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亚洲青少年在沉重的升学包袱下,衍生出严重的“迟发性青春期”的问题,很多人上了大学才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现在,联考的包袱卸下来了,孩子要往哪里发展呢?
“以前,孩子花很多时间在书桌上,现在,要走出家门,多观察人文、环境的变化。”信谊基金会亲职教育部谭合令说,父母甚至不必刻意带他们学东学西,只要给他们随心所欲的发展空间即可,事实上,孩子很多智能是潜藏在日常生活里。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最近更拟定一套如何在课余时间把学生“从教室赶到操场”的方法,除了明订提升学生“体适能”的中程计划,并且规定学校每年要办几次球类、游泳及运动会。就连国小的教育课程也决定自九十年开始,保留百分之二十的“空白课程”以便他们能够有更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并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如舞龙、踢毽子等民俗体育。
“现代父母要学习如何跟孩子玩?”友缘基金会副执行长黄伦芬说,智育不再是升学唯一的标准后,代表孩子人际关系的群育,将是各校最重要的取才参考,而亲子互动的品质,与孩子社团活动的成绩成正比,也是发觉孩子潜能的管道。
首先,父母应该抛弃自己的价值观,否则,孩子的学习就无法跳脱世俗价值。家长不妨以更开放的心态,让孩子自然而没有约束的活出自己,父母只要扮演辅导与辅助的角色,适时给予帮助即可。
创造力研究专家张世宗老师则提出,如果父母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应该尽量让他们尝试各种事物,并以他自己的独特方法进行实验,同时鼓励他们多运用想像力,发表独创见解,也尊重其独立思考能力。所以,父母最好不要把孩子固定在自以为是的框框里,只要提供他们自由、信任、快乐的气氛和支持的环境,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孩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