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管新模式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兼容性
中国的经济界、知识界及政界近年在中国大陆企业如何成功引入和实行现代企管新模式的问题上有颇多的讨论。而在这过程中,却有一个关键点常被被忽略或绕开,就是企管新模式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根本上是否兼容的问题。
与一般的器物和技术引进不同,现代企管新模式,如“扁平管理”和“分权竞争”等的引入和实践需要相应的制度条件。
现代企管理念的萌生早可追溯至19世纪后期的美国。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当时美国的社会需求迅猛增长,随之企业的规模和经营领域迅速扩大,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旧式的企业主即经理人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一是因企业规模庞大,所有人多,不容易及时作出决策,二是企业开始需要比业主更有管理知识和运筹能力的专业经理人才,于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厂企的控制权逐渐转移至经理人身上。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近半数企业都经历了“经理革命”。此即企业“分权”的开始。
自然,社会需求是市场和经济制度发展的推动力量。而19世纪后期美国的社会需求为何会大量增长,更值得深究。
人的需求一般在得到充分的满足后才得以提升。历史上,通常在君王宽容开明,或朝廷的权力弱化,总之,在政府对社会的苛控减少之时,社会需求相应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当时美国的情况,从历史背景来看,是在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之后,社会的自由民主走向成熟的进程得到一个飞跃,民众的需求随之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不断提升,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面,国家的政治模式本身也必然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总之,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现代企管理念生成的主要动因。
发展到近几十年,从美国开始、在多国企业付诸实践的新管理模式,如扁平管理和分权竞争,更是企业的分权和企民的自主发展到极致的结果。
现实中国,一方面没有现代的政治制度,政治模式上不存在让权与共和,这首先就排除了企管新模式在中国自然形成或引入所需的必要条件,制度条件;另一方面,非但谈不上开明专制,甚至与历史上专制王朝的几个最黑暗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如何,民众的或者说人的需求与权益,得不到基本的尊重和保障。而且,直到今天还在对相当大的群体实行着严苛的“奴隶制”,官方体系内也没有欲将之废除的成型力量,反而普遍力图维持既得利益和特权,尽管,不愿做“农奴”,还有选择做“工奴”的自由,只要能承受得住,不去跳楼。实质上,权力阶层和企业主们把不断打破工人的自虐极限作为经济成长的手段。
那么,以尊重人性的分权为根本思路的现代企管程序,能在红色极权社会的操作系统下安装和正常运行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现代