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证券市场草木皆兵因金融机构大而不美

银行再融资恐慌四起,预示了今年证券市场的动荡。

2008年年初,中国平安的千亿再融资计划将市场砸入深渊。虽然平安最后放弃融资方案,但从此拉开了金融机构大规模再融资的序幕。从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年中,金融机构基本上在唱扩大资产规模、不断补充资本金的主题曲。

老戏重演。平安再融资传闻让2011年开门红市场惊恐下跌,平安的澄清没有消解未来再融资的可能性。许多研究机构预测,平安未来3年可能再融资规模在150亿~500亿元不等。平安的公告给人遐想空间,称“目前没有A股市场再融资的计划”,但“将根据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状况做好后续资本的规划”。

银行酝酿中的再融资潮,是2010年再融资高峰的延续。2010年,工中建交四大行再融资超过2700亿元;另外,南京银行、浦发行等多家银行通过配股或是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三季度以来,农行、光大银行等纷纷上市。

如果你以为2010年融资再融资高潮是中国银行业在证券市场吸金的结束,如果你为农业银行上市完成了国有大型银行的改制上市、中国证券市场从此平稳发展而欢欣鼓舞,如果你以为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大蓝筹时代已经到来,就会犯下经验主义的错误,被市场狠狠嘲笑。

金融机构的再融资潮远未过去,为大扩张买单的时候到了。

大而不美的金融机构的风险已经在齐鲁银行身上小试牛刀,要避免未来的风险,再融资势在必行。准备再融资的农行去年刚刚完成IPO大计,募集资金220亿美元,却不料这只是打开吸金闸门的开始。1月6日晚,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发行人民币500亿元次级债以补充附属资本。这是意料之中的一只靴子。尽管在去年7月份成功实现了A+H股上市募资221亿美元,但资本充足率未达到监管要求,从上市之日开始,农行已经埋下了再融资的伏笔。

为什么金融股净利如此之高而投资者依然畏之如虎?

2010年再融资与大规模放贷之后银行利润不错。农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8.63亿元,同比增长40.2%。上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项俊波披露,农业银行全年利润率可以达到50%左右。不过,出于在顺周期内更多考虑逆周期的不良因素和负面影响的原因,对外宣布是35%。农业银行的“三农”板块并不是如外界想象的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是253亿元。加上农行节节上升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农行可以算得上大大的蓝筹股。预计2010年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将十分光鲜,但这又有什么用?照样大手笔再融资,照样是少得可怜的分红,照样是低迷不振的股价。更别提未来还有的大规模信贷项目盈利压力,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呆坏账风险。

银监会与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与要求层层加码,并不奇怪,大部分上市公司将压力与成本转嫁给了投资者。监管部门为中国银行业的审慎与一流的数据而自豪。央行一再明确告知市场,将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被写入了文件中,该框架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流动性指标、杠杆率指标的引入;债务工具的强制转股机制;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划分;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数额。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过去国际上对资本充足率要求仅为4%,其余4个百分点可通过债务工具来补充,这意味着普通股仅占资本金的50%甚至更低,而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中普通股占到了75%。核心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了9.6%以上。发行债务工具补充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而这种审慎规定是其他国家没有的。

补充资本金如果绝大部分由投资者承担,如果上市金融机构基本上以低成本的圈钱解决未来坏账风险,这种自豪也就褪色不少,充其量我们只能表示我国制度性的资金调动能力强,而绝不能说我国的银行竞争力强,财富分配体制公平。试想,银行为什么不靠利润填平缺口?成本与利润比的情况又如何?

中国证券市场光鲜的表面从来不说明什么问题。许多银行以圈钱为能事,很少给投资者带来真正的回报。不要抱怨市场非理性,银行股A股与H股价格倒挂,是因为市场意识到了未来的风险。中国证券市场大而不美的恐龙太多,而小而美、尊重投资者的公司太少太少了。

本文留言

作者叶檀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