不变,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涨价幅度较慢的商品和服务。物价迅速上涨时,CPI衡量下的通胀往往比CSD衡量的通胀要高。只有在国家统计局重新调整权重时,CPI才能反映出消费者偏好的转换。

中国并不公布消费者支出平减指数。不过还有一个GDP平减指数,也是通过计算两组数据的差值得出。国家统计局会公布实际和名义GDP增长,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这一可衡量年度通胀的GDP平减指数。从中我们会发现,GDP平减指数衡量的价格水平变化始终快于CPI衡量的通胀增速。

GDP平减指数显示,2010年10月至12月,中国通胀同比上升7.3%,而CPI显示的通胀只有4.7%。没错,中国GDP数据也同样不准确。过去几年实际GDP增长率异常稳定。但如果GDP平减指数算出的7.3%对通胀的评估过高,那么就意味着去年第四季度的实际GDP增长高于中国政府官方公布的9.8%,这一增速过高,对经济不利,使得人们进一步担心中国近来经济过热现象不断加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首先,尽管在中国,大部分价格可能是由市场决定的,政府部门却会对一些价格进行调控,比如能源这一重要的价格。每当通胀过高时,政府就会针对价格上涨最快的商品推出价格调控措施。2004年和2008年都是如此,去年食用油价格也受到了调控。CPI的计算会将这些受到调控的物价考虑进来(正因为如此,CPI上升幅度比没有考虑调整后的物价要小),而GDP平减指数则更可能反映实际的物价变化。

其次,国家统计局每五年才对CPI的权重进行一次调整,远远落后于消费支出模式的结构性变化。更糟糕的是,CPI权重不进行披露,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变化也不会披露;何况有些变化看起来还是暂时性的。国家统计局去年宣布,将从2011年1 月开始对CPI中的权重和成分进行调整,不过尚未披露具体的调整内容。据信目前食品在CPI中的权重约为34%,预计这一比例将降低;而目前约占14%的房屋的权重将上调。这些调整可能完全是出于对CPI计算的改进,不过鉴于调整的秘密性,并考虑到年度食品价格涨幅是房屋价格涨幅的近两倍,这样的做法自然而然会让人猜测CPI是一个“政治化”的指标。

不仅是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如此。资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一直在加速;工资的上涨也是一样。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引起数千打算跳上中国“大篷车”的投资者对他们的所见所闻持怀疑态度。中国在2008年经济刺激措施出台之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金,这些资金不顾北京方面所说的审慎的经济管理,不断在中国经济中四处闯荡,导致经济过热。

当全球金融危机踩下货币“油门”时,北京方面显然慌了。2008年年中,政府暂停了人民币的升值,重新与美元挂钩(这样出口商品有望变得更便宜),并不再限制依然庞大的外汇流入(如此,外汇流入就直接进入了货币供应),下令银行业发放具有历史性规模的信贷。2009年,广义货币的增加高达GDP的39%,2010年高达30%,而此前最高是 2003年时达到的27%。中国人表达了对目前西方定量宽松措施的惊慌,不过中国自己的货币宽松措施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8年,投资者对北京行动起来大战危机的方式惊叹不已。如今,他们应该对行动所带来的通胀感到忧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